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动力时代在线阅读 - 第325章 华夏第一艘航母(求月票,推荐票)

第325章 华夏第一艘航母(求月票,推荐票)

    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三司,即船舶行业管理办,根据杨主任的规划,目前正在长兴岛大兴土木。

    长兴岛,依长江、濒东海,面积0平方公里,具有59公里长年不淤、不积、不冻的深水岸线,是一块造船宝地。

    一期工程于97年月6日开工建设,总投资45亿美元,占地面积600公顷,使用海岸线公里,预期计划建设四个大型船坞,九个栈桥码头和两个货运码头,年造船生产能力450万吨,共有三条造船生产线。

    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采用分三条生产线运行的设计和建设思路,每条生产线呈“u”字型布局,确保从材料码头进料,到切割加工、分段制造、涂装、总装、船坞搭载,最后到码头舾装,依次向前推进,不走回头路。

    基地共建设大型造船坞4座,配备7台从联邦德国和英国进口的500吨龙门吊。其中最大的一个船坞长50米、宽20米,面积大约相当于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可以说是船坞中的“巨无霸”。

    计划经济的优势,就是中央一声令下,全国所有企业单位都得无条件服从。也正因为这样,才可以集全国之力,在最短的时候内,用最快的速度,保持保量的进行各种浩大工程。

    目前,长兴造船基地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一半,两个大型船坞和一条生产线业已竣工投产。

    这一年多来,杨卫平先后四次来过长兴造船基地,每次踏上这片土地,到一个一个样的工程进度,杨卫平心里就充满了踏实和自豪感。

    上一世所谓的“圳深速度”,跟如今的“长兴速度”,根本就没法相提并论!

    这个基地,是杨卫平亲自规划设计的。基本上套用了上一世中船集团船舶制造基地的设计方案,只是略加了改动,以制造军用舰船为主。

    那个巨无霸一样的大船坞,就是为接下来的重型航空母舰铺设笼骨准备的。

    而今,这个船坞里停泊着栖装完成近九成的老瓦号轻型航母那水线长度20米的巨大舰体。

    有过杨卫平下达的明文规定,国内的各大企业再也没有哪个敢搞领导视察时迎来送往这种形式主义。

    此时此刻陪同在杨卫平身边的,除了长兴造船基地的党委书记汪海洋,就只有东海舰队长兴警备司令部的司令郭振中。

    站在长长的水泥栈桥上。杨卫平望着前方舰体脚手架和甲板上成百上千的忙碌身影,眼含赞许之色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不错,每次来都有新变化,照这个速度,估计不用等到十一国庆节,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就可以下水进行海试了。”

    年过花甲的汪海洋深有感慨地说道:“这主要是杨主任您第一次来基地视察的时候提出来的‘长兴速度’,在时时刻刻地鞭策着我们全基地一万八千五百四十三名党员干部和职工啊!”

    “长兴速度,毫无疑问将成为我国国家工业化体系建设中一面旗帜,一个标杆!”杨卫平欣然说道:“长兴速度。不是什么大跃进,而是实实在在的咱们工人有力量!”

    仿佛是响应杨大主任的说话似的。长兴基地所有的有线广播里播放出来了雄壮嘹亮的,跟着一个女播音员用一种明显兴奋地语气播报道:

    “长兴基地的全体干部职工们,现在播送一个好消息。国防科工委的杨卫平主任又来我们长兴基地慰问大家来了!众所周知,杨主任从来不喜欢迎来送往那种形势主义,只要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用最饱满的工作激情,积极地紧守各自的工作岗位,用被杨主会称之为‘长兴速度’的工作效率。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是对杨主任最好的欢迎和致敬!”

    伴随着激昂豪放的歌声,播音员在连续播报了三遍后。广播里接连播放四首歌曲。

    杨卫平再观基地里到处忙碌着的那些工人,工作效率明显比刚才又要提升了几分。

    “你们啊,说了不要搞这一套,结果还是变成花样来搞。”杨卫平满脸春风地望着汪海洋笑呵呵叶责备道。

    就他脸上的笑容和语气,与其说是责备,不如说是夸奖。

    假模假样的!站在杨卫平身侧的叶小乔,闻言后心里嘀咕着翻眼白了他一眼。

    后面播放的这四首歌曲全都是他作词作曲创作出来的,也难怪他有点洋洋得意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换了她是他,她肯定经他还要更加得意三分。

    “杨主任,要不要上舰到甲板上?”汪海洋欣然提了个建议。

    “行,走,去!”杨卫平相当爽快地点头笑道。

    说完,由汪海洋在前面带路,一行六人头上都戴着安全帽,走走停停的一边视察一边登上了二十多米高的舰面甲板层。

    尽管杨卫平放了身普通的蓝色工作服,但还是有不少造船工人认出了这位年轻的大首长。

    工人们也没有热情地围过来,只是在默默地行注目礼,然后继续埋头认真苦干。

    站在最大宽度50米的甲板上,杨卫平望着靠近舰尾处正在抓紧施工的七层高舰桥,心情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分外的舒畅。

    这艘轻型航母,杨卫平完全放弃了上一世那艘他了如指掌的瓦良格号的设计,而是借用了美国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的结构和甲板设计,可以说,这就是一艘缩小版的小鹰号。

    当然,因为现在还没有蒸汽弹射装置,起飞甲板不是平的,而是设计成55度的斜角。

    除了这个斜角,整个甲板和舰岛的布局,基本上跟小鹰号相仿。

    甲板全长25米,左侧降落跑道5米,中间延伸出三十米长的55度起飞斜角,右侧是停机坪。

    水线长20米。水线宽27米,吃水深度米,水线到甲板高5米。

    距舰尾65米处安装了四台lm2500燃气轮机和两组柴油机,驱动双轴最大输出20000马力,标准排水量2202吨,满载排水量27000吨,最高航速三十节。

    引管从距舰尾50米处引出来,里面设置一台升降机。

    舰岛和5米长的烟囱采取紧窄型设计。并在一起距离舰尾65米,紧靠甲板边沿,为前面留出了25米长的空间,下设一台升降机。

    在拦阻索到舰岛中间留有一条0米宽的走廊,给从后升降机升上甲板的舰载机往前上跑道留出通道。

    起飞跑道在离舰首95米和5米各设一个起飞点,串在一条线上。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前面放架强五舰载型,后面升降机带走廓还可以停架。

    如果不考虑降落,把可能和降落甲板冲突的5米跑道也用上,就可以一次起飞两架飞机。这个作战效率相对也算是比较高了。

    舰岛设计为一个航海舰桥,一个甲板指挥舰桥。一层海图室,两层机房。指挥中心放到了主甲板以下。

    顶上为一台空中管制雷达,一个导航雷达,一个低空搜索雷达,一组57米波远距离搜索雷达,外加六组69式双管0mm对空舰炮。

    从设计之初,杨卫平就把这艘轻型航母定位为训练航母平台,因此没怎么考虑全舰的自卫能力。

    前前后后参观了一圈。杨卫平发现老瓦号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接近收尾阶段,于是心中一动,让汪海洋带路乘升降机下达甲板下层的机库。

    机库高5米。宽25米,长205米,按设计,可以停放0架折翼后翼长宽度55米的强五舰载型。

    机库下面,是三层内高三米,隔断成不同功能和用途的舱室。目前这些舱室还在加紧进行内部装修,相应的很多设备也正在安装。

    按照这个工程进度,估计最多再有五个月,华夏第一艘轻型航母就可以下水进行海试了。

    就不知道现在舰载型强五的改装进展如何了。想到这里,杨卫平不由望着汪海洋问道:“汪书记,舰载型强五现在完成得怎样了?”

    “前天陆孝朋院士带着几名飞行员来基地询问航母什么时候可以进行起降试飞训练。”汪海洋眼显愧色地说道:“听陆院士说,舰载型强五已经完成了两架样机的改装,并且在海面试飞甲板平台进行了起降试飞,降了起落架和机尾挂钩还需要作适量改进,基本上可以定型了。他们的效率比我们高多了。”

    “哦?”杨卫平明显有点意外地问道:“这可是个新情况啊,是个好消息,陆老没有提前跟我打招呼,来他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啊!”

    得到这个消息,杨卫平有点按奈不住了,匆匆结束了对长兴基地的视察,风急火了的搭乘他的uh60黑鹰直升机专机,直接往昌南飞机制造厂飞去。

    对强五舰载型的改装项目,杨卫平当然交给了强五的总师设计陆孝朋院士亲自主持。

    自从202工程启动后,关于强五舰载型的改装,陆孝朋院士一直都在搞。

    由于现在核心机工程还没有出样机,陆院士并没有等着新型涡扇发动机出来再进行改装工程,而是在提升wp6发动机的推力下功夫。

    对此,杨卫平当然是赞同的。

    现在有了航空发动机的新材料,精密加工能力也比以前大幅提升,对原有的wp6加以改良,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一世,歼十二就是安装过两台00kg级推力的wp6的改进型。

    按汪海洋说的这个消息,没准陆院士已经把wp6给改良出来了。

    昌南飞机制造厂,是国家“一五”计划苏联援建的56项重点工程之一。位于赣省昌南市新溪桥。主要项目:教练飞机、强击机、农林飞机、海防产品、片梭织机、摩托车及发动机。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

    强五刚刚立项之初,我国国内局势动荡,经济条件恶化,为确保两弹一星等重点计划,强-5的研制工作被搁置,科研人员被抽调到重点计划中。

    在这样的时期,是陆院士提出个人及未被抽调的科研人员愿以最少的力量坚持研制工作,经上级批准后,陆总师带领剩下的4名下属继续进行研制,首先完成了一架静力试验机体。

    期间身为总设计师的陆院士还兼任试制车间主任,经常亲自扛着零件,候在机床旁插空加工。也正是因为有了陆院士这种自力更生的顽强拼搏精神,有极其有限的资源,历时四年,研制出来了堪称为世界上最经典的轻型强击机,强五!

    时隔多年,杨卫平再次来到昌南飞机制造厂的时候,强五舰改型项目总负责人,年近花甲的陆院士,再一次穿上了满是油污的工作服,不辞辛劳地站在一台精密数控车cao作台前,亲自动手加工一个飞机起落架上的零部件。

    工作时的陆老是那么的忘我和投入,以至于连身后来了一大堆人也没有感觉得到。

    昌南飞机制造厂的厂长段跃民刚欲出声招呼,被杨卫平适时伸手阻止了。

    望着陆老稍显有点佝偻的削瘦背影,杨卫平情不自禁地感觉到眼睛发热。

    华夏的航空事业,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像陆老这么刻苦敬业的航空人,才使得我国的航空工业从零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造出我歼六、强五、歼七、运八、轰六等各种用途不同型号的飞机。

    虽然这些飞机在技术方面跟国外先进战斗机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这种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刻苦奋斗敬业精神,是永远都值得我们这些后世的国人尊敬和学习的!

    ps:熔海特以此章向强五之父陆老致以上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