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上古秘闻
郑为听得师尊竟然将三千百与四书六经相提并论,顿时大吃一惊。
“师尊竟然看得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如此重要?”
郑为停了一下,仿佛在让自己消化师尊这番话,然后才继续说道:“弟子也曾研读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读起来比较顺畅而已。”
三字经和地球的三字经有些不一样,后世一些典故楚河做了修改,实在无法修改的,直接删除了事,反正只是启蒙读物,倒不曾想到会引起郑玄如此的重视。
郑玄深深的看了郑为一眼:“德之,你到底是窃取气运晋升的大儒,自身的历练还不够深厚。接下来的时日,为师会亲自监督你修行,牢固基础!”
郑为自是连忙谢过师尊。
“这三千百最重要的意义你并不曾看到。”
郑玄捋着长须:“你已经知道,晋升八品的关键乃是文脉的力量,那你可知文脉的力量从何而来?”
郑为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就回答说道:“要想得到文脉的力量,当然是教化万民。”
郑玄点点头:“不错,自古至今,皆是如此,孔圣有门徒三千,其他圣贤,皆广收弟子传承学问,为的便是这文脉的力量。”
郑为还是有些不解:“师尊,就算三千百能启蒙学子,但依仗三千百,遍能掌握真文圣言力量的学子怕不得几个。”
“而且学子带来文脉之力可以忽略不算,也只有儒生以上,才能凝聚文脉力量,师尊为何还如此看重三千百?”
郑玄叹了口气:“一人带来的文脉之力微不足道,那一万人,十万人,乃至百万、千万,那又如何?”
“三千百最可怕的地方,便是在于它的朗朗上口,只要是略微求道之心的孩童幼年,都能通过生硬的背诵启蒙学智,为日后的求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三字经,为师足足细读了数十遍,三字一典故,心思之巧,实在难得。若是天下学子都以三千百启蒙,那楚河便是天下师!”
郑为倒吸一口冷气:“让天下学子都以三千百启蒙,这如何可能!除非……”
郑为禁不住停顿了一下:“除非楚潜渊能夺取九州之鼎!”
“这个自然!”
说着,郑玄眼中忽然出现一丝疑惑之色:“只是为师有些奇怪,好些前朝典故,为师竟然不曾听闻,潜渊又是从何得知?”
郑为想了一下:“莫不是楚潜渊自己编造出来的?就算他真是霸王转世,但只是精于武道,文道之事应是寻常。”
郑玄摇了摇头:“你错了!此书乃是天下学子启蒙之书,潜渊岂会胡乱编造!”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大楚。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郑玄喃喃诵读了几遍,最后长叹一口气:“迄大楚!迄大楚!为师总觉得……其后还有……”
最终郑玄长叹一口气,不在说话了。
郑玄决定留在天水郡,对天水郡来说,意义之大难以言喻!
文道教化一直是天水郡的弱项。
秦州城本来就是无比落后之地,武道不显,文道更是不值一提,陈保这个五品大学士都能在秦州城横着走。
天水郡如今武道鼎盛,强者辈出,但文道教化并没有提升多少,最强的文者就是江乌村几个五品大学士了。
对普通郡县来说,有几个大学士,已经是相当难得,但对一个参与天下大势之争的势力来说,五品大学士根本上不了台面。
武者为争夺天下之器,文者则是治理天下之道,教化万民,治理地方,聚拢民心,还得靠文者出手。
天水郡缺乏文道强者,确实让许多豪门大族难以下定决心投靠天水郡,一个文道不昌的势力,是很难夺取天下的。
楚河虽然有三千百启蒙学子,但三千百说到底也只是启蒙而已,或许能培养出诸多书生儒生,单靠三千百,想培养出四品学士以上的文道强者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郑玄这样的国士来说,民众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民智开启,自然就有无数天才显露头角,再经过他的提点教导,很快就能让文道在天水郡昌盛起来。
最重要的是,民智开启,便能聚拢文脉气运,对文者的修行极为重要,在文脉气运鼎盛之地研读经典,钻研学问,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可以说,三千百绝对是郑玄决定留在天水郡的最重要原因。
有如一张白纸一样的天水郡,学子自然都会依附在他门下,成为易经一脉,使得易经大昌,所有学子都是他的门徒,给郑玄聚拢气运,对郑玄日后冲击八品境界有着极大的好处。
郑玄弟子遍天下不错,但亲传弟子并不多,更多的只是因为各种利益因素聚拢在他门下,成为他的记名弟子而已。
这些本来就有各种利益背景的记名弟子,是很难给郑玄聚拢气运。
反观天水郡一地,若是所有学子都成为郑玄弟子,再择优教导,这些亲传弟子又收取弟子,将易经发扬光大,日后若是楚河等作用天下,那郑玄便是大国之师,将诸葛亮取而代之。
楚河能短短时日,文道属性并肩七品国士,哪怕道德经和文道文心再强,但单靠这两个因素,也绝对不可能的。
楚河的文道修为之所以能和武道境界相比,最后晋升混沌六重天,与三千百在天水郡的推广,是有相当关系。
作为启蒙学子之师,数十万人研读三字经,使得楚河无时无刻都在积累着文脉之力,文道修为提升速度极为迅猛。
郑玄决定留在天水郡,尽管是出于私心,但对楚河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惊喜,也有着无可估计的意义。
是人就有私心,哪怕是诸葛亮这等活着的圣贤,都在设法恢复汉朝荣光,以得到无比庞大的九州气运冲击九品极境,楚河不管郑玄留下来的动机如何,只要他能给他的造反大业添砖加瓦便行。
“师尊竟然看得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如此重要?”
郑为停了一下,仿佛在让自己消化师尊这番话,然后才继续说道:“弟子也曾研读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读起来比较顺畅而已。”
三字经和地球的三字经有些不一样,后世一些典故楚河做了修改,实在无法修改的,直接删除了事,反正只是启蒙读物,倒不曾想到会引起郑玄如此的重视。
郑玄深深的看了郑为一眼:“德之,你到底是窃取气运晋升的大儒,自身的历练还不够深厚。接下来的时日,为师会亲自监督你修行,牢固基础!”
郑为自是连忙谢过师尊。
“这三千百最重要的意义你并不曾看到。”
郑玄捋着长须:“你已经知道,晋升八品的关键乃是文脉的力量,那你可知文脉的力量从何而来?”
郑为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就回答说道:“要想得到文脉的力量,当然是教化万民。”
郑玄点点头:“不错,自古至今,皆是如此,孔圣有门徒三千,其他圣贤,皆广收弟子传承学问,为的便是这文脉的力量。”
郑为还是有些不解:“师尊,就算三千百能启蒙学子,但依仗三千百,遍能掌握真文圣言力量的学子怕不得几个。”
“而且学子带来文脉之力可以忽略不算,也只有儒生以上,才能凝聚文脉力量,师尊为何还如此看重三千百?”
郑玄叹了口气:“一人带来的文脉之力微不足道,那一万人,十万人,乃至百万、千万,那又如何?”
“三千百最可怕的地方,便是在于它的朗朗上口,只要是略微求道之心的孩童幼年,都能通过生硬的背诵启蒙学智,为日后的求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三字经,为师足足细读了数十遍,三字一典故,心思之巧,实在难得。若是天下学子都以三千百启蒙,那楚河便是天下师!”
郑为倒吸一口冷气:“让天下学子都以三千百启蒙,这如何可能!除非……”
郑为禁不住停顿了一下:“除非楚潜渊能夺取九州之鼎!”
“这个自然!”
说着,郑玄眼中忽然出现一丝疑惑之色:“只是为师有些奇怪,好些前朝典故,为师竟然不曾听闻,潜渊又是从何得知?”
郑为想了一下:“莫不是楚潜渊自己编造出来的?就算他真是霸王转世,但只是精于武道,文道之事应是寻常。”
郑玄摇了摇头:“你错了!此书乃是天下学子启蒙之书,潜渊岂会胡乱编造!”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大楚。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郑玄喃喃诵读了几遍,最后长叹一口气:“迄大楚!迄大楚!为师总觉得……其后还有……”
最终郑玄长叹一口气,不在说话了。
郑玄决定留在天水郡,对天水郡来说,意义之大难以言喻!
文道教化一直是天水郡的弱项。
秦州城本来就是无比落后之地,武道不显,文道更是不值一提,陈保这个五品大学士都能在秦州城横着走。
天水郡如今武道鼎盛,强者辈出,但文道教化并没有提升多少,最强的文者就是江乌村几个五品大学士了。
对普通郡县来说,有几个大学士,已经是相当难得,但对一个参与天下大势之争的势力来说,五品大学士根本上不了台面。
武者为争夺天下之器,文者则是治理天下之道,教化万民,治理地方,聚拢民心,还得靠文者出手。
天水郡缺乏文道强者,确实让许多豪门大族难以下定决心投靠天水郡,一个文道不昌的势力,是很难夺取天下的。
楚河虽然有三千百启蒙学子,但三千百说到底也只是启蒙而已,或许能培养出诸多书生儒生,单靠三千百,想培养出四品学士以上的文道强者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郑玄这样的国士来说,民众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民智开启,自然就有无数天才显露头角,再经过他的提点教导,很快就能让文道在天水郡昌盛起来。
最重要的是,民智开启,便能聚拢文脉气运,对文者的修行极为重要,在文脉气运鼎盛之地研读经典,钻研学问,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可以说,三千百绝对是郑玄决定留在天水郡的最重要原因。
有如一张白纸一样的天水郡,学子自然都会依附在他门下,成为易经一脉,使得易经大昌,所有学子都是他的门徒,给郑玄聚拢气运,对郑玄日后冲击八品境界有着极大的好处。
郑玄弟子遍天下不错,但亲传弟子并不多,更多的只是因为各种利益因素聚拢在他门下,成为他的记名弟子而已。
这些本来就有各种利益背景的记名弟子,是很难给郑玄聚拢气运。
反观天水郡一地,若是所有学子都成为郑玄弟子,再择优教导,这些亲传弟子又收取弟子,将易经发扬光大,日后若是楚河等作用天下,那郑玄便是大国之师,将诸葛亮取而代之。
楚河能短短时日,文道属性并肩七品国士,哪怕道德经和文道文心再强,但单靠这两个因素,也绝对不可能的。
楚河的文道修为之所以能和武道境界相比,最后晋升混沌六重天,与三千百在天水郡的推广,是有相当关系。
作为启蒙学子之师,数十万人研读三字经,使得楚河无时无刻都在积累着文脉之力,文道修为提升速度极为迅猛。
郑玄决定留在天水郡,尽管是出于私心,但对楚河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惊喜,也有着无可估计的意义。
是人就有私心,哪怕是诸葛亮这等活着的圣贤,都在设法恢复汉朝荣光,以得到无比庞大的九州气运冲击九品极境,楚河不管郑玄留下来的动机如何,只要他能给他的造反大业添砖加瓦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