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润的崛起(五)
腾龙舰队绕过了那个小半岛,海塞卜也不用现在就布置防御,朱常润现在一个心思就是占领粮食主产区,航行的路上遇到的船只利索的干掉,封锁一切可能透露消息的可能,隐蔽的接近预定地区。
腾龙舰队登陆的地方就是阿巴丹港口,现在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一个小村子,放下浅水平底船,除了留守军舰的部分海军士兵,其余的一万人全部上岸。在冒辟疆的指挥下,士兵们有条不紊的组成了十个大队,有各自的队长带队带上三天的给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冒辟疆的命令是尽快找到人口聚集区,尽量不要主动攻击当地居民,让懂当地语言的人和他们沟通,购买粮食和蔬菜。遇到军队立刻互相通知,争取尽快歼灭,不论是奥斯曼帝国军队,还是萨非王朝军队,他们都是目标,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士兵生命安全,现在负伤和死亡几乎是同名词,环境非常恶劣。
冒辟疆很快的就地建立起指挥部,指挥留守军舰的士兵开始修建码头港口,一台台锅驼机动力的挖掘机和土木工作船从运输舰上卸了下来,这些士兵有不少是工程兵,是朱有孝特地为这样的环境而招募的。远离本土的战争需要非常复杂,各兵种的构成非常重要,朱常润不是专业的官员,不懂得这些,因此陈贞慧负责这里的建设工作,他做过两年地方官员,对这种事情比较有经验,安排的井井有条,工作效率很高,朱常润反倒是现在最清闲的一个人。
三天的时间里,不断有士兵返回报告或者是找到粮食,或者是发现乡村,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信息,冒辟疆需要的是军事信息,他感觉这里的人口太少了,有许多房子都是无人居住,尤其是附近五十里内,几乎只剩下些老人,就是粮食也很少见,这个现象非常奇怪,难道这里有大型战争存在,还是正在发生战争?这是重大情况,搞明白了情况才好在这里生存下去。
到了最后一天,终于有一支部队发回重要情报,在港口西北部一百里的地方,发现大量的军队,经过侦查士兵的观察,应该是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正在攻城,被攻击的一方是萨非王朝的军队。通过与当地人艰难的沟通,大致的情况是双方共有十三四万军队,奥斯曼帝国占九万多,防守的萨非王朝有四万多,现在几乎到了关键时刻,随时有可能破城。
冒辟疆立刻派出传令兵,骑上仅有的几匹战马,迅速通知部队收缩,按照情报所标志的地域,冒辟疆指定了集合地点,现在正是一个最好的机会,等到那个阿瓦士城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攻破的时候,估计他们也会精疲力尽了,也会放纵士兵掠夺,正好腾龙舰队士兵可以充当救世主的身份去解救城中的百姓,得意忘形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必败无疑。
经过一天的紧急集合,一万人的部队到达了指定地点,冒辟疆带着几位参谋人员悄悄的靠近了战场,从望远镜里可以看见双方的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进攻的奥斯曼帝国的士兵有的已经爬上了城墙,在城墙上的士兵拼死的阻止他们前进,双方的武器差不多,都是著名的弯刀,大家都看清了眼下的形势,都在做最后的挣扎,上了城墙的奥斯曼帝国士兵被打下城墙就是死路一条,被攻破城墙的波斯士兵也是死路一条,只有一方死去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涌上城墙的奥斯曼帝国士兵越来越多,波斯士兵越战越少,逐渐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就稳定了这一段城墙的局面,在城下的士兵开始想着一段移动,企图将这里的缺口扩大。相反的是波斯士兵数量明显不足,已经没有能力将他们赶下去了,眼看着突破就要成功了,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了。
就在冒辟疆以为奥斯曼帝国士兵要成功的时候,突然间从内城飞过来铺天盖地的大石头,萨非王朝的波斯士兵开始用回回炮反攻了,这些回回炮发射的不仅是只有石头,其中还夹杂着不少陶罐,陶罐里面盛的是石油,砸进人群的陶罐立刻就破裂了,留下一地的粘油,让奥斯曼帝国士兵的行动迟缓起来,城墙下面的士兵不断向上面攀爬,站在石油里面的士兵越来越多,很快的这一段城墙附近就积聚了几千士兵。
接下来形势发生了骤变,波斯士兵的炮队发射过来的变成了燃烧的火球,他们用棉布或者是麻布沾了石油点燃了,用回回炮砸了过来,迅速的这一段城墙就变成了火海,数千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就被火海吞噬,惨象不忍直视,能够逃生的寥寥无几。
燃烧的石油冒出了nongnong的烟烟,这一段城墙在世成了战场的禁地,在大火灭掉以前,双方士兵是不可能在这里存在了,这一段城墙暂且食安全了。
冒辟疆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战斗局面,他没有想到这里的战争会这么残酷,想想如果自己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办,估计会和奥斯曼帝国士兵的遭遇一样,死伤惨重。看来以后攻城的时候必须谨慎,一定要严防波斯人的这种战术,避免这样的惨重损失,自己的士兵不多,一次大的伤亡就可能造成整个任务失败,必须要绝对避免遇到这样的战术。
离开这段城墙,冒辟疆继续带着参谋团队绕城观察,最终发现在别的地段也有类似的作战迹象,对于这种战术,奥斯曼帝国士兵好象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绕开这一段城墙,进攻一次次受阻。
看到了波斯人的这种火海战术,冒辟疆和参谋团队就要研究打破这种战术的方法,经过大家不断的讨论,得出的结论就是尽量分散登城士兵的密度,避开他们的回回炮攻击到的地方,再就是尽可能提早发现波斯人炮兵阵地和发射迹象,以最快的速度用迫击炮打掉他们的阵地。
看起来前面侦查的士兵没有发现波斯人的这种战术手段,也许是他们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使用这种方法,估计他们还能守住一段时间,消耗更多的奥斯曼士兵,冒辟疆也不着急,连续带着参谋观察了一天他们的攻防作战,为下一步丰富自己的作战手段打基础。
其实这种作战战术非常简单,那就是等待对方企图在一个点上攻击突破时,突然发动炮击和火海攻击,看起来很突然,但是在现代火器面前,这些都是小儿科,毕竟这种回回炮不过是一种重型抛石机,无论是移动能力还是发射速度都要比迫击炮差得多,尤其是攻击距离这一点,更是没有可比性。
经过两天的仔细观察,冒辟疆就和他的参谋小组摸清了这种回回炮的作战特点,不再像第一次看到那种惨烈的场面是那样震撼。冒辟疆并不是没有参加过战斗,在实习期间,他也曾随队参与过战斗,这是大明所有军事学院学院必须要经历的,只是没有见到过使用这种回回炮的大型战斗,这次见过了大型战场的作战场面,对于他的指挥技能有了一个极大的提高,也学会了在战斗中灵活运用战术的技巧。
到了第三天,冒辟疆继续带着参谋小组和部分基层军官前往前沿阵地观察,他还需要继续看看奥斯曼士兵或者波斯士兵还有什么更高明的战术措施要实施,这是绝佳的长见识的机会。对于刚刚进入战场的高级军官,尤其是向冒辟疆这样的学院派军官,实战就是提高他们指挥能力的最佳途径,像这样的不用付出代价的免费观察机会不多,既然这次侥幸遇到了,冒辟疆就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冒辟疆带着的几位基层军官都是已经退役的,他们的作战经验非常多,虽然级别不高,但是都是靠实战杀出来的,自从朱有孝登基以后的战场上的伤亡率明军非常低,因此也造就了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兵。在冒辟疆正在观察双方的攻守策略时,一个老兵建议冒辟疆立刻整队,因为他似乎看到奥斯曼帝国要攻破城守了,至于原因他也说不出来,他说这是直觉。
腾龙舰队登陆的地方就是阿巴丹港口,现在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一个小村子,放下浅水平底船,除了留守军舰的部分海军士兵,其余的一万人全部上岸。在冒辟疆的指挥下,士兵们有条不紊的组成了十个大队,有各自的队长带队带上三天的给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冒辟疆的命令是尽快找到人口聚集区,尽量不要主动攻击当地居民,让懂当地语言的人和他们沟通,购买粮食和蔬菜。遇到军队立刻互相通知,争取尽快歼灭,不论是奥斯曼帝国军队,还是萨非王朝军队,他们都是目标,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士兵生命安全,现在负伤和死亡几乎是同名词,环境非常恶劣。
冒辟疆很快的就地建立起指挥部,指挥留守军舰的士兵开始修建码头港口,一台台锅驼机动力的挖掘机和土木工作船从运输舰上卸了下来,这些士兵有不少是工程兵,是朱有孝特地为这样的环境而招募的。远离本土的战争需要非常复杂,各兵种的构成非常重要,朱常润不是专业的官员,不懂得这些,因此陈贞慧负责这里的建设工作,他做过两年地方官员,对这种事情比较有经验,安排的井井有条,工作效率很高,朱常润反倒是现在最清闲的一个人。
三天的时间里,不断有士兵返回报告或者是找到粮食,或者是发现乡村,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信息,冒辟疆需要的是军事信息,他感觉这里的人口太少了,有许多房子都是无人居住,尤其是附近五十里内,几乎只剩下些老人,就是粮食也很少见,这个现象非常奇怪,难道这里有大型战争存在,还是正在发生战争?这是重大情况,搞明白了情况才好在这里生存下去。
到了最后一天,终于有一支部队发回重要情报,在港口西北部一百里的地方,发现大量的军队,经过侦查士兵的观察,应该是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正在攻城,被攻击的一方是萨非王朝的军队。通过与当地人艰难的沟通,大致的情况是双方共有十三四万军队,奥斯曼帝国占九万多,防守的萨非王朝有四万多,现在几乎到了关键时刻,随时有可能破城。
冒辟疆立刻派出传令兵,骑上仅有的几匹战马,迅速通知部队收缩,按照情报所标志的地域,冒辟疆指定了集合地点,现在正是一个最好的机会,等到那个阿瓦士城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攻破的时候,估计他们也会精疲力尽了,也会放纵士兵掠夺,正好腾龙舰队士兵可以充当救世主的身份去解救城中的百姓,得意忘形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必败无疑。
经过一天的紧急集合,一万人的部队到达了指定地点,冒辟疆带着几位参谋人员悄悄的靠近了战场,从望远镜里可以看见双方的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进攻的奥斯曼帝国的士兵有的已经爬上了城墙,在城墙上的士兵拼死的阻止他们前进,双方的武器差不多,都是著名的弯刀,大家都看清了眼下的形势,都在做最后的挣扎,上了城墙的奥斯曼帝国士兵被打下城墙就是死路一条,被攻破城墙的波斯士兵也是死路一条,只有一方死去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涌上城墙的奥斯曼帝国士兵越来越多,波斯士兵越战越少,逐渐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就稳定了这一段城墙的局面,在城下的士兵开始想着一段移动,企图将这里的缺口扩大。相反的是波斯士兵数量明显不足,已经没有能力将他们赶下去了,眼看着突破就要成功了,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了。
就在冒辟疆以为奥斯曼帝国士兵要成功的时候,突然间从内城飞过来铺天盖地的大石头,萨非王朝的波斯士兵开始用回回炮反攻了,这些回回炮发射的不仅是只有石头,其中还夹杂着不少陶罐,陶罐里面盛的是石油,砸进人群的陶罐立刻就破裂了,留下一地的粘油,让奥斯曼帝国士兵的行动迟缓起来,城墙下面的士兵不断向上面攀爬,站在石油里面的士兵越来越多,很快的这一段城墙附近就积聚了几千士兵。
接下来形势发生了骤变,波斯士兵的炮队发射过来的变成了燃烧的火球,他们用棉布或者是麻布沾了石油点燃了,用回回炮砸了过来,迅速的这一段城墙就变成了火海,数千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就被火海吞噬,惨象不忍直视,能够逃生的寥寥无几。
燃烧的石油冒出了nongnong的烟烟,这一段城墙在世成了战场的禁地,在大火灭掉以前,双方士兵是不可能在这里存在了,这一段城墙暂且食安全了。
冒辟疆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战斗局面,他没有想到这里的战争会这么残酷,想想如果自己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办,估计会和奥斯曼帝国士兵的遭遇一样,死伤惨重。看来以后攻城的时候必须谨慎,一定要严防波斯人的这种战术,避免这样的惨重损失,自己的士兵不多,一次大的伤亡就可能造成整个任务失败,必须要绝对避免遇到这样的战术。
离开这段城墙,冒辟疆继续带着参谋团队绕城观察,最终发现在别的地段也有类似的作战迹象,对于这种战术,奥斯曼帝国士兵好象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绕开这一段城墙,进攻一次次受阻。
看到了波斯人的这种火海战术,冒辟疆和参谋团队就要研究打破这种战术的方法,经过大家不断的讨论,得出的结论就是尽量分散登城士兵的密度,避开他们的回回炮攻击到的地方,再就是尽可能提早发现波斯人炮兵阵地和发射迹象,以最快的速度用迫击炮打掉他们的阵地。
看起来前面侦查的士兵没有发现波斯人的这种战术手段,也许是他们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使用这种方法,估计他们还能守住一段时间,消耗更多的奥斯曼士兵,冒辟疆也不着急,连续带着参谋观察了一天他们的攻防作战,为下一步丰富自己的作战手段打基础。
其实这种作战战术非常简单,那就是等待对方企图在一个点上攻击突破时,突然发动炮击和火海攻击,看起来很突然,但是在现代火器面前,这些都是小儿科,毕竟这种回回炮不过是一种重型抛石机,无论是移动能力还是发射速度都要比迫击炮差得多,尤其是攻击距离这一点,更是没有可比性。
经过两天的仔细观察,冒辟疆就和他的参谋小组摸清了这种回回炮的作战特点,不再像第一次看到那种惨烈的场面是那样震撼。冒辟疆并不是没有参加过战斗,在实习期间,他也曾随队参与过战斗,这是大明所有军事学院学院必须要经历的,只是没有见到过使用这种回回炮的大型战斗,这次见过了大型战场的作战场面,对于他的指挥技能有了一个极大的提高,也学会了在战斗中灵活运用战术的技巧。
到了第三天,冒辟疆继续带着参谋小组和部分基层军官前往前沿阵地观察,他还需要继续看看奥斯曼士兵或者波斯士兵还有什么更高明的战术措施要实施,这是绝佳的长见识的机会。对于刚刚进入战场的高级军官,尤其是向冒辟疆这样的学院派军官,实战就是提高他们指挥能力的最佳途径,像这样的不用付出代价的免费观察机会不多,既然这次侥幸遇到了,冒辟疆就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冒辟疆带着的几位基层军官都是已经退役的,他们的作战经验非常多,虽然级别不高,但是都是靠实战杀出来的,自从朱有孝登基以后的战场上的伤亡率明军非常低,因此也造就了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兵。在冒辟疆正在观察双方的攻守策略时,一个老兵建议冒辟疆立刻整队,因为他似乎看到奥斯曼帝国要攻破城守了,至于原因他也说不出来,他说这是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