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群臣卖国伯齐勒马
第一次孟津会盟之后,周王姬发一度忧伤,踌躇未决,伐商胆怯,终未能行,伐商搁置,等待机会。会盟时,姬发以长女未成年之名,而归。长女太元今年才十二岁不到,如要到长女出阁之年,最少还要两三年,尚无待嫁人家。周王唯一喜欢的是陶正虞遏(e)的儿子妫(gui)满,妫满因在北方妫水出生,故沿用虞舜帝的妫水一支姓氏,而不姓虞。妫满今年十八岁,也尚未成婚。
公元前1047年,帝辛二十九年,东夷战争已经打了快两年,还在激烈的交锋中,飞廉率领的百万大军,虽然场场战役都以胜利告终,可就是打不服东夷联军,两年下来也就过了沂水河,挺进不到百里,商军死伤二十万,可谓惨重,代价不一般。
而东夷联军更是惨痛,五十万联军现在战死了一半,又被俘五万人,还乘下不到一半,因常年战役,战士已经成了疲军,东夷各地诸侯也不愿再增兵,个个都要自保,留着坚守各自的边境地区,现在唯一能够拼老命的就是沂水流域的五王,这是他们的本土,他们拼命也是为了自保,只好继续奋战,兵力不足,只好自己扩军继战。
战争到这份上,大家已无退路,帝辛也很着急,打了两年,连沂水五夷都没有拿下,帝辛一度愤怒,下诏:“飞廉将军,务必在两个月内拿下沂水流域,不管采用什么战术战法,只看结果,就是屠城,也在所不惜。”
飞廉得令后,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好肆无忌惮的打一场歼灭战,人多势众,八十万大军分成五路,对准沂水五夷各王之中军,拉开总攻,不到一月,沂水二十万大军彻底败退,被俘十万人,战死五万人,沂水联军还有五万联军,各自逃回属地,沂水五王全部被俘。
帝辛得到捷报,开心畅饮,笑道:“寡人的一道诏书,就是十万甲士,诏书一到,捷报频传。平时,寡人是不忍杀而已,都是寡人的子民,虽然造反,但还是寡人的子民,寡人忍无可忍,就不必再忍了,就要给点颜色看看了,战场道义,看来也是要讲容忍度的。”
东夷之沂水五夷之战已经告捷,下面是人方之战,和蓬夷之战,最后是莱夷之战,简称东夷四战。后面的三战已经拉开序幕,飞廉将军决定向人方和蓬夷同时开战,各派三十万大军向两地挺进。
这次战人方和蓬夷战役的是大商的大将军扶家和暮江吟,这两位将军以凶狠著称,看来两场恶战是免不了了,战阵已经开始。
飞廉将军对战场的结局并不担心,死人没有关系,战场就是屠宰场,战死沙场都算英雄,可这十五万之多的战俘就麻烦事,活着的人,就得看管,就得给吃,就得服侍着,如何处理这么多战俘,让飞廉大伤脑筋,后面的战俘还要更多。
帝辛得报战俘安置之事后,下诏让把战俘全部押送朝歌,朝歌需要战俘,朝歌善待战俘,战俘也是大商的子民。这些战俘本来就是军人战士,不需要集训,只需要整编即可,帝辛也开心,他正缺兵力对抗周人姬发,帝辛决定将战俘直接转入王畿的部队里面服役,费仲反对无效,只好作罢,此事有嬴来将军一手包办。
这样一来,大商王畿的部队建设就达到六十万之众,本部人马二十万,战俘奴隶参军目前就有四十万,这些战俘主要来自以前的徐夷和淮夷以及闽越三大战役中,后面还有战俘将要入编商军王畿之军营。
战俘,人心不齐,各有心思,尽管赢来将军加强思想教育,实施恩惠政策,但是,收效甚微。
再说商吴之战已经进行了一年半,吴王姬章奋战一次又一次,眼看周人孟津会盟就要与大商开战,可以减少自己的压力,可偏偏到了关键时刻,姬发却不战而回去了,这让姬章很为恼火,大骂姬发不仁:“光叫本王在此苦战,自己却想鱼翁得利,不劳而获,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吴王派人前来相告说:“周王如不立即开战,吴将一统天下,到时别自家人自相残杀。”
“我吴人已经开战一年多了,你们周人至今还没有动静,这如何解释?如何向吴王交代?难道你们周人天生就是天子的好命?”来人也不客气的对周王姬发说。
姬发说:“天时还没到,还需等待一些日子,不过快了。”
吴人来使说:“周王所说所谓天时,不就是我吴人和东夷人为你消耗大商的兵力和国力,待大商彻底被削弱,你周人一举拿下大商,代天子令诸侯,成为天下的共主,你们周人就是聪明,只需一战,就得天下,而我们吴人就是笨蛋,打了一年多,就为了你们一句世侄宗亲的关系话,你可想过我吴人浴血奋战的场景,你可想过我吴人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家人?你当真把自己当成天子了,就凭你在孟津会盟上的几句发誓之辞,自称小子,你号称代上天管天下黎民,你现在管啊?怎么宿在这里不出战?”
看来吴人真的火了,无惧者无畏,胆敢如此直面周王姬发。
姬发说:“本王还有一件事情未完成,这件事做好了,就发起总攻。”
“周王是说小女未嫁之事吧?”来者讽刺说。
“这是天机,天机不可外露。”姬发没有发火,看在死难的吴军份上。
“好,这个天机还要等多久?是不是等到天下所有为你卖命的人都为你准备好天子位,你觉得没有风险了,十拿九稳的可以登上天子大位,你再出兵啊?不愿意冒一点风险?”来者问。
“半年即可。”姬发耐住性子说道,他怕得罪吴人之后,没人为他卖命,吴人一旦放弃攻商,没人拖住大商几十万大军,商军回撤的话,周军必败无疑。
来者火了,“还要半年?你把我们吴人当野猪,在战场上任人宰割,你这么说,我无脸回江东,无法向吴王交代,如不立即发兵攻商,我只好血溅周殿了。”说完一头撞上大殿的柱子上,当场毙命。此人叫什么名字,如此刚烈。这人就是名震句吴,红满江东的吴大夫半江红。
“封吴大夫半江红为贞烈之士,谥号‘贞烈。’厚葬,享上卿大夫,世袭罔替。”周王姬发下诏。
吴大夫的每一句话都像刀一样插在周王姬发的心里,这也确实是姬发所想的,只不过没人敢说而已。句吴都急了,伐商之事看来不得不动了,原来那个梦想,看来时间越长,梦会越多,大商王畿从二十万军,到现在已经扩军六十万了,如果再迟疑不决,可能会有更多的战俘入编商军王畿大营。
开战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先王姬昌当年未完成的事情,也就是挖空大商的墙角,让他自然倒塌,只要用手轻轻的一推,大商巨塔立即倒塌。这是姬昌临终前交代的事情,看来是时候了,要抓紧做,不能由着他们性子发展了,到下达最后死命令的时候。
策反大商官员,挖空大商墙角,形成里应外合,尤其是军队里的首领,除了大将军嬴来,厹犹国的王子叴矛,徐国王子徐行,副相费仲等等忠心仕主之人不会反商之外,其他大商官员都会反商,包括大王爷微子在内。那就是说,策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既然如此重要,那就加紧摧所安插在大商心脏策反的人员抓紧策反的进度吧。
策反大军以庇子,强子,为主要负责人,率领一百多名周大夫前往朝歌策反。策反所需财物,就地取材,不需汇报,周王姬发只看结果。
太师庇,少师强,原来大商王朝最高首脑人物之一,在大商天子帝辛手下为官几十年,派系门生众多,根深叶茂,凭借这个关系,策反起来,顺风顺水,轻车熟路,效果显著,策反的结果出奇的圆满,大夫辛甲,内史向挚,还有微子等都在周王策反的列表中,大商官员全部被引诱上钩。尽管如此,可有一项,太姒不满意,太姒招来姬发,对他说:“策反这些大商官员,全是一些文人高官,高官只要有厚禄,他们就会干,可当兵的就是不一样,有时用钱是行不通的,再说乱世出英雄,英雄辈出在何处?军营里,要想剪商一举成功,就得搞定大商军营里的军官将士们,所谓枪杆子里头出政权。”
“儿臣这就安排人员去策反大商军营。”姬发应道。
“大商的军营象铁桶,你是攻不进去的,只有从内部开始挖掘,方可成行,谁是内部之人?就是已经被策反的大商大臣们,以及在大商军营中的大臣们的子女亲戚朋友等等,让大商大臣们想法子深入军营里策反,这样才有所可能大商用手推推就倒了,否则,就是把大商所有文臣都挖来,也是无法推到大商,走了一个,天子再任命一个,大商的人才在排着队伍等待升官进爵,所以,帝辛不怕文臣都走掉,也是无妨,也故此,告诉哪些策反大臣,每策反一名将军奖金五十两,官升一级,就看大家的本事了,也叫凭本事吃饭当官。尤其是策反千夫长,这个千夫长很重要,承上启下,他是第一线的将军,有现场指挥权,他让将士向东,他们就向东,决不会向西,如果多策反这样的千夫长,比起那些大将军们要有用的多,何况大将军们都是飞廉,嬴来以及帝辛的铁杆,都是他们一手栽培出来的,死心塌地的追随帝辛,还是策反千夫长比较有价值,一来容易,二来实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周国就有望了。大商的将士倒戈卸甲,不战自败,你就是个推手而已,不费大力气,一战成名得天下。”姒太后指点说。姒太后才是真正的军事家,政治家。
“那就进一步策反,凡策反千夫长一名者,奖金百两,官至大夫。”姬发应道。
“你别忘了,这些将军常年在外打仗,战功赫赫,奖赏丰厚,不缺钱,缺的是女人。好,就这么办,去吧。”姒太后厉害吧,军人的最大弱点,她都敢直捣心窝,瘙痒瘙到痒处。
“儿臣告退。”姬昌说完走了。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钱、色、官,三管其下,那当然是能人辈出,策反大商千夫长,让姬发笑开了颜,让他夜里在战场上也能睡着觉了。
万事具备,只等句吴和东夷战争进一步恶化,进一步削弱大商的军力和影响力,眼看大商因战争而消瘦,影响力减退,淮河流域群舒七国乘大商战乱不朝,南越不贡,西部反商,在加上大商扩军备战,消耗了大商的大量的体力,姬发决定再一次向大商宣布开战。
开战在即,太姒又招姬发到后宫。
姬发到了后宫说:“孩儿叩见母后。”
“起来说话,听说你要与大商开战?”太姒问。
“是,孩儿这次是一定的。”姬发说。
“好,那你准备联合哪些诸侯参战?”太姒问道。
“上次参加会盟的诸侯国,都参战。”姬发说道。
太姒强调说:“依母亲之见,你还是不要这么多诸侯参加,那些都是想好处的诸侯王,真的两军相对,能不能打,还是个未知数,何况他们很多都是大商的人,谁对你比较服的诸侯君?也就是西部哪些诸侯。他们已经诚服于你,本就是一家,所以,你就选西部诸侯为代表性的人物前去一同参战,这参战也是名誉上的,实际就是你一个人的事,西部,西北,西南,共有六十多个方国都是周国的臣国,说白了,就是你带着自己的西部大兵前去灭商,找几个代表性的西部诸侯,做做样子,对天下人有个交代,说明天下诸侯都要反商的,有个说法。”
“儿臣明白了,那儿臣准备选西部八个诸侯国一道参战,庸、蜀、羌、髳、卢、彭、濮、西微。”姬发说。
“好,这就够了,这些诸侯国,都不是大商的亲密之国,不管结果如何,光周国方圆千里之民,除掉大商的本身西部诸侯之外,这些大商之外的诸侯,足以让你立为大王了。你现在就要汇集部队,屯兵大商王畿之地,再做誓词,母后等待你的捷报凯旋。”太姒关键时刻,给了姬发一个定心丸。不管怎样,你都可成立与大商对立的一方大王,脱离大商统治。这话有底气,言下之意,即使伐商失败,你还可以宣告独立,不再受大商统治。
“儿臣告退。”姬发走了。
这一刻,周王姬发,没有退路了,只能朝前走,至于结局如何,那也是谁也料想不到的事情了,日夜煎熬的日子就要过去了,生死存亡关头,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姬发找来岳父军师姜尚,商议如何进军和部署。经过仔细分析,一致认为大商必出兵至商都郊区牧野抵御周军,那就选择牧野吧,把此次战役定位为“牧野之战”,周王准备“牧誓”在那里举行祭天。此事敲定,准备屯兵孟津,会战牧野。
帝辛二十九年,冬,周王姬发再一次集结周国三军以及八国联盟军于孟津,率领文武大臣在此设立伐商中军,在此听政。
十二月,二十五日戊午,三军和八国联军都已汇集到位,姬发开始讲话:“今殷王受,乃用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析其王父母弟(指微子),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yin之声,用变乱正声,怡悦妇人(指妲己),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罪。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本王宣布,自今天起,讨伐商受(纣),本王亲征,任命姜尚为军师,待明年二月甲子日举行祭天大礼,出征东进,灭朝歌,缚商纣,斩己妲。”
“万岁,万岁,万岁。”众将士齐声喊道。喊声响遍云霄。
就在热闹之时,有两人出现,原来是孤竹大王子伯夷与三王子叔齐,他们俩听说周王姬发兴兵伐商受,于是就急忙赶来进谏,孤竹国是大商臣国,伯夷、叔齐二人叩于周王姬发马首而谏,伯夷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古公亶父不忍杀而用迁岐周,其子孙开杀戮而背祖先贤德矣!”
叔齐说:“乘人之危,可谓勇乎?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伯夷、叔齐二人说的才是历史的实情。周人作为臣子之国,叛乱,这是以臣弑君行为,何谓仁?乘大商王幾空虚而伐,确实是乘人之危。
周王姬发听了二人的话,勃然大怒:“两老匹夫,胆敢侮辱本王不仁不义。”示意手下拿下。
姬发岳父姜尚军师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吧。”让人把他们拉走吧。
伯夷、叔齐见周王不听进谏,伯夷自叹道:“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不食周粟兮,去矣,采摘度命兮,命之衰矣!”叔齐也叹道:“乌鸦集会,也让人担心,如果鸠占鹊巢,更是让人心痛。”伯夷、叔齐大贤之人,两人离开周境,到了黄河边中条山之西的首阳山去了,不吃周粮,采摘野果度命。历史会给予两位大贤高度评价。
公元前1047年,帝辛二十九年,东夷战争已经打了快两年,还在激烈的交锋中,飞廉率领的百万大军,虽然场场战役都以胜利告终,可就是打不服东夷联军,两年下来也就过了沂水河,挺进不到百里,商军死伤二十万,可谓惨重,代价不一般。
而东夷联军更是惨痛,五十万联军现在战死了一半,又被俘五万人,还乘下不到一半,因常年战役,战士已经成了疲军,东夷各地诸侯也不愿再增兵,个个都要自保,留着坚守各自的边境地区,现在唯一能够拼老命的就是沂水流域的五王,这是他们的本土,他们拼命也是为了自保,只好继续奋战,兵力不足,只好自己扩军继战。
战争到这份上,大家已无退路,帝辛也很着急,打了两年,连沂水五夷都没有拿下,帝辛一度愤怒,下诏:“飞廉将军,务必在两个月内拿下沂水流域,不管采用什么战术战法,只看结果,就是屠城,也在所不惜。”
飞廉得令后,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好肆无忌惮的打一场歼灭战,人多势众,八十万大军分成五路,对准沂水五夷各王之中军,拉开总攻,不到一月,沂水二十万大军彻底败退,被俘十万人,战死五万人,沂水联军还有五万联军,各自逃回属地,沂水五王全部被俘。
帝辛得到捷报,开心畅饮,笑道:“寡人的一道诏书,就是十万甲士,诏书一到,捷报频传。平时,寡人是不忍杀而已,都是寡人的子民,虽然造反,但还是寡人的子民,寡人忍无可忍,就不必再忍了,就要给点颜色看看了,战场道义,看来也是要讲容忍度的。”
东夷之沂水五夷之战已经告捷,下面是人方之战,和蓬夷之战,最后是莱夷之战,简称东夷四战。后面的三战已经拉开序幕,飞廉将军决定向人方和蓬夷同时开战,各派三十万大军向两地挺进。
这次战人方和蓬夷战役的是大商的大将军扶家和暮江吟,这两位将军以凶狠著称,看来两场恶战是免不了了,战阵已经开始。
飞廉将军对战场的结局并不担心,死人没有关系,战场就是屠宰场,战死沙场都算英雄,可这十五万之多的战俘就麻烦事,活着的人,就得看管,就得给吃,就得服侍着,如何处理这么多战俘,让飞廉大伤脑筋,后面的战俘还要更多。
帝辛得报战俘安置之事后,下诏让把战俘全部押送朝歌,朝歌需要战俘,朝歌善待战俘,战俘也是大商的子民。这些战俘本来就是军人战士,不需要集训,只需要整编即可,帝辛也开心,他正缺兵力对抗周人姬发,帝辛决定将战俘直接转入王畿的部队里面服役,费仲反对无效,只好作罢,此事有嬴来将军一手包办。
这样一来,大商王畿的部队建设就达到六十万之众,本部人马二十万,战俘奴隶参军目前就有四十万,这些战俘主要来自以前的徐夷和淮夷以及闽越三大战役中,后面还有战俘将要入编商军王畿之军营。
战俘,人心不齐,各有心思,尽管赢来将军加强思想教育,实施恩惠政策,但是,收效甚微。
再说商吴之战已经进行了一年半,吴王姬章奋战一次又一次,眼看周人孟津会盟就要与大商开战,可以减少自己的压力,可偏偏到了关键时刻,姬发却不战而回去了,这让姬章很为恼火,大骂姬发不仁:“光叫本王在此苦战,自己却想鱼翁得利,不劳而获,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吴王派人前来相告说:“周王如不立即开战,吴将一统天下,到时别自家人自相残杀。”
“我吴人已经开战一年多了,你们周人至今还没有动静,这如何解释?如何向吴王交代?难道你们周人天生就是天子的好命?”来人也不客气的对周王姬发说。
姬发说:“天时还没到,还需等待一些日子,不过快了。”
吴人来使说:“周王所说所谓天时,不就是我吴人和东夷人为你消耗大商的兵力和国力,待大商彻底被削弱,你周人一举拿下大商,代天子令诸侯,成为天下的共主,你们周人就是聪明,只需一战,就得天下,而我们吴人就是笨蛋,打了一年多,就为了你们一句世侄宗亲的关系话,你可想过我吴人浴血奋战的场景,你可想过我吴人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家人?你当真把自己当成天子了,就凭你在孟津会盟上的几句发誓之辞,自称小子,你号称代上天管天下黎民,你现在管啊?怎么宿在这里不出战?”
看来吴人真的火了,无惧者无畏,胆敢如此直面周王姬发。
姬发说:“本王还有一件事情未完成,这件事做好了,就发起总攻。”
“周王是说小女未嫁之事吧?”来者讽刺说。
“这是天机,天机不可外露。”姬发没有发火,看在死难的吴军份上。
“好,这个天机还要等多久?是不是等到天下所有为你卖命的人都为你准备好天子位,你觉得没有风险了,十拿九稳的可以登上天子大位,你再出兵啊?不愿意冒一点风险?”来者问。
“半年即可。”姬发耐住性子说道,他怕得罪吴人之后,没人为他卖命,吴人一旦放弃攻商,没人拖住大商几十万大军,商军回撤的话,周军必败无疑。
来者火了,“还要半年?你把我们吴人当野猪,在战场上任人宰割,你这么说,我无脸回江东,无法向吴王交代,如不立即发兵攻商,我只好血溅周殿了。”说完一头撞上大殿的柱子上,当场毙命。此人叫什么名字,如此刚烈。这人就是名震句吴,红满江东的吴大夫半江红。
“封吴大夫半江红为贞烈之士,谥号‘贞烈。’厚葬,享上卿大夫,世袭罔替。”周王姬发下诏。
吴大夫的每一句话都像刀一样插在周王姬发的心里,这也确实是姬发所想的,只不过没人敢说而已。句吴都急了,伐商之事看来不得不动了,原来那个梦想,看来时间越长,梦会越多,大商王畿从二十万军,到现在已经扩军六十万了,如果再迟疑不决,可能会有更多的战俘入编商军王畿大营。
开战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先王姬昌当年未完成的事情,也就是挖空大商的墙角,让他自然倒塌,只要用手轻轻的一推,大商巨塔立即倒塌。这是姬昌临终前交代的事情,看来是时候了,要抓紧做,不能由着他们性子发展了,到下达最后死命令的时候。
策反大商官员,挖空大商墙角,形成里应外合,尤其是军队里的首领,除了大将军嬴来,厹犹国的王子叴矛,徐国王子徐行,副相费仲等等忠心仕主之人不会反商之外,其他大商官员都会反商,包括大王爷微子在内。那就是说,策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既然如此重要,那就加紧摧所安插在大商心脏策反的人员抓紧策反的进度吧。
策反大军以庇子,强子,为主要负责人,率领一百多名周大夫前往朝歌策反。策反所需财物,就地取材,不需汇报,周王姬发只看结果。
太师庇,少师强,原来大商王朝最高首脑人物之一,在大商天子帝辛手下为官几十年,派系门生众多,根深叶茂,凭借这个关系,策反起来,顺风顺水,轻车熟路,效果显著,策反的结果出奇的圆满,大夫辛甲,内史向挚,还有微子等都在周王策反的列表中,大商官员全部被引诱上钩。尽管如此,可有一项,太姒不满意,太姒招来姬发,对他说:“策反这些大商官员,全是一些文人高官,高官只要有厚禄,他们就会干,可当兵的就是不一样,有时用钱是行不通的,再说乱世出英雄,英雄辈出在何处?军营里,要想剪商一举成功,就得搞定大商军营里的军官将士们,所谓枪杆子里头出政权。”
“儿臣这就安排人员去策反大商军营。”姬发应道。
“大商的军营象铁桶,你是攻不进去的,只有从内部开始挖掘,方可成行,谁是内部之人?就是已经被策反的大商大臣们,以及在大商军营中的大臣们的子女亲戚朋友等等,让大商大臣们想法子深入军营里策反,这样才有所可能大商用手推推就倒了,否则,就是把大商所有文臣都挖来,也是无法推到大商,走了一个,天子再任命一个,大商的人才在排着队伍等待升官进爵,所以,帝辛不怕文臣都走掉,也是无妨,也故此,告诉哪些策反大臣,每策反一名将军奖金五十两,官升一级,就看大家的本事了,也叫凭本事吃饭当官。尤其是策反千夫长,这个千夫长很重要,承上启下,他是第一线的将军,有现场指挥权,他让将士向东,他们就向东,决不会向西,如果多策反这样的千夫长,比起那些大将军们要有用的多,何况大将军们都是飞廉,嬴来以及帝辛的铁杆,都是他们一手栽培出来的,死心塌地的追随帝辛,还是策反千夫长比较有价值,一来容易,二来实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周国就有望了。大商的将士倒戈卸甲,不战自败,你就是个推手而已,不费大力气,一战成名得天下。”姒太后指点说。姒太后才是真正的军事家,政治家。
“那就进一步策反,凡策反千夫长一名者,奖金百两,官至大夫。”姬发应道。
“你别忘了,这些将军常年在外打仗,战功赫赫,奖赏丰厚,不缺钱,缺的是女人。好,就这么办,去吧。”姒太后厉害吧,军人的最大弱点,她都敢直捣心窝,瘙痒瘙到痒处。
“儿臣告退。”姬昌说完走了。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钱、色、官,三管其下,那当然是能人辈出,策反大商千夫长,让姬发笑开了颜,让他夜里在战场上也能睡着觉了。
万事具备,只等句吴和东夷战争进一步恶化,进一步削弱大商的军力和影响力,眼看大商因战争而消瘦,影响力减退,淮河流域群舒七国乘大商战乱不朝,南越不贡,西部反商,在加上大商扩军备战,消耗了大商的大量的体力,姬发决定再一次向大商宣布开战。
开战在即,太姒又招姬发到后宫。
姬发到了后宫说:“孩儿叩见母后。”
“起来说话,听说你要与大商开战?”太姒问。
“是,孩儿这次是一定的。”姬发说。
“好,那你准备联合哪些诸侯参战?”太姒问道。
“上次参加会盟的诸侯国,都参战。”姬发说道。
太姒强调说:“依母亲之见,你还是不要这么多诸侯参加,那些都是想好处的诸侯王,真的两军相对,能不能打,还是个未知数,何况他们很多都是大商的人,谁对你比较服的诸侯君?也就是西部哪些诸侯。他们已经诚服于你,本就是一家,所以,你就选西部诸侯为代表性的人物前去一同参战,这参战也是名誉上的,实际就是你一个人的事,西部,西北,西南,共有六十多个方国都是周国的臣国,说白了,就是你带着自己的西部大兵前去灭商,找几个代表性的西部诸侯,做做样子,对天下人有个交代,说明天下诸侯都要反商的,有个说法。”
“儿臣明白了,那儿臣准备选西部八个诸侯国一道参战,庸、蜀、羌、髳、卢、彭、濮、西微。”姬发说。
“好,这就够了,这些诸侯国,都不是大商的亲密之国,不管结果如何,光周国方圆千里之民,除掉大商的本身西部诸侯之外,这些大商之外的诸侯,足以让你立为大王了。你现在就要汇集部队,屯兵大商王畿之地,再做誓词,母后等待你的捷报凯旋。”太姒关键时刻,给了姬发一个定心丸。不管怎样,你都可成立与大商对立的一方大王,脱离大商统治。这话有底气,言下之意,即使伐商失败,你还可以宣告独立,不再受大商统治。
“儿臣告退。”姬发走了。
这一刻,周王姬发,没有退路了,只能朝前走,至于结局如何,那也是谁也料想不到的事情了,日夜煎熬的日子就要过去了,生死存亡关头,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姬发找来岳父军师姜尚,商议如何进军和部署。经过仔细分析,一致认为大商必出兵至商都郊区牧野抵御周军,那就选择牧野吧,把此次战役定位为“牧野之战”,周王准备“牧誓”在那里举行祭天。此事敲定,准备屯兵孟津,会战牧野。
帝辛二十九年,冬,周王姬发再一次集结周国三军以及八国联盟军于孟津,率领文武大臣在此设立伐商中军,在此听政。
十二月,二十五日戊午,三军和八国联军都已汇集到位,姬发开始讲话:“今殷王受,乃用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析其王父母弟(指微子),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yin之声,用变乱正声,怡悦妇人(指妲己),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罪。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本王宣布,自今天起,讨伐商受(纣),本王亲征,任命姜尚为军师,待明年二月甲子日举行祭天大礼,出征东进,灭朝歌,缚商纣,斩己妲。”
“万岁,万岁,万岁。”众将士齐声喊道。喊声响遍云霄。
就在热闹之时,有两人出现,原来是孤竹大王子伯夷与三王子叔齐,他们俩听说周王姬发兴兵伐商受,于是就急忙赶来进谏,孤竹国是大商臣国,伯夷、叔齐二人叩于周王姬发马首而谏,伯夷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古公亶父不忍杀而用迁岐周,其子孙开杀戮而背祖先贤德矣!”
叔齐说:“乘人之危,可谓勇乎?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伯夷、叔齐二人说的才是历史的实情。周人作为臣子之国,叛乱,这是以臣弑君行为,何谓仁?乘大商王幾空虚而伐,确实是乘人之危。
周王姬发听了二人的话,勃然大怒:“两老匹夫,胆敢侮辱本王不仁不义。”示意手下拿下。
姬发岳父姜尚军师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吧。”让人把他们拉走吧。
伯夷、叔齐见周王不听进谏,伯夷自叹道:“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不食周粟兮,去矣,采摘度命兮,命之衰矣!”叔齐也叹道:“乌鸦集会,也让人担心,如果鸠占鹊巢,更是让人心痛。”伯夷、叔齐大贤之人,两人离开周境,到了黄河边中条山之西的首阳山去了,不吃周粮,采摘野果度命。历史会给予两位大贤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