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军卒遴选
就拿陈汤而言,他没考上举子之前,还不就等于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吗?但有一点却是要绝对遵守的:成为羽林军的一员,就必须是要家世清白。否则,是绝对入不了,羽林的军籍! 虽然,羽林的所有正式军卒、以及辎重兵和预备役,都是统一屯扎在大营之中,但其实各个校尉的所属,实际上都是自成体系、各自承担着明确的职司。因而,日常的军务,基本上都是,由各个校尉去自主的承担。 而张安世这位羽林军大帅,实际上就是等同于,平日代皇帝陛下管理着羽林军、遇到重大事件时,按皇帝陛下的旨意,对羽林军发布军令。 当然,由于羽林军预备役的军卒,并有没有设立单独的校尉,名义上相当于直属于羽林军大帅。因而,在一般的情况下,羽林军预备役军卒的日常训练、管理都是有中军官和军中长史来负责。 按照汉家制度,无论军中职位多高、进入屯军大营都要下马,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 孝文皇帝在位时,周亚夫出任为将军,屯军在细柳。孝文皇帝亲自前来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派使者持节纵马入营,传诏给周亚夫。由于周亚夫早有军令:营中不许纵马。周亚夫因使者持节在身不能加罪,就斩杀了使者骑乘的马匹而代;随后才传令开壁门迎接孝文皇帝下马入营。 孝文皇帝因此赞曰:“爱卿乃真将军矣!霸上、棘门诸军,有若儿戏耳!”……。 自此之后,不仅“细柳营”成为了军纪严明的强军的象征,而且还把“屯军大营中不准纵马的军规“延续至今。 后世三足鼎立之时,蜀汉大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震动宛洛”,曹魏大将徐晃通过精心的准备,一举击败了他,曹cao就曾盛赞徐晃:孤之周亚夫也! 羽林军大帅张安世刚到中军大帐,还没等屁股坐热,很快就已经有亲军侍卫,进来禀报道:“长史和中军,已经把羽林军的预备役军卒,召集完毕。恭请大帅前往!” 刚刚落座不久的张安世,又含笑瞥了一眼,许延寿和陈汤,到:“今日可真够麻利的呀!好!本帅随后就到!”说完,就大手一挥,示意了陈汤等一下,站起了魁悟的身躯、大步流星的,领头向帐外走去……。 昨日陈汤同许延寿,初步商量好的遴选标准乃是:首先由比较熟悉羽林军情况、并且本身也技艺超群的许延寿,从一众羽林军预备役军卒中,遴选出一、二千名体健、强壮的军卒,然后再采取捉对比试、胜者中选、败者淘汰的办法,初步确定出编练新军的组成军卒。 当然,经过一阶段大强度的整练之后,肯定还会有,因承受不了等各种原因,中间被淘汰、重新被遣送回羽林军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预备役的。按陈汤的估计,经过了初选和二选之后,最后能够剩下六、七百人,也就不错了!虽然数量要稍显得少了一些,但陈汤也是有些无奈: 其一,由于这些羽林军的预备役军卒,九成以上,都是家境富足的所谓良家子弟,吃苦耐劳的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要较平民子弟差上许多,淘汰率过高是不可避免的。 其二,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陈汤还不可能在初选中,就遴选出太多的数量;以便经过第二轮淘汰后,最后可以保持,在比较恰当的数量上。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作为羽林军主帅的张安世,他并不明白和了解,陈汤所要采取的,训练办法的难度和强度。即使是陈汤,向他进行详细的解说,他也未必能够理解,这些训练办法的具体效用。 因而,在选拔时,张安世也必定会要求陈汤,把初选的人员数量,大致的控制,在刘病已所下旨意的规模范围内。 另外,如果陈汤现在就告诉张安世,经过了初次的遴选后,还会要有高达五成的淘汰率?那未免有些太不顾忌,身为羽林军大帅张安世的颜面了!堂堂的大汉朝羽林预备军卒,在陈汤的眼里,竟然是这样的羸弱?让张安世的老脸,往哪儿放啊? 就是鉴于以上的原因,陈汤也只能是采取推着走的办法,秉承着先训练出来一批骨干、为未来的军中,储备一批中下级军官的原则,最后能够剩下多少,就算多少了! 陈汤等跟随着张安世,侍卫亲兵环绕他们旁边,来到了人头攒动、羽林军预备役军卒聚集的大校场。今天陈汤则是以‘考官’的身份出现的。陈汤一眼看过去,大致估计了一下:聚集在羽林军大校场中的预备役军卒,大约有四、五千人左右。 从行动和身形上来看,并未显现出老态的张安世,缓步登上了帅台,一双粗壮的手臂,高高抬起后缓缓下按、台下微显有些嘈杂的军卒们,瞬间寂静下来之后,张安世声若洪钟似地说到:“奉当今皇帝陛下的旨意:将由新任的射声副尉陈汤,从尔等预备役中,遴选出数百人,组成一旅新军、并开出长安城外,单独扎营、编练。尔等之中能被选上之人,将正式的归入羽林的军籍。随后,就将由新任射声副尉陈汤等,开始从尔等之中选拔。陈汤何在?” 听到帅台上张安世的高声传唤,陈汤连忙高声的答应着:“在!”并从帅台下面的一侧,疾步的行到帅台,正面抱拳到:“末将陈汤恭听大帅将领!” 张世安马上就传令道:“本帅宣布,军卒遴选开始!” “末将接令!”高声接令的陈汤站起身后,转身快步的来到,伫立在帅台下面一侧的许延寿附近:“大哥前去帮助遴选军卒,小弟预备书案,准备随后对中选者,予以录下姓名。” 陈汤和许延寿,两人对军卒的遴选,也就正式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