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红楼梦》姓戏还是姓史之谜(8)
黛玉和宝钗是书中两个重量级人物,她们就是“美人香草”的代表,与屈原笔下的“美人香草”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书中的女儿都是“美人香草”,她们共同组成了一个表演团队,承担起了表现主人公金玉品质,理想信念,坎坷人生的重任。她们从独立存在的客体,转化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从顾影自怜的小家碧玉,转化成了主人公理想追求的化身,与以往我们看到的形象完全不同。可以这样说,女儿的遭遇就是主人公的遭遇,女儿的悲剧就是主人公的悲剧,女儿的命运就是主人公的命运,女儿的归宿就是主人公的归宿。作者把自己的“一把辛酸泪”融进了女儿的眼泪中,融进了她们与邪恶势力抗争的事迹中,也融进了她们的悲剧命运中。这就是王梦阮所说的“借宾定主”法。 书中对此也多有暗示,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宝玉关于女儿的奇谈怪论。宝玉自幼行为乖张,我行我素,对女儿和男人的看法尤其令人匪夷所思。他对女儿的推崇,对男人的蔑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不可理喻的地步。然而,正是宝玉的这种“千古奇情”,让女儿具有了非同一般的特质,非同一般的属性,非同一般的寓意。我们比较熟悉的宝玉有关女儿的经典语录,有以下两则: 其一: 女儿是水做的骨rou,男人是泥做的骨rou。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其二: 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要紧!。 看到没有,在宝玉心目中,女儿的地位何等崇高,何等尊贵,何等神圣,居然连佛祖、天尊都无法与之相比。然而,他把女儿捧上天的同时,却把男人踩在了脚下,贬得一文不值。在封建的男权社会,这不是逆言,也是悖语,难怪被冠以“混世魔王”的称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能与佛祖和天尊比肩的只有孔圣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宝玉眼里,女儿的地位与圣人毫无差别。他为什么会把女儿捧到如此吓人的高度?答案就在贾雨村和冷子兴的闲谈之中。 冷子兴和贾雨村一天在郊外的一个“村肆”相遇,闲谈时,冷子兴说到了贾府,说到了宝玉颇为奇特的来历,又说到了他自幼对“脂粉钗环”的癖好,惹得其父贾政大为不满,把他视为“酒色”胚子。听闻此言,贾雨村不但不以为然,还“罕然厉色”的说道: 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爹也错以yinmo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贾雨村之所以要强调宝玉的来历,就是想说明宝玉的女儿情并非后天才有,而是与生俱来,故而打小便显露出来。这个情不单世人不能理解,就连他的父亲也不能理解,把他当作“yinmo色鬼”看待。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正如贾雨村所说,与其来历不明有关。其实,贾政对宝玉真正有所了解,还是在他考场失踪之后。当他在旅行途中,看到前来向他作揖告别的宝玉,跟随一僧一道消失在茫茫白雪世界时,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宝玉虽然生在贾府,生在自己的名下,但只是“借胎”而已。也就是说,贾府并不是他的家,他的家在青埂峰下,因为当时从他们中间传来了这样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