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赤林集
张俭跟着逃到东莱李笃家里,外黄令毛钦很快带兵追到,刀剑闪耀,铁甲封门,李笃没有惊慌,请毛钦入屋,摆上酒席招待说:“张俭知名天下,逃跑不是因为他有罪,而是世道不公。大人一代英杰,即使真见到张俭,您难道能忍心把他捉去吗?”
毛钦没有说话,等李家人让门外士卒酒足饭饱后,才站起来拍着李笃的背说:“蘧伯玉以独为君子可耻,你为什么一个人独专仁义呢?”
毛钦以分筋错骨手注明,李笃似乎没有感觉到危险,只是急于表白说:“我李笃虽说好义,您今日已得义之一半啊!”
毛钦先前的动作是在试探,如果李笃不让自己靠近,或者立起反应,毛钦还是会动手拿人的。见李笃如此坦诚,毛钦一声叹息,出门引兵而去;李笃不敢侥幸,毛钦一时离去,不代表毛钦就能盯住后面的压力,当即决定天黑就护送张俭北行,穿过幽冀,一路到塞外
当晚李笃和张俭两个,收拾好包裹,到二更时分起来,洗漱完吃了早饭,整装动身。李笃一身行脚商打扮,戴着毡笠,内着紧身衣衫,系一条黑色丝绦,穿着芝鞋,手持竹杖;张俭装作一个家人,粗布衫褂,背了包裹。两人出得草堂,取路登程,急急趁夜离开。细雨湿林,风寒料峭,两人向北出了东莱郡,张俭问:“我们此去何处?”
李笃答道:“塞外有赤林集,我曾跟着东海糜家的粮队去过,那里各族混杂,多少逃犯混迹其中,只要有钱,没有人管你是谁。”李笃在张俭到后,早变卖了田产和值钱的家当,对这次塞北之行有着准备。两人夜住晓行,登山涉水绕过州县,不一日到达赤林集。
自从张纯出任总管后,天雨会在幽冀两州边寒的地带开辟了商业通道,现在赤林集热闹得很。檀石槐一时没有南下的意思只是在千里边境sao扰,但是物资交货还是必不可少的,赤林集就成了一个绝妙的地点,名义上是乌桓的老巢,其实乌桓各部都控制不住,但鲜卑军和汉军又不能入内,就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张俭没想到在一个纵横数百里,连废墟荒村都看不见的苦寒之地,竟然有这样一个地方,不高的土石砌成的城墙断断续续,圈成的一块地城周大约八九里。两条大街通往四个大门,大街两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大白天卖家吆喝声不断,鲜卑语、乌桓语、匈奴语都有,汉语更是南腔北调。
市场上人头攒动,北方各族的弓矢鞍勒、锻铁兵器、战马皮货随处可见,南方的陶瓷茶叶、丝绸漆器、金银饰品遍布街巷,还有西域各国的骆驼、毛毡、葡萄酒等物品,应有尽有。市场上通用的是金银这样的硬通货,其次就是大汉的五铢钱,城里有三家当铺钱庄,负责兑换验收。
两人站在十字路口,就听得有人召唤,喊的是张俭的字,抬头一看,檀敷望着张俭和李笃是一脸的惊喜,连连挥手示意他们上楼,檀敷花白的胡子因为激动而在颤抖。张俭和李笃上了楼,只见在街角的一座酒楼的二楼,檀敷和正和一人在凭栏痛饮,国家弥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两人却躲在这世外洒脱。
檀敷介绍,是窦武的族侄,窦章之子,原雁门太守窦统。窦统倒是很平静,早喊伙计添了两副碗筷酒具;李笃虽然不认识檀敷两人,但也猜到必定是张俭的朋友,所以很放心地坐下来大吃起来,毕竟逃跑的这一个多月,没吃上几餐像样的饭菜。张俭有点愤怒,板着脸坐下,压低声音问檀敷:“中原血流成河,无数仁人志士惨遭流放,你们躲在这小城里逍遥自在,难道一点都不惭愧。”
檀敷丝毫没有在意,笑着反问道:“元节,你又为何到此?”
李笃手中的筷子一停,张俭顿时无语。檀敷面色有点冷道:“元节,我劝过你们多次,做事情要三思而行,国家大事岂能靠清谈解决。你听了没有?陈蕃听了没有?你们一心想改变这个社会,却从没想过要改变成什么样子,儒生治国,那时王莽的故事,你们把百官,把天子置于何处?”
张俭不快道:“朝政淆乱,jian臣擅权,士风激厉,当以敢为敢言相尚,故要争树名节,如李固、陈蕃抗于朝廷,郭泰、范滂议于市野,国势虽亡,而公议犹存,使乱臣贼子有所畏忌。”
檀敷的脸严肃起来道:“昔魏齐违死,虞卿解印;季布逃亡,朱家甘罪。而君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君壮志,而争为之主。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然君以区区一掌,而欲独堙江河,终婴疾甚之乱,多见其不知量。”
张俭一路揪心,但是尚存心志,觉得自己没做错,只是宦官太可恶;檀敷这几句话彻底打消了张俭的心中的壁垒,只感觉自己是徒恨芳膏,煎灼灯明。李笃适时抬起头问:“二公能在此处畅饮,当是另有打算,不知道可否一闻?”
窦统和檀敷都不由得看了李笃一眼,李笃的话里没有什么玄机,但时机选择得太好。张俭幸逢故友,想得就是要扳回局面;檀敷既然早早地来到塞外,自然有了打算,不希望张俭改变局势。两人虽然现在谈的是过去,但是对过去的总结决定将来的走向,李笃一问,不着痕迹地提醒张俭应该了解窦统和檀敷的想法。
窦统笑道:“我们在塞外已经拥有一个小的部落,五千多人,三千控弦之士。原来窦绍前一阵子也在这里,听说党锢又起,带着人去关西了。”张俭和李笃不再言语,窦绍还活着,窦统肯定不会听其他人的。吃完饭,窦统和檀敷要回部落,张俭不愿前往,两人只能找好客栈,留下十两黄金和两匹好马,让李笃继续陪张俭,客栈老板见张俭二人有钱有背景,照顾得小心翼翼。
毛钦没有说话,等李家人让门外士卒酒足饭饱后,才站起来拍着李笃的背说:“蘧伯玉以独为君子可耻,你为什么一个人独专仁义呢?”
毛钦以分筋错骨手注明,李笃似乎没有感觉到危险,只是急于表白说:“我李笃虽说好义,您今日已得义之一半啊!”
毛钦先前的动作是在试探,如果李笃不让自己靠近,或者立起反应,毛钦还是会动手拿人的。见李笃如此坦诚,毛钦一声叹息,出门引兵而去;李笃不敢侥幸,毛钦一时离去,不代表毛钦就能盯住后面的压力,当即决定天黑就护送张俭北行,穿过幽冀,一路到塞外
当晚李笃和张俭两个,收拾好包裹,到二更时分起来,洗漱完吃了早饭,整装动身。李笃一身行脚商打扮,戴着毡笠,内着紧身衣衫,系一条黑色丝绦,穿着芝鞋,手持竹杖;张俭装作一个家人,粗布衫褂,背了包裹。两人出得草堂,取路登程,急急趁夜离开。细雨湿林,风寒料峭,两人向北出了东莱郡,张俭问:“我们此去何处?”
李笃答道:“塞外有赤林集,我曾跟着东海糜家的粮队去过,那里各族混杂,多少逃犯混迹其中,只要有钱,没有人管你是谁。”李笃在张俭到后,早变卖了田产和值钱的家当,对这次塞北之行有着准备。两人夜住晓行,登山涉水绕过州县,不一日到达赤林集。
自从张纯出任总管后,天雨会在幽冀两州边寒的地带开辟了商业通道,现在赤林集热闹得很。檀石槐一时没有南下的意思只是在千里边境sao扰,但是物资交货还是必不可少的,赤林集就成了一个绝妙的地点,名义上是乌桓的老巢,其实乌桓各部都控制不住,但鲜卑军和汉军又不能入内,就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张俭没想到在一个纵横数百里,连废墟荒村都看不见的苦寒之地,竟然有这样一个地方,不高的土石砌成的城墙断断续续,圈成的一块地城周大约八九里。两条大街通往四个大门,大街两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大白天卖家吆喝声不断,鲜卑语、乌桓语、匈奴语都有,汉语更是南腔北调。
市场上人头攒动,北方各族的弓矢鞍勒、锻铁兵器、战马皮货随处可见,南方的陶瓷茶叶、丝绸漆器、金银饰品遍布街巷,还有西域各国的骆驼、毛毡、葡萄酒等物品,应有尽有。市场上通用的是金银这样的硬通货,其次就是大汉的五铢钱,城里有三家当铺钱庄,负责兑换验收。
两人站在十字路口,就听得有人召唤,喊的是张俭的字,抬头一看,檀敷望着张俭和李笃是一脸的惊喜,连连挥手示意他们上楼,檀敷花白的胡子因为激动而在颤抖。张俭和李笃上了楼,只见在街角的一座酒楼的二楼,檀敷和正和一人在凭栏痛饮,国家弥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两人却躲在这世外洒脱。
檀敷介绍,是窦武的族侄,窦章之子,原雁门太守窦统。窦统倒是很平静,早喊伙计添了两副碗筷酒具;李笃虽然不认识檀敷两人,但也猜到必定是张俭的朋友,所以很放心地坐下来大吃起来,毕竟逃跑的这一个多月,没吃上几餐像样的饭菜。张俭有点愤怒,板着脸坐下,压低声音问檀敷:“中原血流成河,无数仁人志士惨遭流放,你们躲在这小城里逍遥自在,难道一点都不惭愧。”
檀敷丝毫没有在意,笑着反问道:“元节,你又为何到此?”
李笃手中的筷子一停,张俭顿时无语。檀敷面色有点冷道:“元节,我劝过你们多次,做事情要三思而行,国家大事岂能靠清谈解决。你听了没有?陈蕃听了没有?你们一心想改变这个社会,却从没想过要改变成什么样子,儒生治国,那时王莽的故事,你们把百官,把天子置于何处?”
张俭不快道:“朝政淆乱,jian臣擅权,士风激厉,当以敢为敢言相尚,故要争树名节,如李固、陈蕃抗于朝廷,郭泰、范滂议于市野,国势虽亡,而公议犹存,使乱臣贼子有所畏忌。”
檀敷的脸严肃起来道:“昔魏齐违死,虞卿解印;季布逃亡,朱家甘罪。而君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君壮志,而争为之主。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然君以区区一掌,而欲独堙江河,终婴疾甚之乱,多见其不知量。”
张俭一路揪心,但是尚存心志,觉得自己没做错,只是宦官太可恶;檀敷这几句话彻底打消了张俭的心中的壁垒,只感觉自己是徒恨芳膏,煎灼灯明。李笃适时抬起头问:“二公能在此处畅饮,当是另有打算,不知道可否一闻?”
窦统和檀敷都不由得看了李笃一眼,李笃的话里没有什么玄机,但时机选择得太好。张俭幸逢故友,想得就是要扳回局面;檀敷既然早早地来到塞外,自然有了打算,不希望张俭改变局势。两人虽然现在谈的是过去,但是对过去的总结决定将来的走向,李笃一问,不着痕迹地提醒张俭应该了解窦统和檀敷的想法。
窦统笑道:“我们在塞外已经拥有一个小的部落,五千多人,三千控弦之士。原来窦绍前一阵子也在这里,听说党锢又起,带着人去关西了。”张俭和李笃不再言语,窦绍还活着,窦统肯定不会听其他人的。吃完饭,窦统和檀敷要回部落,张俭不愿前往,两人只能找好客栈,留下十两黄金和两匹好马,让李笃继续陪张俭,客栈老板见张俭二人有钱有背景,照顾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