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暖香坞灯谜之谜(3)
第四、李绮的谜语只有一个“萤”字,谜底也是打一个字。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宝琴猜到的,她说“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琦笑道:“恰是了”。众人不解,问:“萤与花何干?”,黛玉说:“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大家听后都会心的笑了。 宝琴在说出谜底前,先提醒说“萤”字的寓意颇深,不能简单理解,以此来引起读者对这个字的关注。当她答出谜底时,黛玉又补充说“花”是从草变化而来的,特别强调了“花”的来历。黛玉所说的“草”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蒲芦”。萤火虫一般在水边草根产卵,次年蛹化成虫,而“一池青草”就是它产卵的最好地方。所以,这个谜语的意思是:“萤”由“蒲芦”演化而来,最后变成了“花”。表面上看,它是“花”,但这个“花”与其它的花不同,它不是由草木生成的,而是由“草虫”变化而来,所以它是“萤”。 这个谜语实际上有两个谜底,一个是“花”,指“萤”是草化的;另一个是“草虫”,暗示“花”的本来面目。“花”当然指的是“花袭人”,也就是世袭之人皇嗣,前面的“观音”说的就是他。这个谜语实际上是说:雍正四十后出仕,成了皇位继承者,但其本质不是一条龙,而是一条虫,由此便点明了其来历不明,得位不正的事实。 谁都看的出,“草虫”这个称谓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绝对是个贬词。其实,“草虫”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四十二回中就已经出现过,而且还是从黛玉嘴里说出来的。黛玉把“草虫”称作“母蝗虫”,以这个称呼来比喻刘姥姥。宝钗对黛玉这个比喻颇为赞赏,评价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显然,不仅宝钗赞赏,在场的所有人也都认同。 其实,把刘姥姥与“母蝗虫”画等号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林黛玉,而是作者。在黛玉之前,他已经把刘姥姥定性为“母蝗虫”,并堂而皇之的写在了四十一回的标题当中。这个标题是:“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遇劫母蝗虫”,里面的“母蝗虫”指的就是刘姥姥。“蝗虫”即“皇虫”,它是皇家的败类,是皇权面临的最大威胁。刘姥姥为什么能与“蝗虫”画等号呢?就是因为她姓“刘”。刘姥姥与贾母的对应性显而易见,贾母是祖宗,她也是祖宗,但她们属于不同的门派。贾母属于真门,她属于假门,所以林黛玉才会说:“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对于“母蝗虫”的比喻,脂批说:“触目惊心,请自思量”,说明里面大有文章,万不可轻易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