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试剑2
刘子敬一进来,王长就感觉有点异样,是那种遇见同道中人的感觉,暗暗使用搜神大法去探测刘子敬的反应,可是石沉大海,刘子敬既没有普通人的受惊表情,也没有高手应该出现的反弹力。王长的心情已霎那间有点把持不住,刘子敬要不然是个天赋异禀的奇人,要不然就是修为远远超过自己的高手。
听无也象一开口,王长就明白了无也象的意思,郭图在场,不能不卖这个面子,淡淡一笑问刘子敬:“刘先生所长何学?”
刘子敬起身施礼,客气地回道:“道长见笑,一个生意人,所学的大多还给老师了。”无也象大喜,刘子敬连所学都不敢说,今天的脸面必定是丢尽了;郭图却皱了皱眉头,刘子敬的话封死了王长后面的提问,刘子敬既然都说学术尽忘,依王长的身份又怎么能问下去。
但王长还是问了,问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问题:“先生谦虚了,贫道就是有一个疑惑,一直萦绕心头,今日见到先生,不吐不快,还望赐教。襄楷说老子化胡西去,不知结果如何?”无也象、张世平等人一时没反应过来,郭图、苏双却吓了一跳,王长说的可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佛道之争。
永平年间,汉明帝夜里梦见一个金人从空中飞来,于是召集群臣解梦,通事傅毅上奏道:“臣听说西域有一种神,其名叫‘佛’。陛下所梦见的金人,可能就是这种神吧?”汉明帝于是派遣朗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天竺,寻找访问佛法,摄摩腾应邀而来,经过流沙大沙漠,到了洛阳。汉明帝对摄摩腾特别给予奖赏和优待,修建了白马寺,佛教开始传入中原。
永平十四年,以褚善信、费叔才为首,与摄摩腾在白马寺焚经比试,熊熊烈火下,佛经因刻在金箔上得以保存,道家经书烧毁无数。褚善信、费叔才落败后,当场自杀而死;吕通惠等人抽簪落发,改宗佛教;佛家在洛阳声势大振,逐渐盖过道家,就连张道陵这样的人物,在北邙山起家,最后也不得不去蜀地发展,天师道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但是襄楷另寻蹊径,提出了老子化胡的理论,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西去后,并没有去世成仙,而是去了西方游历,在天竺等地另有所悟,变成了佛,建立了佛教。中原黄老之说影响甚远,老子化胡这种说法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佛教推广有益,所以襄楷的说法无人反对。
王长今天却问老子西去结果如何,就是说明他王长不相信襄楷的讲法,希望刘子敬解惑。郭图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以王长今日的江湖地位,绝不会去问一个晚辈无聊的问题,难道在王长的眼里,刘子敬真是个能给出答案的人?郭图不由得把眼光投向对面,就看见刘子敬露出一副专心的样子。
刘子敬考虑了一会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依小人之见,天地之间,无名时妙不可言,故老聃留下五千文;待有名时,万物恃之而生,大道泛兮,岂可左右。”刘子敬语气卑微,但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句子回答了王长。
王长一下子呆住了,他在老子的著作里下了一辈子的功夫,当然听懂了刘子敬的意思,老子就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至于道家也好,佛家也罢,不过都是后人杜撰的大道,没有对错真假。王长瞬间想起张道陵的规定,觉得刘子敬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些信仰的虚假,顿时想不出该如何言语。
郭图毕竟是智者,暗叫不好,立即出言辩驳道:“道乃民心之争,非是小术,要看公理何在。昔日高祖入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才有后来灭楚之胜,这就因为三章占据着公理,占据道义。今中原民心涣散,唯有为天下苍生而为,才会无往而不利,若得此道,虽千万人吾往也。”
“公则先生是真豪杰,小人佩服。”刘子敬没有反驳,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敬酒道:“小人只能说句实话,出了函谷关,老聃就没有记载了。”郭图差点被刚喝下的酒噎住,刘子敬的实话再一次踩到了道家的弱处;此刻,屋中人就算听不懂的,也看得出了,因为王长的脸色已经有些难堪,花白的头发竟有些无风而动。
王长过了片刻,又问刘子敬道:“若是在幽州宣传本教,刘先生看前景如何?”
刘子敬斟酌着说:“幽州多苦寒之地,民风强悍,教化不易,但有志者事竟成,太平道张氏兄弟现在做的就不错,冀州蝗灾,他们依然锲而不舍。”
太平道是一年前才出现的小道派,为首的是大贤良师张角,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这番教义在冀州很有市场,据说很多大户富商因此加入,并且开仓赈灾,缓解了灾情,也让太平道大有蔓延河北之势。
王长身为同道中人,自然比刘子敬更清楚形势,其实也正因为这样,天师道现在的负责人嗣师张衡才一再催促王长打开局面。苏双是幽州有名的大商人,又没有士族的背景,被认为是最适合发展的对象,于是经无也象和郭图撮合,便有了今天的聚会,可惜到目前为止,苏双兄弟并没有表现出多大激情。
苏双看众人和自己一样,对天师道的事情没有多大兴趣,适时问萨离是否有姑娘助舞,一时满座皆欢;等萨离把三个乌桓女子招来助兴,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乌桓女身穿白裙,长丝绸在手,随着悠扬的琵琶声翩翩起舞,杨柳细腰舒展,莺歌曼妙;等琵琶声一断,鼓点敲起,乌桓女转而踏歌顿足,连臂而舞。
听无也象一开口,王长就明白了无也象的意思,郭图在场,不能不卖这个面子,淡淡一笑问刘子敬:“刘先生所长何学?”
刘子敬起身施礼,客气地回道:“道长见笑,一个生意人,所学的大多还给老师了。”无也象大喜,刘子敬连所学都不敢说,今天的脸面必定是丢尽了;郭图却皱了皱眉头,刘子敬的话封死了王长后面的提问,刘子敬既然都说学术尽忘,依王长的身份又怎么能问下去。
但王长还是问了,问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问题:“先生谦虚了,贫道就是有一个疑惑,一直萦绕心头,今日见到先生,不吐不快,还望赐教。襄楷说老子化胡西去,不知结果如何?”无也象、张世平等人一时没反应过来,郭图、苏双却吓了一跳,王长说的可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佛道之争。
永平年间,汉明帝夜里梦见一个金人从空中飞来,于是召集群臣解梦,通事傅毅上奏道:“臣听说西域有一种神,其名叫‘佛’。陛下所梦见的金人,可能就是这种神吧?”汉明帝于是派遣朗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天竺,寻找访问佛法,摄摩腾应邀而来,经过流沙大沙漠,到了洛阳。汉明帝对摄摩腾特别给予奖赏和优待,修建了白马寺,佛教开始传入中原。
永平十四年,以褚善信、费叔才为首,与摄摩腾在白马寺焚经比试,熊熊烈火下,佛经因刻在金箔上得以保存,道家经书烧毁无数。褚善信、费叔才落败后,当场自杀而死;吕通惠等人抽簪落发,改宗佛教;佛家在洛阳声势大振,逐渐盖过道家,就连张道陵这样的人物,在北邙山起家,最后也不得不去蜀地发展,天师道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但是襄楷另寻蹊径,提出了老子化胡的理论,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西去后,并没有去世成仙,而是去了西方游历,在天竺等地另有所悟,变成了佛,建立了佛教。中原黄老之说影响甚远,老子化胡这种说法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佛教推广有益,所以襄楷的说法无人反对。
王长今天却问老子西去结果如何,就是说明他王长不相信襄楷的讲法,希望刘子敬解惑。郭图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以王长今日的江湖地位,绝不会去问一个晚辈无聊的问题,难道在王长的眼里,刘子敬真是个能给出答案的人?郭图不由得把眼光投向对面,就看见刘子敬露出一副专心的样子。
刘子敬考虑了一会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依小人之见,天地之间,无名时妙不可言,故老聃留下五千文;待有名时,万物恃之而生,大道泛兮,岂可左右。”刘子敬语气卑微,但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句子回答了王长。
王长一下子呆住了,他在老子的著作里下了一辈子的功夫,当然听懂了刘子敬的意思,老子就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至于道家也好,佛家也罢,不过都是后人杜撰的大道,没有对错真假。王长瞬间想起张道陵的规定,觉得刘子敬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些信仰的虚假,顿时想不出该如何言语。
郭图毕竟是智者,暗叫不好,立即出言辩驳道:“道乃民心之争,非是小术,要看公理何在。昔日高祖入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才有后来灭楚之胜,这就因为三章占据着公理,占据道义。今中原民心涣散,唯有为天下苍生而为,才会无往而不利,若得此道,虽千万人吾往也。”
“公则先生是真豪杰,小人佩服。”刘子敬没有反驳,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敬酒道:“小人只能说句实话,出了函谷关,老聃就没有记载了。”郭图差点被刚喝下的酒噎住,刘子敬的实话再一次踩到了道家的弱处;此刻,屋中人就算听不懂的,也看得出了,因为王长的脸色已经有些难堪,花白的头发竟有些无风而动。
王长过了片刻,又问刘子敬道:“若是在幽州宣传本教,刘先生看前景如何?”
刘子敬斟酌着说:“幽州多苦寒之地,民风强悍,教化不易,但有志者事竟成,太平道张氏兄弟现在做的就不错,冀州蝗灾,他们依然锲而不舍。”
太平道是一年前才出现的小道派,为首的是大贤良师张角,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这番教义在冀州很有市场,据说很多大户富商因此加入,并且开仓赈灾,缓解了灾情,也让太平道大有蔓延河北之势。
王长身为同道中人,自然比刘子敬更清楚形势,其实也正因为这样,天师道现在的负责人嗣师张衡才一再催促王长打开局面。苏双是幽州有名的大商人,又没有士族的背景,被认为是最适合发展的对象,于是经无也象和郭图撮合,便有了今天的聚会,可惜到目前为止,苏双兄弟并没有表现出多大激情。
苏双看众人和自己一样,对天师道的事情没有多大兴趣,适时问萨离是否有姑娘助舞,一时满座皆欢;等萨离把三个乌桓女子招来助兴,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乌桓女身穿白裙,长丝绸在手,随着悠扬的琵琶声翩翩起舞,杨柳细腰舒展,莺歌曼妙;等琵琶声一断,鼓点敲起,乌桓女转而踏歌顿足,连臂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