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回 废后立宠废嫡立庶
话说大司徒郑桓公上任一年,朝廷与民众之间的尖锐矛盾得到缓和,湦王八年,司徒郑桓公建议湦王举行田耕祭祀典礼,湦王欣然应诺。<
春播季节,湦王第三次来到南山之田,这里有公田,也有大夫的私田,称为甫田、南田、大田,在这里祈田祭谷神,可以公私兼顾。<
祭祀的场景就不必说了,和前面所说的祭祀流程相差无几,关键是大夫、贵族、百姓的心里得到平衡和慰藉,这才是祭祀的本质和用心,这也是大司徒郑桓公搞得心里疗法,医民医心,效果很是显著。<
受到司徒郑桓公的启迪,宠妃褒姒建议说:“陛下,你看那帮大臣,你让他们前来述职朝见,他们就是抵制不来,你看一搞祭祀,他们争着要来,还很想和陛下亲近,这是为何?自古国人崇拜权力,崇拜王权,只要王上不是找他们讲政事,他们都乐于前来,既然诸侯都想和当朝王上接触亲近,那么,只要陛下放下身段,搞个王宴招待他们,并出席和他们亲近亲近,他们就会很有荣耀感,就会和陛下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也有利于朝廷和诸侯邦国的矛盾的加剧,要缓解和邦国之间的紧张局势,看来不得不靠旨酒和龠(yue)舞了。”<
湦王大喜道:“爱妃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只要不谈政事,只要朕接见他们,王宴招待他们,王乐让他们同享,这些邦国国君,个个都会前来参加王上的招待会,他们认为很有面子,也会说朕亲和九族,这是好事,这是拉近朕和诸侯之间的关系纽带,朕只要每年举行一次这样的酒宴音乐会,他们就很开心了,妙妙。”<
湦王大加赞赏褒姒的谏言,令群臣立即筹备举行王宴招待酒会,演奏流行的王乐龠舞《桑扈》,诸侯和乐《鸳鸯》。<
酒会上,王乐乐起,《桑扈》和乐,唱和大意是说:“诸侯群臣喜洋洋,王上是万国的坚实屏障,是屏障,是栋梁,诸侯立他做榜样,又随和,又谨慎,受到的福气真不浅。牛角杯真是好看啊,旨酒真是柔和啊,与他交往一点也不傲慢,亲和感染力传遍万邦,万般幸福会聚一堂。”<
《桑扈》,桑者,衣服之源,弓箭之材,士者见到桑树要行礼,表示对桑树的谢恩。所以王乐取名《桑扈》。<
湦王亲自出席王宴,亲和九族邦君,群臣得到礼遇,都很开心,湦王八年,湦王和诸侯君之间的尖锐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
这个功劳记在褒姒的头上,湦王更加宠幸褒姒了,湦王认为,褒姒不但漂亮美丽动人,还很有大智慧,不是个花瓶。<
这也是后世之人指责褒姒败国的一大罪责,说湦王好酒行乐歌舞的根源。<
褒姒开始显露自己学了四年本科毕业的儒教文化专业,时不时的谏言朝政,每每谏言,收到的效果都很显著。<
一日,褒姒在鱼水之欢之后,于床头又进言说:“陛下,你看,天下百姓,包括士子大夫的老婆小女的衣服,都是一个规格颜色,这太单调了,虽然儒人讲究礼制,可是臣妾怎么觉得太无趣了呢,天下各个阶级都是各个阶层一个颜色,何苦这么统治呢,难道放开天下人民的穿戴,就会不好吗?就会翻天?”<
湦王想了想说道:“长者衣服不二,表明他的身份的严肃性,从容有长,表明贵贱,则是民德归一,如果全面放开,人们会说衣服无常,世道无常,哪些保守派的大夫士子,脑子里不知怎么想的,见到美女走不动路,可是还要讲常服,里外不一也。”<
“陛下,那就在王城新建之后,衣服首饰就和新都一起开放吧,做一下试点,也能衬托出王城的新气象。”褒姒说道。<
湦王默许王城衣着不再是个单调的几个老土颜色。<
顿时间,王城时装盛行,五颜六色的华丽衣服,让人眼花潦乱,尤其是太师尹和吉家的公主公子家奴们个个光彩夺目,回头率达到百分百,天下闻名。这也让天下各地追求新兴事物的激进分子,个个都想着京城的美女,人靠衣装,一点不假,有诗为证:《都人士》。<
正坤说,描写都市人的大意是:<
那些京都的人,<
裘皮的袍子黑黝黑。<
他们的容貌依然俊美没有变,<
说出来的话,<
句句出口成章像文章。<
往归于周都镐京,<
这是万民们的希望。<
p<
那些京都人<
戴着礼帽和青布冠。<
那些大户人家的女郎,<
头发密密直直。<
我见不到啊,<
我的心里就会梦想得发痒。<
p<
那些京都人,<
耳坠都是宝石。<
哪些大户人家的女郎,<
说她们姓尹姓吉。<
我见不到啊,<
我心里就会闷得慌。<
p<
那些京都人,<
垂下的带子好像飘绸。<
哪些大夫人家的女郎,<
卷起来的头发好像马尾巴,<
我见不到啊,<
我就急着走一趟。<
p<
不是她要垂下它,<
带子本来就是飘逸的彩绸。<
不是她们要卷起它,<
而是头发自己在飞扬。<
我见不到啊,<
我的心怎会不惆怅?<
p<
又如运国大夫在《大东》诗中描写说:<
东方邻邦的子弟,劳苦无人慰问。<
西方的子弟,衣服鲜亮可照人。<
船民的子弟,身穿熊皮又穿裘。<
私人的子弟,百劳无人问津。<
p<
这充分说明新建的都城镐京的繁荣昌盛的同时,也有褒姒衣服穿戴的革典,褒姒从儒人的保守恋旧派中脱离出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褒姒虽然学习儒教的儒学,但没有完全遵守儒教的周礼礼制,就如妲己当年一样,对女人人性的解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湦王八年,湦王从向邑迁回镐京。<
镐京终南山尹氏家族和吉姓家族,以及各大大户人家开始拥护褒姒的变革,让人民爱美,追求美的原动力释放出来,褒姒得到中产阶级,贵族阶级的年轻一代子弟的拥护和追捧。<
这也成为后世保守派人士对褒姒的指责的另一个祸害西周王朝的一个衣着礼制的革典。<
王后申哭了,她失去了未来世界的主导未来地位的生力军,仅仅乘下以毛公为代表的老一辈保守阶级的拥护。<
两个派别已经形成,一个是新生力量,一个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旧势力。<
褒姒通过这个新新人类的新潮衣着革典,彻底成功的打败王后申的王后地位。<
王后申感到遗憾和痛苦,可是无能为力,因为她已经被湦王彻底冷淡,这是王后被废的前兆。<
王后申病了,病的很重,在病中,作诗一首《白华》以表心迹。<
p<
草开百花呀,<
白茅绳捆着它,<
之子去远方,<
叫人多么的孤单啊。<
p<
天上白云悠悠飘,<
地上管茅受露润,<
老天降下了灾祸,<
之子不爱我。<
p<
浇池水呀向北流,<
浇灌稻田增收成,<
含泪高歌我伤心,<
想念我的心上人。<
p<
那些桑树枝丫是好柴,<
我烧行灶来烘烤,<
唯独我的心上人,<
让我心里真烦恼。<
p<
宫廷里面大钟响,<
钟声悠悠传出宫,<
想你想的好心烦,<
你却对我好疏远。<
p<
秃鹫在那鱼粱上,<
白鹤在那树林里,<
想起我的心上人,<
让我心里好烦恼。<
p<
鸳鸯双双在鱼粱,<
觜儿插进左翅膀,<
可恨之子没良心,<
三心二意弃旧人。<
p<
地上扁平垫脚石,<
常踩石头贱,<
恨哪之子疏远不顾我,<
使我忧愁把病染。<
p<
王后申真的病了,病的很厉害,躺在床上起不来,太子宜臼前来王后宮请安。<
“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身体好一点没有?”宜臼叩拜在床边低声说道。<
王后申有气无力的说:“母后的病,一时半会不会好,心病还须心药医,可是心药已经远去,何处去采?”<
宜臼说道:“母后不要多心,父王不会不顾母后的,我这就去求见父王。”<
王后申说道:“你的父王已经被那狐狸精迷住了,没得商量了,你还是找外公前去讨个说法吧,迟了,我这王后,你这太子,可能就不保了。”<
宜臼回道:“母后,这样会不会导至事态的激化,让父王更加下定决心废后的进程,父王一向不喜欢被人威慑和指责。”<
王后申叹气道:“这次你就听母后的话,既然事情迟早要来临,所以也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母后可以废除,你的太子位置不能废,你是长子,世袭王位,这是王朝礼制,只要按照王朝礼制,天下诸侯就会拥戴你为储君,你的外公就有理由干涉,你的未来,全仗申国了,你还是赶快去吧,迟了,后果无法想象。”<
宜臼说:“既然这样,哪儿臣现在就动身前往申国去见外公,让外公切线内乱。”<
王后申说道:“切线是不太可能的,王后宮的五位寺人,还是不是哀家的人,哀家还是很担心,朝野上下,三分之二的大臣、诸侯君,都心向褒姒,褒姒两大建议让诸侯君得到虚荣心,让大臣的子弟的衣着得到享受,贵族的美丽和豪气都表表现出来了,两大主流人群,夺去了母后按照礼制旧制度下的传统意识的地位,新人代替旧人,也许是以后社会的常态,你要立足于不败之地,太子,你也要改变,你的心肠也要变得坚韧如石,不然,你就会被淘汰,甚至还有灭顶之灾,你要为母后争气,母后的身家性命,也都系在你的身上了,你一定要依靠申国保住太子之位,成为后继王者。”<
宜臼应道:“儿臣铭记母后教诲,儿臣现在就去申国,面见外公,商议大事,儿臣告退,母后保重身体。”<
宜臼退出王后宮,正好遇见寺人巷伯孟子,孟子施礼说道:“小人见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宜臼没有好气的说:“巷伯,几年前你说姬服还在襁褓之中,没有什么大碍,五年过去了,问题出来了,你有何话要说?”<
巷伯说道:“太子殿下,小臣是王后宮的人,死是王后宮的鬼,绝不会变节。”<
太子宜臼说道:“你的一句话,让本殿下错过了时机,现在褒妃宫羽毛丰满,势力倾野,奈何其难?”<
巷伯说道:“小臣只知道忠心耿耿的侍候主子,不懂得权争,何况小臣官微人轻,言不足到,哪能担当大任,还望太子殿下明鉴。”<
宜臼说道:“也罢也罢,好好管好你的手下五名寺人,还有哪些爱多嘴多舌的阉人,以及侍人奴婢。”<
巷伯孟子应道:“诺。”<
太子宜臼匆匆忙忙的向南方申国而去。<
太子到了南方牧南申国都谢城,外公南申伯出来迎接,到了大殿,太子宜臼说要到后宫密室相议。<
南申伯会意,两人来到密室,太子宜臼下跪说道:“外公,救我,母后深处后宫,险象环生,随时有生命危险。”说完,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南申伯说道:“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何为大哭,不为君子所为,快快起来说话,一切由外公做主,那个敢动我女儿一根头发,动你一个手指,老夫就让他地塌土平,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处。”<
太子宜臼站起,双方入座,太子将母后说话的意思,重复告诉外公,南申伯再次表示,如果湦王胆敢废后,废立太子,他将率诸侯之师讨伐不义,还王朝礼制一个公正。<
两人密谋一天一夜,之后,太子宜臼打着哈欠离开了南申国,他要回去向母后复命。<
宜臼犯了一个朝廷大忌,就是外臣不得勾结内臣,尤其是太子不得与诸侯邦国串联,即使是外公之邦,也不例外,这个让褒姒将太子宜臼的罪名坐实,内外勾结,有所图谋,图谋不轨,等等相关词语全部用上,床头边,湦王哼哈之后,也是有所想法,于是召来寺人巷伯,问个相关动向。<
巷伯孟子一问三不知,湦王也没说什么,让其回去,不到一个月,巷伯被莫名其妙的拿下关进大牢中,等待审讯。<
造谣生事的谗言小人,孟子一点也不知道是谁,说他内外勾结,明知不报,王后宮寺人首领犯了大忌,处以宫刑。<
宫刑,就是阉割,巷伯被执行宫刑,成为一名阉人,发配千亩之北的杨园为奴。<
这是废除王后申的第一个信号,王后宮的五个寺人全部被换掉,新的寺人全天候的监管王后宮,任何人出入王后宮都必须得到湦王的亲自容许,包括太子宜臼和国丈南申伯。<
接下来,事态更加严峻,太子宜臼被监管,太子出入任何地方,都要得到湦王容许之后,方可成行。这一下太子宜臼急了。人急就会出事,情急之下,大脑就会出现混乱,那根神经一旦搭错,后果不堪想象,太子宜臼的脑袋瓜子一时糊涂,冒出要在太子被废之前弑父篡位的想法,然而自己没有兵权,也无家奴,只有外公南申伯是个靠山,除此之外,还有皇父毛公瘖可以依靠,可是现在被控,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就连太zigong的下人,都被换了,都是新人新面孔。<
世上绝无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子想要逃出宫去,被侍女甲看在眼里,于是暗地里收买身边侍人,又用色相勾引门外看守首领,这一夜,正当侍女和看守首领厮混之际,夜幕中,太子宜臼逃出宫中,向南申谢邑奔去。<
第二天早上,湦王得知太子宜臼出奔南申,于是下王诏,废了太子宜臼,第三日,又下王诏废除王后申。第五天,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之子姬服为太子。<
这下搞大了,湦王犯了天下王者之大不韦,两百七十多年间,十二代西周王,第一个废立王后,同时废立太子,这可是周王朝的天大之事,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周王朝的天要塌了。<
大史伯阳甫幸灾乐祸的暗笑:“祸成矣。”<
这是湦王八年,公元前776年,此时,朝廷顿时分成三派,一派保守派,以毛公瘖、南申伯、缯侯、西戎、周、召、刘、单、鲁、祭、凡、许,为代表的朝廷诸侯君,力挺礼制,要求湦王收回王诏,收回成命,继续立太子宜臼,按照王朝礼制,嫡长子世袭制度,大宗祭祀先祖为准则,继续立申氏为王后,避嫌南申方伯起义动乱,祸害王朝两百多年的基业。<
一派以太师尹、吉父、太宰虢石父、司徒郑、褒侯、以及新兴势力等当权派,同意點出王后申,废黜太子宜臼,新立褒姒为后,新立刚刚六岁的姬服为太子。<
还有一派,就是和稀泥的明哲保身的中立派。<
暗中还有一派,就是二王子姬余的余党一派。<
春播季节,湦王第三次来到南山之田,这里有公田,也有大夫的私田,称为甫田、南田、大田,在这里祈田祭谷神,可以公私兼顾。<
祭祀的场景就不必说了,和前面所说的祭祀流程相差无几,关键是大夫、贵族、百姓的心里得到平衡和慰藉,这才是祭祀的本质和用心,这也是大司徒郑桓公搞得心里疗法,医民医心,效果很是显著。<
受到司徒郑桓公的启迪,宠妃褒姒建议说:“陛下,你看那帮大臣,你让他们前来述职朝见,他们就是抵制不来,你看一搞祭祀,他们争着要来,还很想和陛下亲近,这是为何?自古国人崇拜权力,崇拜王权,只要王上不是找他们讲政事,他们都乐于前来,既然诸侯都想和当朝王上接触亲近,那么,只要陛下放下身段,搞个王宴招待他们,并出席和他们亲近亲近,他们就会很有荣耀感,就会和陛下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也有利于朝廷和诸侯邦国的矛盾的加剧,要缓解和邦国之间的紧张局势,看来不得不靠旨酒和龠(yue)舞了。”<
湦王大喜道:“爱妃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只要不谈政事,只要朕接见他们,王宴招待他们,王乐让他们同享,这些邦国国君,个个都会前来参加王上的招待会,他们认为很有面子,也会说朕亲和九族,这是好事,这是拉近朕和诸侯之间的关系纽带,朕只要每年举行一次这样的酒宴音乐会,他们就很开心了,妙妙。”<
湦王大加赞赏褒姒的谏言,令群臣立即筹备举行王宴招待酒会,演奏流行的王乐龠舞《桑扈》,诸侯和乐《鸳鸯》。<
酒会上,王乐乐起,《桑扈》和乐,唱和大意是说:“诸侯群臣喜洋洋,王上是万国的坚实屏障,是屏障,是栋梁,诸侯立他做榜样,又随和,又谨慎,受到的福气真不浅。牛角杯真是好看啊,旨酒真是柔和啊,与他交往一点也不傲慢,亲和感染力传遍万邦,万般幸福会聚一堂。”<
《桑扈》,桑者,衣服之源,弓箭之材,士者见到桑树要行礼,表示对桑树的谢恩。所以王乐取名《桑扈》。<
湦王亲自出席王宴,亲和九族邦君,群臣得到礼遇,都很开心,湦王八年,湦王和诸侯君之间的尖锐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
这个功劳记在褒姒的头上,湦王更加宠幸褒姒了,湦王认为,褒姒不但漂亮美丽动人,还很有大智慧,不是个花瓶。<
这也是后世之人指责褒姒败国的一大罪责,说湦王好酒行乐歌舞的根源。<
褒姒开始显露自己学了四年本科毕业的儒教文化专业,时不时的谏言朝政,每每谏言,收到的效果都很显著。<
一日,褒姒在鱼水之欢之后,于床头又进言说:“陛下,你看,天下百姓,包括士子大夫的老婆小女的衣服,都是一个规格颜色,这太单调了,虽然儒人讲究礼制,可是臣妾怎么觉得太无趣了呢,天下各个阶级都是各个阶层一个颜色,何苦这么统治呢,难道放开天下人民的穿戴,就会不好吗?就会翻天?”<
湦王想了想说道:“长者衣服不二,表明他的身份的严肃性,从容有长,表明贵贱,则是民德归一,如果全面放开,人们会说衣服无常,世道无常,哪些保守派的大夫士子,脑子里不知怎么想的,见到美女走不动路,可是还要讲常服,里外不一也。”<
“陛下,那就在王城新建之后,衣服首饰就和新都一起开放吧,做一下试点,也能衬托出王城的新气象。”褒姒说道。<
湦王默许王城衣着不再是个单调的几个老土颜色。<
顿时间,王城时装盛行,五颜六色的华丽衣服,让人眼花潦乱,尤其是太师尹和吉家的公主公子家奴们个个光彩夺目,回头率达到百分百,天下闻名。这也让天下各地追求新兴事物的激进分子,个个都想着京城的美女,人靠衣装,一点不假,有诗为证:《都人士》。<
正坤说,描写都市人的大意是:<
那些京都的人,<
裘皮的袍子黑黝黑。<
他们的容貌依然俊美没有变,<
说出来的话,<
句句出口成章像文章。<
往归于周都镐京,<
这是万民们的希望。<
p<
那些京都人<
戴着礼帽和青布冠。<
那些大户人家的女郎,<
头发密密直直。<
我见不到啊,<
我的心里就会梦想得发痒。<
p<
那些京都人,<
耳坠都是宝石。<
哪些大户人家的女郎,<
说她们姓尹姓吉。<
我见不到啊,<
我心里就会闷得慌。<
p<
那些京都人,<
垂下的带子好像飘绸。<
哪些大夫人家的女郎,<
卷起来的头发好像马尾巴,<
我见不到啊,<
我就急着走一趟。<
p<
不是她要垂下它,<
带子本来就是飘逸的彩绸。<
不是她们要卷起它,<
而是头发自己在飞扬。<
我见不到啊,<
我的心怎会不惆怅?<
p<
又如运国大夫在《大东》诗中描写说:<
东方邻邦的子弟,劳苦无人慰问。<
西方的子弟,衣服鲜亮可照人。<
船民的子弟,身穿熊皮又穿裘。<
私人的子弟,百劳无人问津。<
p<
这充分说明新建的都城镐京的繁荣昌盛的同时,也有褒姒衣服穿戴的革典,褒姒从儒人的保守恋旧派中脱离出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褒姒虽然学习儒教的儒学,但没有完全遵守儒教的周礼礼制,就如妲己当年一样,对女人人性的解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湦王八年,湦王从向邑迁回镐京。<
镐京终南山尹氏家族和吉姓家族,以及各大大户人家开始拥护褒姒的变革,让人民爱美,追求美的原动力释放出来,褒姒得到中产阶级,贵族阶级的年轻一代子弟的拥护和追捧。<
这也成为后世保守派人士对褒姒的指责的另一个祸害西周王朝的一个衣着礼制的革典。<
王后申哭了,她失去了未来世界的主导未来地位的生力军,仅仅乘下以毛公为代表的老一辈保守阶级的拥护。<
两个派别已经形成,一个是新生力量,一个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旧势力。<
褒姒通过这个新新人类的新潮衣着革典,彻底成功的打败王后申的王后地位。<
王后申感到遗憾和痛苦,可是无能为力,因为她已经被湦王彻底冷淡,这是王后被废的前兆。<
王后申病了,病的很重,在病中,作诗一首《白华》以表心迹。<
p<
草开百花呀,<
白茅绳捆着它,<
之子去远方,<
叫人多么的孤单啊。<
p<
天上白云悠悠飘,<
地上管茅受露润,<
老天降下了灾祸,<
之子不爱我。<
p<
浇池水呀向北流,<
浇灌稻田增收成,<
含泪高歌我伤心,<
想念我的心上人。<
p<
那些桑树枝丫是好柴,<
我烧行灶来烘烤,<
唯独我的心上人,<
让我心里真烦恼。<
p<
宫廷里面大钟响,<
钟声悠悠传出宫,<
想你想的好心烦,<
你却对我好疏远。<
p<
秃鹫在那鱼粱上,<
白鹤在那树林里,<
想起我的心上人,<
让我心里好烦恼。<
p<
鸳鸯双双在鱼粱,<
觜儿插进左翅膀,<
可恨之子没良心,<
三心二意弃旧人。<
p<
地上扁平垫脚石,<
常踩石头贱,<
恨哪之子疏远不顾我,<
使我忧愁把病染。<
p<
王后申真的病了,病的很厉害,躺在床上起不来,太子宜臼前来王后宮请安。<
“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身体好一点没有?”宜臼叩拜在床边低声说道。<
王后申有气无力的说:“母后的病,一时半会不会好,心病还须心药医,可是心药已经远去,何处去采?”<
宜臼说道:“母后不要多心,父王不会不顾母后的,我这就去求见父王。”<
王后申说道:“你的父王已经被那狐狸精迷住了,没得商量了,你还是找外公前去讨个说法吧,迟了,我这王后,你这太子,可能就不保了。”<
宜臼回道:“母后,这样会不会导至事态的激化,让父王更加下定决心废后的进程,父王一向不喜欢被人威慑和指责。”<
王后申叹气道:“这次你就听母后的话,既然事情迟早要来临,所以也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母后可以废除,你的太子位置不能废,你是长子,世袭王位,这是王朝礼制,只要按照王朝礼制,天下诸侯就会拥戴你为储君,你的外公就有理由干涉,你的未来,全仗申国了,你还是赶快去吧,迟了,后果无法想象。”<
宜臼说:“既然这样,哪儿臣现在就动身前往申国去见外公,让外公切线内乱。”<
王后申说道:“切线是不太可能的,王后宮的五位寺人,还是不是哀家的人,哀家还是很担心,朝野上下,三分之二的大臣、诸侯君,都心向褒姒,褒姒两大建议让诸侯君得到虚荣心,让大臣的子弟的衣着得到享受,贵族的美丽和豪气都表表现出来了,两大主流人群,夺去了母后按照礼制旧制度下的传统意识的地位,新人代替旧人,也许是以后社会的常态,你要立足于不败之地,太子,你也要改变,你的心肠也要变得坚韧如石,不然,你就会被淘汰,甚至还有灭顶之灾,你要为母后争气,母后的身家性命,也都系在你的身上了,你一定要依靠申国保住太子之位,成为后继王者。”<
宜臼应道:“儿臣铭记母后教诲,儿臣现在就去申国,面见外公,商议大事,儿臣告退,母后保重身体。”<
宜臼退出王后宮,正好遇见寺人巷伯孟子,孟子施礼说道:“小人见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宜臼没有好气的说:“巷伯,几年前你说姬服还在襁褓之中,没有什么大碍,五年过去了,问题出来了,你有何话要说?”<
巷伯说道:“太子殿下,小臣是王后宮的人,死是王后宮的鬼,绝不会变节。”<
太子宜臼说道:“你的一句话,让本殿下错过了时机,现在褒妃宫羽毛丰满,势力倾野,奈何其难?”<
巷伯说道:“小臣只知道忠心耿耿的侍候主子,不懂得权争,何况小臣官微人轻,言不足到,哪能担当大任,还望太子殿下明鉴。”<
宜臼说道:“也罢也罢,好好管好你的手下五名寺人,还有哪些爱多嘴多舌的阉人,以及侍人奴婢。”<
巷伯孟子应道:“诺。”<
太子宜臼匆匆忙忙的向南方申国而去。<
太子到了南方牧南申国都谢城,外公南申伯出来迎接,到了大殿,太子宜臼说要到后宫密室相议。<
南申伯会意,两人来到密室,太子宜臼下跪说道:“外公,救我,母后深处后宫,险象环生,随时有生命危险。”说完,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南申伯说道:“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何为大哭,不为君子所为,快快起来说话,一切由外公做主,那个敢动我女儿一根头发,动你一个手指,老夫就让他地塌土平,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处。”<
太子宜臼站起,双方入座,太子将母后说话的意思,重复告诉外公,南申伯再次表示,如果湦王胆敢废后,废立太子,他将率诸侯之师讨伐不义,还王朝礼制一个公正。<
两人密谋一天一夜,之后,太子宜臼打着哈欠离开了南申国,他要回去向母后复命。<
宜臼犯了一个朝廷大忌,就是外臣不得勾结内臣,尤其是太子不得与诸侯邦国串联,即使是外公之邦,也不例外,这个让褒姒将太子宜臼的罪名坐实,内外勾结,有所图谋,图谋不轨,等等相关词语全部用上,床头边,湦王哼哈之后,也是有所想法,于是召来寺人巷伯,问个相关动向。<
巷伯孟子一问三不知,湦王也没说什么,让其回去,不到一个月,巷伯被莫名其妙的拿下关进大牢中,等待审讯。<
造谣生事的谗言小人,孟子一点也不知道是谁,说他内外勾结,明知不报,王后宮寺人首领犯了大忌,处以宫刑。<
宫刑,就是阉割,巷伯被执行宫刑,成为一名阉人,发配千亩之北的杨园为奴。<
这是废除王后申的第一个信号,王后宮的五个寺人全部被换掉,新的寺人全天候的监管王后宮,任何人出入王后宮都必须得到湦王的亲自容许,包括太子宜臼和国丈南申伯。<
接下来,事态更加严峻,太子宜臼被监管,太子出入任何地方,都要得到湦王容许之后,方可成行。这一下太子宜臼急了。人急就会出事,情急之下,大脑就会出现混乱,那根神经一旦搭错,后果不堪想象,太子宜臼的脑袋瓜子一时糊涂,冒出要在太子被废之前弑父篡位的想法,然而自己没有兵权,也无家奴,只有外公南申伯是个靠山,除此之外,还有皇父毛公瘖可以依靠,可是现在被控,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就连太zigong的下人,都被换了,都是新人新面孔。<
世上绝无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子想要逃出宫去,被侍女甲看在眼里,于是暗地里收买身边侍人,又用色相勾引门外看守首领,这一夜,正当侍女和看守首领厮混之际,夜幕中,太子宜臼逃出宫中,向南申谢邑奔去。<
第二天早上,湦王得知太子宜臼出奔南申,于是下王诏,废了太子宜臼,第三日,又下王诏废除王后申。第五天,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之子姬服为太子。<
这下搞大了,湦王犯了天下王者之大不韦,两百七十多年间,十二代西周王,第一个废立王后,同时废立太子,这可是周王朝的天大之事,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周王朝的天要塌了。<
大史伯阳甫幸灾乐祸的暗笑:“祸成矣。”<
这是湦王八年,公元前776年,此时,朝廷顿时分成三派,一派保守派,以毛公瘖、南申伯、缯侯、西戎、周、召、刘、单、鲁、祭、凡、许,为代表的朝廷诸侯君,力挺礼制,要求湦王收回王诏,收回成命,继续立太子宜臼,按照王朝礼制,嫡长子世袭制度,大宗祭祀先祖为准则,继续立申氏为王后,避嫌南申方伯起义动乱,祸害王朝两百多年的基业。<
一派以太师尹、吉父、太宰虢石父、司徒郑、褒侯、以及新兴势力等当权派,同意點出王后申,废黜太子宜臼,新立褒姒为后,新立刚刚六岁的姬服为太子。<
还有一派,就是和稀泥的明哲保身的中立派。<
暗中还有一派,就是二王子姬余的余党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