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宋天倾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波澜又起意向谁(上)

第二十六章 波澜又起意向谁(上)

    李存回到东京城里,已经是二月下旬了。

    经过半个多月时间的发酵,玉仙观文会上的那首《青玉案》已然传开,虽不至于说东京城内每一个人都能够知晓,但是那些个文人士子们,却都记住了“李存”二字。

    就连平时不大爱八卦的李林氏,也知道了自家存哥儿填了一首绝妙好词。所以,在李存回来的那个晚上,追着他问了半天,那个“灯火阑珊处”的“那人”究竟是谁家的姑娘……

    “我能给你说那是皇帝家的闺女吗?”李存心中白了好一阵眼,然后编造了一堆他自己都听着是糊弄的话,胡乱搪塞了半天,才得以从母亲的“魔爪”中逃脱出来。

    不过看着抱着媛娘的母亲那一副”你害羞,我懂得“的表情,李存不由得叹了口气,看来是白解释了。

    不过,那首《青玉案》传播带来的不仅仅是名气,还有其他的好消息。

    “未得加冠,也并非官宦出身,像李兄这般的英才,在内舍也是不多啊!”

    却是张看见李存回来,第一时间过来祝贺他升入内舍。

    “侥幸,侥幸!以张兄之才,不久也定能进得横街!”李存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是大喜。在确定张看不是在开玩笑之后,李存连忙回道。

    “哈哈,那就承李兄吉言了……”

    李存升入内舍,也是刚定下来不久的消息,故而还未有人前来报喜,所以李存才是从张看那里得知的。

    因为陛下一句称赞,国子监内的一干官员们自然不敢将李存逐落了出去,在敲诈了李清两百贯钱财之后,不仅将李存从逐落的名单上划掉,还将他列入了晋升内舍的名单之中。

    毕竟,李存如今也算得上是入得天听了……

    李清和李林氏得知自家存哥儿不但没有被太学逐落,反而更进一步升入内舍,自是大喜过望,本就丰盛晚餐因此也更甚了几分。

    因为升入内舍,李存便不再去南熏门外上学,而是出了家门,沿着御街走上一里余的路程,过龙津桥后第二个大的岔口便可以到得太学内、上两舍的所在地的横街了,比去南熏门外的辟雍要近上一半的路程。

    李存原在外舍,所熟悉的也大都是外舍同学,对于内、上两舍的生员印象大都模糊,最多是在一些文会上有过一面之缘而已。所以,李存第一日来内舍,看到一干同学,却多是陌生。

    不过并不妨事,皇宋文风浓郁,虽然自神宗变法后便将诗词从科举考试中摘除,但填词作诗,仍旧是被大多数的文人士子奉为“雅事”的。这在出身大多优渥,而又无甚前途之忧的太学里,尤为如此。

    所以,托那首《青玉案》的福,填得一首好词的李存自然是有一些市场的。故而,李存方到内舍,便有同学前来套近乎。

    “你便是那写下‘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李存了吧!”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人穿着一身浅粉色的圆领袍,腰间挂着一个大红色绣着鸳鸯的香囊,径直向李存走来,拱手微揖,一脸笑意的说道。

    “恩……”李存一脸茫然的看着眼前这个有“娘娘腔”嫌疑的“同学”,连忙还礼道。

    得到确定的消息后,那粉衣青年秀气的脸上笑容更甚,也不管李存是否同意,伸手便挽起李存的胳膊,一副两人早已熟识甚久的模样道:

    “在下尉氏陈康,字乐道,久闻李兄大名,今日可算见得真容了!”

    李存顿时便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心中不由都嘀咕着,这娘炮不会是有断袖、分桃这种癖好吧……上一世便没少听说,一些富家子弟女人玩腻了,便想试试一些更刺激的……

    这个念头刚起,李存便又不禁的打了一个冷战,有些恶寒的想要将胳膊从那陈娘娘腔的手中伸出,可不料那陈娘娘腔力道倒是不小,几番尝试都失败了,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应付道:

    “陈兄大名,在下也是久仰……

    “真的吗?想不到在下的名字也能传到李兄的耳中?太好了!”那粉衣娘娘腔闻言自是大喜,连挽着李存的手都不由得松上了一些,李存趁机想要将手臂抽回,可那陈康便又是一句:

    “李兄既然听过在下的名字,想来是读过在下的两篇中秋填词了……不知李兄觉得在下的那两首中秋词哪一首更好一些呢?”

    说罢,陈康便一脸期待的看着李存,等着李存的“点评。”

    “呃……”

    李存脸上那勉强挤出来的笑容顿时便凝固住了,连抽出了一半的手臂也停在了那里……

    这家伙除了取向不正常外,脑子也有毛病吗……难道恭维客套的话都听不出来?

    他完全是靠关系进来的吧!

    李存心头顿时如同奔过了三亿头壕猪一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陈康这么一个很有“学术性”的问题。

    幸而,又有几位同学过来打招呼,李存才得以逃脱……

    又是一番客套。

    内舍的教学和外舍差不了多少,只是外舍偶尔才有博士前来授课,而内、上两舍却全为博士授课。

    这日的上午,便是一位姓周的《易》学博士教授的课程。那周博士是仁宗年间生人,神宗年间中的进士,早就年过古稀,讲课时也是一句话颤上三遍,听得众人很是无聊。

    不过数十位内舍生员全都认真聆听着,没有人敢交头接耳。

    好不容易到得授课结束,李存收拾笔墨,准备回去,便被一人叫住。

    李存扭头看去,却是一个书童打扮的模样,只是这书童有些大了,五尺多高的身材,看起来比李存的年纪都要大些。

    太学诸生大多是官宦或者富绅子弟,自然有许多人身边配有书童。这些书童每日和其公子一同上学,除了不能到教室里听讲外,出入自是自由。

    李清曾经也给李存找了一个年岁相仿的伴当当做书童,可没半个月便被李存赶跑了。

    故而李存也不惊讶。

    “敢问公子,是月初于城南玉仙观作下那首《青玉案》的李存公子吗?”那书童很是恭敬的行礼,然后说道,比早上刚来时的那个娘炮陈康正常多了。

    “正是!”李存微微还礼,回答道。

    “李公子,在下是王府的书童,奉我家大人之命,邀请李公子于三日后至王府赴宴。”

    那书童确定眼前这人便是自己要找的李存,便从怀中掏出一张橘红色的请帖,双手恭敬的递了过去。

    李存闻言,一脸狐疑。他并不认识什么王大人,眼前这个书童也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他还是接过请帖,打开一看。

    “王介?“李存在心中默念了两遍,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可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

    “李兄!”正当李存在回想究竟在哪听到过这个王介的时候,一个带着几分妖媚的声音传来——却是那个娘娘腔陈康。

    李存当时脸色便不好了。刚刚上课之时他故意坐的离那娘娘腔远远地,本想下课便赶快离开,谁料这一耽搁那娘娘腔便又寻来了。

    那陈康从一旁走来,看到李存身前站着的大号”书童“,以及李存手中的请帖,便有些欣喜的说道:“我就知道,懋中兄也会邀请李兄的。”

    “恩?”

    见李存疑惑,那陈康自是一番解释。

    听了陈康的解释,李存便了然了。

    这王介,字懋中,原是太学上舍生,其父、叔皆为朝廷要员,知一州之务。

    而在数日前,这王介被朝廷授予官身,并给差遣知京畿路的长垣县,可谓是进入重和二年以来,学校出身者授予官职最高者。

    莫要小看这长垣知县,要知道在皇宋的行政规划中,仅县一级便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级,而新科进士中的同进士出身者也不过只是一身青袍,连知一下县都不一定能够轮的上,更何况仅次于开封、祥符二赤县的畿县长垣呢。

    仅这一项,这王懋中的仕途起点,便要比寻常进士要高出许多来。

    他可只是一个太学生啊!不知道消息传开之后,那些进士出身的,特别是去岁新进进士还未轮得差遣者,会如何哗然。

    不过李存对王介这个名字的记忆,却是源自上一世。

    上一世穿越后不久,城内便四处传言,说一位刚被授予官职的太学生,在其辞别赴任的酒宴上,被刺客刺杀……而那个被授官的太学生,似乎便是姓王。

    只是上一世消息传来之时,李存还在外舍,逐落之事尚未完全摆平,自然不会受到什么请柬,也不会对此有太多的关注。

    他之所以记得这件事,似乎此案背后牵连到了几位大人物,惹得陛下震怒,封城三日,全城追捕,才弄得人尽皆知……

    想到这里,李存便又看了一眼请帖,越发觉得记忆中的那个倒霉蛋便是这上面写着的王介——这个时间,太学出身,授官赴任的,似乎也找不到其他人了吧!

    将请帖收起,李存对那书童点头道:“请转告王知县,在下定当准时赴宴。”

    “我替我家主人先行谢过李公子了。”那书童闻言,随即揖礼谢过,然后告辞离去。

    “李兄也要去懋中兄府上赴宴,甚好不过了!在下亦要前往,届时不如同行如何?”

    就当李存要转身离去之时,一双“娇柔”的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妖媚的声音随之传来。

    李存顿时一个踉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