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大员
两艘荷兰战船被击败往西南逃去,肯定会逃回热兰遮城报信。荷兰人虽然军队大部分被歼灭,却还有坚固的城堡以及两千多荷兰人家属,为了增加袭击的突然性,陈越不敢多做停留,立刻下令向东番岛南部热兰遮城而去。 荷兰人的热兰遮城即位于后世的台南安平地区,不过这个时代的地形和几百年后已经完全不同。 在明时的大员南部,外海有一连串十一座沙洲,“海翁线”、“加荖湾”、“隙仔”、“北线尾”、“大鲲身”、“二鲲身”……以至“七鲲身”,与海岸线间围成一片泻湖内海,称为“台江”。 其中北线尾与大鲲身间的水道最深,可容海船通过,是出入台江的主要港道。其中大鲲身又称大员,也是这个时代东番岛民间的代称。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沙洲渐渐连成一片并且和陆地相连,更因百十年后的一场特大洪水,使得台江内海完全消失,便是我们后世所看到的台南地形了。 不过在崇祯十八年的时候,台江依然存在,依然是优良的避风港,而荷兰人在东番岛的据点便在大员岛。而此时的大员岛还是一座沙洲,只有一点点的地方和大陆相连。 天启四年,荷兰人在澎湖被大明福建巡抚南居益、总兵俞咨皂率兵击败之后,便来到了大员,一眼就看中了大员岛优越的地利位置。遂在大员岛上修筑城堡,是为热兰遮城。并在大员岛和北线尾上分别修筑炮台,以控制进入台江内海的主要港道。 而另一个时空,“国姓爷”郑成功攻打荷兰人时,因为炮台的封锁无法从主要港道通过,只能选择趁着潮水涨潮之时,趁夜从北面沙洲与陆地之间的鹿耳门水道通过。而鹿耳门水道狭窄不说,因为水位太浅正常时候无法通过大船,这才为荷兰人忽视。 最大的一艘盖伦船上,陈越观看着简陋的大员地图,思考着攻打热兰遮城的计策。地图是俘虏的邓肯等人所画,虽然不太标准,却也能够看清大员附近的地形态势。 要想攻打热遮兰城的话,首先船队要进入大员台江内海,毕竟外海风浪太大不适合船队停泊。而大员岛尾端和大陆相连,虽然连接处狭窄,却可以选择从大陆登上大员岛,然后进攻热兰遮城,不进入台江内海的话只能选择抢滩登陆大员岛,必然会受到热兰遮城堡以及炮台的猛烈攻击。这自然不可取,所以第一步必须要进入台江内海,然后登陆。 进入台江内海的话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大员岛和北线尾沙洲之间的主航道,水位很深可以通过大船,不过却有荷兰人炮台扼守,通过的话必然受到炮台猛烈的攻击。 另一个选择便是鹿耳门航道,据邓肯所说,这处航道泥沙淤积严重,水位太浅根本无法通过大船。陈越却是知道,另一个时空,郑成功船队便是趁着夜间潮水上涨时通过鹿耳门航道进入的台江内海,所以从这里通过应该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