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晚清之大国崛起在线阅读 - 第0073章 侍从室

第0073章 侍从室

      除了大封群臣,叶重还设立了一个部门,侍从室。侍从室作为专门给叶重出谋划策,处理一些较为重大的政务或者军事,职权之大,跟明朝时候的内阁与清廷现在的军机处差不多,这个侍从室的设立,将极大的加强叶重这位汉王的权力,又能减少处理政务的时间,忙里偷闲。

      侍从室可以说是幕府,而侍从室的侍从则是叶重的幕僚,现在叶重的侍从室只有三个侍从。一个是当之无愧的室长,胡晃,一个是经由王后苏玉娘的举荐,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皇甫奇,一个是朝堂新贵杨锐,他是张之洞的亲传弟子,连叶重都对他青睐有加。

      戊戌六君子之杨锐,生亦伯乐死亦伯乐!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公元1898年。这年9月28日,清廷下了一道谕旨,内容是将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六人处斩。处斩的理由是他们都是“康党”,且“情节较重”。史称“戊戌六君子”,清廷处死他们,标志着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六君子”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是杨锐。不单是因为他是“张之洞的人”,还因为杨锐的人生如果按照他自己的规划,他根本不会卷进这场政治风暴当中。他成为青史留名的“戊戌六君子”,完全是因为张之洞对他的器重和提拔。是张之洞发现了杨锐的才能,也是张之洞将杨锐推上了断头台。

      杨锐,字叔峤,1857年生于四川绵竹。杨锐的命运自从遇见张之洞的那一刻起便改变了。张之洞这位晚清臣、写出《劝学篇》的思想家,在任四川学政期间发现杨锐天性禀异,非常赏识,召为授业弟子。后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便顺理成章地聘杨锐为幕僚。

      杨锐的命运在此发生了第一次转折。杨锐是个孝子,这时他老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他不想离开老母跟随张总督到遥远的广州任职。他以老母年事已高为由婉言拒绝。但是张之洞铁了心召他入府。为了打消杨锐的后顾之忧,张之洞亲自致电四川布政使,调动杨锐的哥哥杨聪到距离家乡较近的地方任职,以便奉养老母。由此可见张之洞对这位门生的器重。

      杨锐从此进入张之洞幕府。

      在张总督的幕府里,杨锐主要负责处理文书,帮助张之洞起草奏折。杨锐在府期间,凡张之洞送呈朝廷的奏疏和重要文献,大多出自杨锐之手。

      1895年3月,由于工作需要,张之洞派杨锐进京,负责搜集重要政治情报。杨锐成了张之洞的“坐京”。所谓“坐京”,即地方官派驻北京帮助搜集情报的下属。相当于各省的“驻京办人员”。

      在资讯不发达的时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当时正值马关议和期间,京城的各种情报对于地方大员极为重要。从此,杨锐作为张之洞的“坐京”长期驻扎北京城,张之洞每月给他100两银子,待遇十分优厚。

      时间到了1898年。张之洞的命运发生了第二次转折。且决定他的生死。

      这一年,康有为梁启超主导的变法正轰轰烈烈的铺开。张之洞更加需要京城的情报,特别是在人事任免和各方势力博弈方面的信息尤其重要。所以张之洞对杨锐更加倚重。

      但是,也是这个时期,杨锐的家庭去发生了变故,杨锐的哥哥杨聪于这年7月因病去世。一向孝顺的杨锐急切地要回四川老家奔丧。

      但是,时局正处于关键时期,张之洞不放杨锐走。去还是留,相比杨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去留之间,结果竟然如此不同。

      经过张的几次劝解,杨锐方才勉强答应继续留在北京。

      命运无常,人们根本无法预料自己的明天会怎样。杨锐的人生就像是只有一个波峰的过山车。前40年一路往上。因为自身才能突出,又有张之洞的赏识和提携,杨锐的这段路走得并不艰难。可是,1898年8月一过,杨锐的命运就像是过山车冲到了波峰的最顶端,由此急转直下,最后冲进了死亡的深渊。

      就在张之洞劝杨锐继续留在京城的同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向朝廷举荐人才。陈宝箴和张之洞是好友,陈的举荐名单中有好几位是张之洞的亲信,其中就有杨锐。名单报到光绪皇帝面前。9月1日,光绪帝召见杨锐。

      几天之后,杨锐和刘光第、林旭、谭嗣同三人一起被任命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时人称作“军机四卿”。面对圣旨,杨锐喜忧参半,喜的是升了官,进入政治核心圈,忧的是他没法回老家奔丧。

      宣读任命圣旨的声音还在耳畔,杀头的屠刀已经悬在杨锐的头顶。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皇帝失势。慈禧太后大肆清除异己。“军机四卿”的任命完全是光绪帝的个人主张,没有征求过慈禧太后的意见。这触犯的慈禧的大忌,首当其冲被清洗。23日早晨,杨锐在绳匠胡同寓所的被窝里被捕。

      张之洞是24日得知杨锐被捕的消息。接到报告,他非常震惊,犹如五雷轰顶。在张之洞看来,杨锐跟随他多年,他对他了如指掌,根本不可能是“康党”,也没有什么越轨言行,他相信杨锐被捕一定是一场误会。他立即给荣禄、裕禄、王文韶等大员发电报,请求他们营救杨锐。经过各方努力,主审官庆亲王奕劻已有意为杨锐开脱。

      张之洞以为一切都会像他想的那样,经过各方大员的营救杨锐会被安全放出,官复原职。但是,这一次他想错了。

      不知道狱中的杨锐此时是怎么想的。或许他也会想到老师张之洞吧!他也会相信张之洞有能力把他安全营救出去。

      但是,他们都没料到,慈禧竟然会如此坚决,如此不顾一切。

      9月28日,慈禧害怕外国人干涉政变,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便仓促颁布圣谕,“其(康党)情节较重之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六犯,均著即行处斩”。

      得到消息的张之洞,悲痛万分。不单因为他失去了一个人才,还因为杨锐乃因他而死。往远了说,如果不是他召杨锐入幕府,杨锐也许不会是后来的结局。往近了说,如果不是张之洞的挽留劝解,杨锐早已回四川老家,完全可以避开“军机章京”的任命,也避开了杀身之祸。

      杨锐的一生只有短短41年。也许老天是公平的,他和谭嗣同等人的死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戊戌六君子”将会被后人永远铭记。

      侍从室刚刚设立,就碰到了一件颇为棘手的事情。驻军交趾支那(越南支那)的法国人不甘寂寞,趁着大汉军立足未稳之机,侵占了云南周边的几个县城,又猛攻重兵把守的镇南关,意图刺激大汉军政府,威胁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