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灵帝最后的日子6
袁术果然冒出头来,上前说道:“听说凉州军在河东郡到处sao扰,甚至闯入太守府,李儒,可有此事?”
李儒似乎有些为难,看了何进一眼说:“河东郡太守年岁已大,经不起事,凉州军军纪严明,只是按照军队旧习,****cao练。客军暂住河东,很多事情都不好安排,至于太守府一事,纯粹误传,太守相见董卓大人,偏偏约定好的那一日,董卓大人身体有恙,就安排手下两位将军前去解释,没想到被太守府里的官吏们误会了。”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父亲荀彝任州从事之职,早逝;祖父荀昙是广陵太守。大将军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攸也是几天前才抵达,拜黄门侍郎。荀昙去世时,荀攸才十三岁,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要为荀昙守墓,荀攸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jian猾的事情!”荀衢盘问,果然张权是因杀了人,想以守墓隐藏自身。
荀攸早忍受不住,走到李儒面前说:“此事可经得起查证?”
李儒顿时一惊,这怎么可能经得起查证,凉州军的劣行太多,荀攸冷冷地说道:“一州刺史要求调任,是国家的大事,岂能和大将军私下交易,董刺史不仅自己漠视朝廷律法,难道想把大将军一起拉下水去吗?”
李儒急忙分辨道:“董大人绝无此意。董大人不过是对大将军极为仰慕,特地叫小人先来大将军处问候一声。也是小人不会说话,让荀侍郎误解了。”
李儒一下子把事情全揽到自己身上,荀攸反而不好说话,自己一个名门之后,朝廷高官,总不能和一个小吏斤斤计较吧。大将军何进听说董卓仰慕自己,心里跟喝了蜜一般,全忘了李儒就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连岳父董卓都能说病了,还有那一句话能当真。
袁绍见势不妙,急忙出头道:“李儒,董刺史此事还要按流程走,你还不速去办理?”
李儒明白,今天遇见荀攸和袁绍,自己原来准备好的一切方案和手段都用不上,想要打动何进,只能另想办法。洛阳果然是群英荟萃的地方,一个大将军府就能见到这么多人才,那些底蕴深厚的士族该是如何难对付。好在河东太守的事,袁隗已经打过招呼,赵忠也满口答应。
赵忠那里就简单了许多,在赵忠府中,赵忠只是看了看清单,连礼物的箱子都没打开,就收了入库。随即赵忠请出上军校尉蹇硕,介绍后,李儒急忙施礼道:“久仰将军大名,今日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董将军让小人带来一份礼物,等会就送到将军府上。”
李儒称呼蹇硕为将军,蹇硕很是喜欢,从袖中掏出一道圣旨说:“皇上已经恩准,并州刺史董卓留任河东太守,任命丁原为并州刺史。只要三公无异议,朝廷签发就奏效。”
赵忠果然会办事,蹇硕来时,竟然还把圣旨带来了,李儒千恩万谢后,立即告辞,到三公的衙门转了一圈,拿了签字。等到尚书台,后将军袁隗已经赶到,不多时,尚书令便签发,董卓任河东太守。李儒深知此项任命对董卓的帮助,休息一夜,便匆匆赶回河东。
新任并州刺史丁原是何进的人,丁原,字建阳,出身贫寒卑微,读书不多,但年少的时候就有做官的才能。后为南县吏,当有贼寇来犯时,都会身先士卒,冲出追寇。丁原和何进有着类似的出身和经历,两人是名副其实的莫逆之交,这次丁原任刺史,也是为何进拔下一块地盘。
并州为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并州就是其中一州。现在的并州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并州治在晋阳。由于地广人稀,东北西三面受到匈奴、鲜卑、乌桓的压力,白波军的队伍达到十来万人。
董卓不愿意去;但是对丁原来说,则是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所以在董卓停滞河东郡时,丁原就被何进派到并州,以巡查的名义控制了并州的军权,这也是董卓谋求河东太守的原因,董卓可不想自己一到并州,先和白波军血战数场,再被何进派来的军队改编。
汉灵帝这次召见了赵忠,赵忠明白,自己刚刚求人办事,无论如何吃人的嘴短,因此话里客气许多。汉灵帝也不多言,只是让蹇硕领进来一个人,赵忠认识,宫里的一个老太监,好像是专门去宫外跑腿的。这个人老太监不是自幼入宫的,好像是桓帝时当的太监。
老太监走路都颤巍巍的,面对赵忠行礼道:“参见大长秋。”
赵忠挥挥手,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烦躁,宫廷争斗最怕什么,最怕意外。多少外戚,多少掌权的太监,都是一个晚上,甚至就是吃了一餐饭的时间就被改变了命运。老太监不以为然,轻声细语地说:“让大长秋见烦了,老奴也是没有办法,入宫二十年,就是为了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得罪大长秋的地方,还望大长秋不与老奴计较。”
老太监说话很有条理,一听就是读过书的人,赵忠也是机灵,急忙道:“咱家最近精神不济,眼神也不大好,敢问来历是?”
老太监惊吓道:“折杀老奴。大长秋有事尽管吩咐。”
老太监的语气是有点惊吓,但是看老太监面无表情的脸色和眼中漠然的凶光,就不知道是谁折杀谁。赵忠在老太监的凶光下竟然有几分颤栗,嗫嚅着说不出话来,老太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我是孙盛。”
“孙盛。”赵忠重复了一遍,忽然想起来了,世上叫孙盛的也许很多,但是只有一个孙盛值得世上人记住,就是原来威震蜀中的八部六道首领,鬼帅孙盛。
李儒似乎有些为难,看了何进一眼说:“河东郡太守年岁已大,经不起事,凉州军军纪严明,只是按照军队旧习,****cao练。客军暂住河东,很多事情都不好安排,至于太守府一事,纯粹误传,太守相见董卓大人,偏偏约定好的那一日,董卓大人身体有恙,就安排手下两位将军前去解释,没想到被太守府里的官吏们误会了。”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父亲荀彝任州从事之职,早逝;祖父荀昙是广陵太守。大将军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攸也是几天前才抵达,拜黄门侍郎。荀昙去世时,荀攸才十三岁,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要为荀昙守墓,荀攸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jian猾的事情!”荀衢盘问,果然张权是因杀了人,想以守墓隐藏自身。
荀攸早忍受不住,走到李儒面前说:“此事可经得起查证?”
李儒顿时一惊,这怎么可能经得起查证,凉州军的劣行太多,荀攸冷冷地说道:“一州刺史要求调任,是国家的大事,岂能和大将军私下交易,董刺史不仅自己漠视朝廷律法,难道想把大将军一起拉下水去吗?”
李儒急忙分辨道:“董大人绝无此意。董大人不过是对大将军极为仰慕,特地叫小人先来大将军处问候一声。也是小人不会说话,让荀侍郎误解了。”
李儒一下子把事情全揽到自己身上,荀攸反而不好说话,自己一个名门之后,朝廷高官,总不能和一个小吏斤斤计较吧。大将军何进听说董卓仰慕自己,心里跟喝了蜜一般,全忘了李儒就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连岳父董卓都能说病了,还有那一句话能当真。
袁绍见势不妙,急忙出头道:“李儒,董刺史此事还要按流程走,你还不速去办理?”
李儒明白,今天遇见荀攸和袁绍,自己原来准备好的一切方案和手段都用不上,想要打动何进,只能另想办法。洛阳果然是群英荟萃的地方,一个大将军府就能见到这么多人才,那些底蕴深厚的士族该是如何难对付。好在河东太守的事,袁隗已经打过招呼,赵忠也满口答应。
赵忠那里就简单了许多,在赵忠府中,赵忠只是看了看清单,连礼物的箱子都没打开,就收了入库。随即赵忠请出上军校尉蹇硕,介绍后,李儒急忙施礼道:“久仰将军大名,今日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董将军让小人带来一份礼物,等会就送到将军府上。”
李儒称呼蹇硕为将军,蹇硕很是喜欢,从袖中掏出一道圣旨说:“皇上已经恩准,并州刺史董卓留任河东太守,任命丁原为并州刺史。只要三公无异议,朝廷签发就奏效。”
赵忠果然会办事,蹇硕来时,竟然还把圣旨带来了,李儒千恩万谢后,立即告辞,到三公的衙门转了一圈,拿了签字。等到尚书台,后将军袁隗已经赶到,不多时,尚书令便签发,董卓任河东太守。李儒深知此项任命对董卓的帮助,休息一夜,便匆匆赶回河东。
新任并州刺史丁原是何进的人,丁原,字建阳,出身贫寒卑微,读书不多,但年少的时候就有做官的才能。后为南县吏,当有贼寇来犯时,都会身先士卒,冲出追寇。丁原和何进有着类似的出身和经历,两人是名副其实的莫逆之交,这次丁原任刺史,也是为何进拔下一块地盘。
并州为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并州就是其中一州。现在的并州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并州治在晋阳。由于地广人稀,东北西三面受到匈奴、鲜卑、乌桓的压力,白波军的队伍达到十来万人。
董卓不愿意去;但是对丁原来说,则是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所以在董卓停滞河东郡时,丁原就被何进派到并州,以巡查的名义控制了并州的军权,这也是董卓谋求河东太守的原因,董卓可不想自己一到并州,先和白波军血战数场,再被何进派来的军队改编。
汉灵帝这次召见了赵忠,赵忠明白,自己刚刚求人办事,无论如何吃人的嘴短,因此话里客气许多。汉灵帝也不多言,只是让蹇硕领进来一个人,赵忠认识,宫里的一个老太监,好像是专门去宫外跑腿的。这个人老太监不是自幼入宫的,好像是桓帝时当的太监。
老太监走路都颤巍巍的,面对赵忠行礼道:“参见大长秋。”
赵忠挥挥手,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烦躁,宫廷争斗最怕什么,最怕意外。多少外戚,多少掌权的太监,都是一个晚上,甚至就是吃了一餐饭的时间就被改变了命运。老太监不以为然,轻声细语地说:“让大长秋见烦了,老奴也是没有办法,入宫二十年,就是为了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得罪大长秋的地方,还望大长秋不与老奴计较。”
老太监说话很有条理,一听就是读过书的人,赵忠也是机灵,急忙道:“咱家最近精神不济,眼神也不大好,敢问来历是?”
老太监惊吓道:“折杀老奴。大长秋有事尽管吩咐。”
老太监的语气是有点惊吓,但是看老太监面无表情的脸色和眼中漠然的凶光,就不知道是谁折杀谁。赵忠在老太监的凶光下竟然有几分颤栗,嗫嚅着说不出话来,老太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我是孙盛。”
“孙盛。”赵忠重复了一遍,忽然想起来了,世上叫孙盛的也许很多,但是只有一个孙盛值得世上人记住,就是原来威震蜀中的八部六道首领,鬼帅孙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