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强国之梦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又是一年

第二十三章 又是一年

      整个1906年在一片熙熙攘攘当中渐渐走到了尽头。此时周泽端的大工程当中码头地基刚刚打好,但是因为工人们要回家过年,所以暂时得停工个半个月,不过在材料已经备齐的情况下,相信明年一开工之后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完工,毕竟这里建设的又不是什么太过现代化的大码头。

      不过发电厂的建设就没那么顺利了,因为威廉姆斯没有进行过这种发电厂的建设的缘故,所以后来周泽端还带着他到香港去专门考察了一家发电厂才得出了发电厂的建筑图纸,所以在发电厂的设备运到钦州之后,周泽端的发电厂才把地基打好,而等厂房结构构建完毕再把设备安装好开始发电,估计得到明年三四月份去了。

      不过其他方面进行的倒是非常顺利,团练营方面因为土匪一时之间没有轻举妄动,所以得到了宝贵的训练时间,经过又一个月的训练,这些新兵们开始渐渐除去自己身上的稚嫩气息,不仅军事技能上面突飞猛进,就连文化知识上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批士兵们至少都认识了五十个到几百个不等的常用字,要是再给他们半年的训练时间的话,周泽端自信自己这只军队可以成为中华大地上第一只完全摆脱了文盲的军队。

      而二叔周邦云那边一支6000多人的新式军队也在渐渐成型,在周泽端的帮助下,这只军队的训练也是完全按照跟团练营差不多的方式训练的,而且在武器装备上也是跟团练营看齐,只不过炮兵因为需要周泽端亲自训练的缘故暂时还没有,机枪的比例也是比团练营少一些,最重要的还是合格的军官极其紧缺,现在的训练还都是那20来个被周泽端训练过半年的士兵来担当。

      不过这些随着机械厂的发展会得到有效的缓解,现在的机械厂子弹生产已经非常熟练了,周泽端购买的那条日产2000发的子弹生产线现在每天都是在全速运转,周泽端正准备年后组织厂里的工人们对这条生产线进行仿制,毕竟现在子弹制造的难题之一就是弹壳的成型,但是这个难题在拥有机械冲压能力的南海机械厂面前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有一点麻烦的就是要加大子弹的产量的话,火药这些原材料的消耗也会大大增加,周泽端正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先弄一个小型的火药厂出来,免得过几年欧洲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时候自己抱着银子都找不到地方买这些东西。

      而除了子弹的生产之外,南海厂已经在私下里成功试制了一柄毛瑟98式步枪。现在的南海厂私底下悄悄成立了一个军工部门,跟之前到位的那条子弹生产线一起窝在南海厂最偏僻的一个小角落里面,而且这里的门口一直都有周泽端安排的哨兵守卫存在。经过周泽端的一番努力,现在的军工部门每个月可以生产上百支步枪,虽然达不到大规模生产,但是这种小批量生产的步枪在精度上比生产线的产品要高上不少,在检测了一批产品的射击性能之后,周泽端干脆让自己的团练营全面换装这种小批量生产的步枪,至于换下来的则是送到南宁给周邦云那边给新兵使用。

      不过周泽端并不甘心一直这样小规模生产,毕竟以后部队要扩大,每年需要的枪支数量肯定是数以万计的,这一点小产量说不定还不如以后军队每天训练所损耗的数量。但是步枪生产线这种东西目标太大,自己购买起来很不方便,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团练使,而不是袁大头那样的封疆大吏。而且周泽端这边也没有任何接触过步枪生产线的人存在,所以自己仿制的话也根本找不到仿制的方向,所以周泽端在这方面暂时有些苦恼。

      当然除了步枪之外,机枪和山炮的仿制周泽端也一直没有放弃,为了仿制这些重型武器,周泽端甚至忍痛拿出一架价值几千两白银的火炮送到军工车间,给那些大师傅们拆卸掉,要知道这个年代大炮可是真正的战争神器,每一门都是极其珍贵的存在。不过为了以后有更多的武器可以使用,周泽端也不得不暂时接受这样的损失。

      不过机枪和大炮不像步枪那样简单,它们的零件更为复杂,很多零件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所以一时之间厂里的工人们仿制的进度进程也颇为曲折。机枪仿制最为困难的就是撞针问题。别看只是一枚小小的撞针,但是机枪每分钟都要发射几百发,也就是撞针每分钟都要工作几百次,一个小时下来就是几千上万次的撞击。

      现在的南海机械厂所制造的撞针可以承受几万次的撞击,但是几万次的撞击对于步枪来说可能足够了,对于机枪来说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总不能让一挺机枪没作战几个小时就要拆卸开来换一次撞针吧。

      这些困难说白了还是冶金方面的问题,现在南海厂下面的钢铁厂只有一座炼钢炉,而且只能炼制一些普通的钢材,对于要求更高的特殊钢材现在的钢铁厂并没有办法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泽端不得不把家里今年的利润预留一部分下来给明年扩充钢铁厂做准备。周泽端打算自己做一个小型炼钢炉出来,主要炼制一些高强度合金之类的特殊金属,同时还要从国外进口两套普通炼钢设备,扩充自己炼钢厂的产能。

      不过到时候炼钢厂一扩大了,再跟机械厂搅在一起就有些不方便管理了,但是如果分成两个厂子的话自己的管理人才有不足够,现在的工厂里面基本都是依靠自己家里原本那些管事的充当管理层,但是这些管事接受的都是一些旧式教育,管理起现代化的厂子有些人因为天赋的缘故上手很快,但是有些人则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缘故啊,想到这些,周泽端不由得看了看自己的金手指教育系统,要是这系统能够直接兑换出可用的人才多好啊,可惜这只是一个教育辅助系统,而不是那种可以无中生有创造人类的系统。不过这一看之下,好像自己的贡献值又可以兑换一些东西了。

      放眼望去,此时出现在周泽端眼前的可兑换知识除了常规的教学方面基础知识,还有一些农业相关的基础技术,以及一些化工方面的技术。当然还有其他方向的,但是这些知识当中对周泽端来说现在最需要的还是农业和化工方面的。

      农业方面是周泽端前几天下到乡里去视察自己的养殖场的时候,发现周围几个村子的风貌已经有了一些改善,毕竟三个月一次售出一些rou鸡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了,有了收入这些人自然更愿意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现在看过去这些村子虽然房子还是那样,但是村民们不管是精神面貌还是穿着外表上都比以前有了一个巨大的提高。

      虽然这些村民气色不错,但是周泽端也注意到现在乡下的大部分人还是非常贫穷的。尤其是这几年随着时局逐渐崩坏,农产品产量逐渐降低,周泽端前几天在吃完饭的时候挺老太爷无意当中谈起今年的粮价好像又涨了不少,一旁的几个丫头听说之后更是连连附和,然后巴拉巴拉的在那里盘算着什么什么又跟着涨了多少多少。

      当时听的时候还没怎么在意,但是在走到乡下之后才发现现在的乡下绝大部分农民都过的非常辛苦。一方面因为时局的问题种田也是提心吊胆的,好不容易等到丰收了之后还要被地主收取大部分的收获。这个年代地主当中收租普遍在6成左右,能够只收5成左右在佃户们心目中已经算是大善人了,而周家在周泽端渐渐主事之后开始把地租从之前的5成慢慢下降到4成,而周老太爷这几年发现租地的收入跟自家几个厂子的收入相比不值一提之后,也就再也没有管过这些事情了。

      虽然周家地租降低了,但是周家的地在整个钦州府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更不要说广袤的中华大地之上了。在其他地方,农民们还是得承受着地主在6成甚至7成左右的盘剥,他们每年辛苦的劳动成果自己只能得到一小半,大部分被地主们拿走了。虽然说这些地主们也投入了土地,但是在周泽端看来土地的重要性远远比不过人类,只不过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低级军官兼教育官僚,对于这种局面是有心无力。

      别说现在的周泽端了,就算是现在的两广总督如果下令让大家削减地租的话估计得到的也只是阳奉阴违的结果,要想强力推进的话说不定自己的官帽子也得丢,毕竟满清能够以少数统治多数依靠的就是数量庞大的地主阶级。而要想解决这种情况的话,至少得等周泽端全面掌握一省的军政大权之后才能强力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