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制作望远镜(一)(4000字二合一大章!)
从织造局回来后宁修便把自己锁在屋里,连婢女都不让进。
他屋中的桌案上摆着一张极为宽厚的纸张,宁修正用炭笔聚精会神的勾勒着什么。
只见他神情肃然,时而嘴角微微一勾,时而眉头蹙起。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宁修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放下笔来。
他捧着纸张看了良久,面上浮出了笑意。
“七郎,快来看看!”
宁修推门而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堂弟。
七郎被宁修叫到屋中对着图纸看了良久这才眨了眨眼睛,虚声问道:“三哥,这是啥?”
“七郎啊,三哥我把它叫做望远镜。”
宁修十分得意的说道。
“望远镜?”
七郎满是疑惑的问道。
“对,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的物体,有放大望远的效果。”
七郎的眼睛瞪得大如牛铃,显然觉得不可思议。
“三哥,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宁修知道以七郎的认知不看到实物是不可能相信望远镜有这种功能的,便咳嗽一声道:“现在当然没有,不过三哥我做出来就有了。”
这下七郎不敢多说什么了。
在他的印象中三哥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便说那肥皂、玻璃、水泥有哪个不是稀奇古怪的玩意,三哥不照样捣鼓出来了吗?
眼下的这个什么,什么望远镜未必就没有可能。
一想到这里七郎咽了口吐沫,笑吟吟的望着宁修道:“三哥,那你便快些做出来给我开开眼嘛。”
宁修笑骂一声道:“三哥我也不是神,即便要做也不可能一下做成啊。我这不是先画出了望远镜的图纸,准备叫匠人制作嘛。”
七郎挠了挠头道:“这样子啊。”
宁修嘴角上扬,和声道:“你去把江陵城里最好的木匠请来,我要让他按照图纸的样子打造出望远镜来。”
七郎连声称是,拔步去了。
七郎走后宁修复又坐在案前端详着这幅望远镜的图纸,不时在上面添上几笔。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出来的东西必须没有一点瑕疵。
望远镜最早是1608年由荷兰人汉斯利伯发明的,现在却是万历七年,即便在同时空的欧洲也没有出现。
事实上,望远镜的镜筒很好制作,真正的技术核心是玻璃透镜。
故而宁修才会放心叫七郎唤木匠来按照图纸打造镜筒。
镜筒本身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能够按照宁修的要求安装上透镜即可。
望远镜在天文、军事上都有极大的用处,故而宁修很早就想要发明望远镜。
无奈那时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玻璃,故而要想制作望远镜就必须先做出玻璃。
现在宁修已经做出了玻璃,且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的将玻璃压制成任何形状,这就为制作望远镜提供了可能。
饶是这般,要想制造出一个望远镜也不容易,最大的困难就在于透镜的制作。
简单而言是要把处于特定温度,粘滞状态的玻璃放入模具进行压制。等到玻璃成型后退火。
之后便是打磨抛光了。
以大明现在的工艺水平制作双筒望远镜还有些难度,但制作单筒望远镜却并不困难,宁修还是很有信心制作出的。
他之所以要制作望远镜,当然不单单是为了私利。
现在宁修虽然不算是富可敌国,却也是家财万贯。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想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大明做些什么。
如果望远镜能够应用在军事上,给大明边军普遍配备,那将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举措。
宁修知道在明史界有一个说法叫做明之亡亡于万历。
每每看到这句话宁修便会觉得浑身难受。
现在他成为了历史的亲历者,那么为何不竭尽所能的做些什么呢?
小小蝴蝶扇动翅膀,或许真的可以造成一系列的连带反应?
想到这里宁修便觉得一阵热血沸腾。
他立刻出了屋子去到玻璃作坊。
一应雇工见少爷来了,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冲少爷见礼。
宁修也和善的冲大伙儿笑了笑,示意大家继续工作。
雇工们这才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宁修要做的透镜工艺难度不小,故而得挑选手艺最好的雇工。
他找到了烧玻璃最在行的刘老实,对他说明了自己的要求并询问了制作透镜的可能性。
刘老实是个老实巴交的雇工,自打进了宁家玻璃作坊便一直本本分分的烧玻璃。
别看他人看起来呆呆笨笨的,但烧起玻璃却很有想法。许多不同款式的玻璃花瓶便是在他的力主下烧制出的。
故而宁修第一时间想到让刘老实来烧透镜。
听了宁修的一番描述,刘老实嘴角微微一翘,思忖了片刻后嘿嘿笑道:“少爷啊,您说的这种表面有弧度的玻璃片子我还真没有烧出来过。不过我可以试试。”
宁修略微有些失望。
连刘老实这样烧玻璃的好手都不能保证烧出来透镜,看来理想和现实之间果然是有差距的啊。
不过看刘老实的口气似乎并不排斥烧制透镜,那便先做着看吧。
“不打紧,即使一时做不出来也没关系,但你若是做出了这透镜,我便奖赏你五十两银子。”
听到这里刘老实直接傻了。
啥?五十两银子?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在大明万历朝,官员贵戚住的豪宅可能几百上千甚至几千两。但普通百姓住的四合院也就是几十两一套,五十两银子可以在江陵城里买一套顶好的四合院了,刘老实如何能不惊讶?
“少爷?这是真的吗?”
宁修笑声道:“当然是真的。我是有功必赏的,你在我宁家玻璃作坊做了这么久,这点应该知道的吧?”
“哎,哎!少爷说的是!”
刘老实的声音都有些打颤,为了得到这五十两银子他拼了命也要烧出这透镜啊。
见刘老实这幅样子宁修是真的放心了。
果然激励制度是必要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刘老实能够烧出透镜,区区五十两银子又算的了什么呢?
“好好干,我宁家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他屋中的桌案上摆着一张极为宽厚的纸张,宁修正用炭笔聚精会神的勾勒着什么。
只见他神情肃然,时而嘴角微微一勾,时而眉头蹙起。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宁修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放下笔来。
他捧着纸张看了良久,面上浮出了笑意。
“七郎,快来看看!”
宁修推门而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堂弟。
七郎被宁修叫到屋中对着图纸看了良久这才眨了眨眼睛,虚声问道:“三哥,这是啥?”
“七郎啊,三哥我把它叫做望远镜。”
宁修十分得意的说道。
“望远镜?”
七郎满是疑惑的问道。
“对,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的物体,有放大望远的效果。”
七郎的眼睛瞪得大如牛铃,显然觉得不可思议。
“三哥,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宁修知道以七郎的认知不看到实物是不可能相信望远镜有这种功能的,便咳嗽一声道:“现在当然没有,不过三哥我做出来就有了。”
这下七郎不敢多说什么了。
在他的印象中三哥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便说那肥皂、玻璃、水泥有哪个不是稀奇古怪的玩意,三哥不照样捣鼓出来了吗?
眼下的这个什么,什么望远镜未必就没有可能。
一想到这里七郎咽了口吐沫,笑吟吟的望着宁修道:“三哥,那你便快些做出来给我开开眼嘛。”
宁修笑骂一声道:“三哥我也不是神,即便要做也不可能一下做成啊。我这不是先画出了望远镜的图纸,准备叫匠人制作嘛。”
七郎挠了挠头道:“这样子啊。”
宁修嘴角上扬,和声道:“你去把江陵城里最好的木匠请来,我要让他按照图纸的样子打造出望远镜来。”
七郎连声称是,拔步去了。
七郎走后宁修复又坐在案前端详着这幅望远镜的图纸,不时在上面添上几笔。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出来的东西必须没有一点瑕疵。
望远镜最早是1608年由荷兰人汉斯利伯发明的,现在却是万历七年,即便在同时空的欧洲也没有出现。
事实上,望远镜的镜筒很好制作,真正的技术核心是玻璃透镜。
故而宁修才会放心叫七郎唤木匠来按照图纸打造镜筒。
镜筒本身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能够按照宁修的要求安装上透镜即可。
望远镜在天文、军事上都有极大的用处,故而宁修很早就想要发明望远镜。
无奈那时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玻璃,故而要想制作望远镜就必须先做出玻璃。
现在宁修已经做出了玻璃,且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的将玻璃压制成任何形状,这就为制作望远镜提供了可能。
饶是这般,要想制造出一个望远镜也不容易,最大的困难就在于透镜的制作。
简单而言是要把处于特定温度,粘滞状态的玻璃放入模具进行压制。等到玻璃成型后退火。
之后便是打磨抛光了。
以大明现在的工艺水平制作双筒望远镜还有些难度,但制作单筒望远镜却并不困难,宁修还是很有信心制作出的。
他之所以要制作望远镜,当然不单单是为了私利。
现在宁修虽然不算是富可敌国,却也是家财万贯。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想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大明做些什么。
如果望远镜能够应用在军事上,给大明边军普遍配备,那将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举措。
宁修知道在明史界有一个说法叫做明之亡亡于万历。
每每看到这句话宁修便会觉得浑身难受。
现在他成为了历史的亲历者,那么为何不竭尽所能的做些什么呢?
小小蝴蝶扇动翅膀,或许真的可以造成一系列的连带反应?
想到这里宁修便觉得一阵热血沸腾。
他立刻出了屋子去到玻璃作坊。
一应雇工见少爷来了,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冲少爷见礼。
宁修也和善的冲大伙儿笑了笑,示意大家继续工作。
雇工们这才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宁修要做的透镜工艺难度不小,故而得挑选手艺最好的雇工。
他找到了烧玻璃最在行的刘老实,对他说明了自己的要求并询问了制作透镜的可能性。
刘老实是个老实巴交的雇工,自打进了宁家玻璃作坊便一直本本分分的烧玻璃。
别看他人看起来呆呆笨笨的,但烧起玻璃却很有想法。许多不同款式的玻璃花瓶便是在他的力主下烧制出的。
故而宁修第一时间想到让刘老实来烧透镜。
听了宁修的一番描述,刘老实嘴角微微一翘,思忖了片刻后嘿嘿笑道:“少爷啊,您说的这种表面有弧度的玻璃片子我还真没有烧出来过。不过我可以试试。”
宁修略微有些失望。
连刘老实这样烧玻璃的好手都不能保证烧出来透镜,看来理想和现实之间果然是有差距的啊。
不过看刘老实的口气似乎并不排斥烧制透镜,那便先做着看吧。
“不打紧,即使一时做不出来也没关系,但你若是做出了这透镜,我便奖赏你五十两银子。”
听到这里刘老实直接傻了。
啥?五十两银子?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在大明万历朝,官员贵戚住的豪宅可能几百上千甚至几千两。但普通百姓住的四合院也就是几十两一套,五十两银子可以在江陵城里买一套顶好的四合院了,刘老实如何能不惊讶?
“少爷?这是真的吗?”
宁修笑声道:“当然是真的。我是有功必赏的,你在我宁家玻璃作坊做了这么久,这点应该知道的吧?”
“哎,哎!少爷说的是!”
刘老实的声音都有些打颤,为了得到这五十两银子他拼了命也要烧出这透镜啊。
见刘老实这幅样子宁修是真的放心了。
果然激励制度是必要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刘老实能够烧出透镜,区区五十两银子又算的了什么呢?
“好好干,我宁家不会亏待有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