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另一个谈判计划
跟院线经理们的会面之前,主要还是给院线方一个台阶下,由周夏跟他们谈谈,叙叙旧随便聊聊,多少也能化解一些夏华影视此次强势的cao作。 这个情况本来就是个市场行为,当年张韦平能凭借老谋子强势的要求院线方提高票房分账比例,如今夏华做的这个事情其实不算什么。 毕竟排片怎么返点是相互的。 只不过夏华影视现在不想给返点还想依旧保持高排片而已,这才有了谈判的前提。 否则的话,夏华影视不找院线方谈判,那院线方就会根据电影的表现来排片,或者根据自身的安排,比如其他一些电影给的返点优惠高,那就给其他片子排片高,这对夏华影视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现在双方争论的关键就是谁得到的应该更多。 影院的建设投入、回本时间是基本能够计算和预期的。 先期的建设投资,加上后续的租金、水电费、员工薪酬这些都是由市场上的人力、物力等成本价格决定的,风险相对较低。 而影视公司制作电影的风险那可就要高得多了。 去年全国故事影片产量662;在院线上映的只有265部,其中68部电影票房过亿,其余的绝大多数都是赔本,这其中那些在影院上映的近400部影片,即便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渠道获得收入,那也是十分有限的,很难实现回本。 这还只是说的全国故事影片产品,没有算上其他近两百部其他类型和用途的电影。 所以从整个产业链承担风险的角度来看,影视公司制作方承担的风险大得多,应该提升分账比例。 毕竟国内的院线方分账相对北美,还有全球平均水准的40%,确实要高不少。 但这个问题也不是绝对的,毕竟国情不同。 虽说现在国内有形成的分账管理,发行方拿43%~45%,剩下的55%左右归院线方。 55%的比例看似很多,但实际这其中有5%元要上交给国家作为电影基金,3.3%用来缴税,另外有7%由管理的院线获得,最终剩下的39.7%才会落到真正放映电影的影院手里。 因此国内影院实际上分账并不太高,跟全球影院平均分账比例40%是接近的。 所以想当年张韦平那样野蛮cao作,硬逼着院线提高分账比例,那势必形成院线方一起对抗夏华。 这个夏华影视倒是不担心,但问题这样夏华影视也会承受一定的损伤,并不是最佳的方案。 这次夏华影视跟院线方的交涉主要是想将电影的强力表现转化成院线对电影无偿更高排片,从而变相的获得了更高的票房收入。 院线方当然是不太愿意这么做的,以前高排片是要靠返点激励他们才能获得,现在什么都没用给高排片,凭什么? 但他们也不敢跟夏华影视谈崩。 张韦平只有一个老谋子都能迫使全国院线让步,夏华影视可不是有一个周夏。 试想双方谈崩的话,一些院线旗下的影院不能放映夏华的电影,那将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浙江直接影响影院的收入,影院经理们肯定会闹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