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被发现(求推荐、月票、打赏)
波兰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注定是列强们争相吞食的夹心饼。虽然一战过去了十几年,但波兰人一直不敢懈怠,几乎每天都在准备迎接下一场他们并不想迎来的战争。
华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东欧古城,也是波兰的首都和国家文明的重要载点。美丽的维斯瓦河由南向北静静地流过市区,清纯典雅,稳重大方。因为有维斯瓦河的浸润,沿河两岸树木葱郁,碧草如茵。
德、苏之间历来互相敌视,波兰在两强之中,任何一个错误的举动都有可能招至战火重燃。即便如此,原本古老、锈迹斑驳的老城墙在最近的几年里还是被全部翻修一新,给民众带来了些许安慰。
然而,城外的几十座混凝土地堡时刻在提示人们,战争并不遥远,战火重燃的威胁并非凭空想象。
离华沙往西约90公里处有三座互为犄角的大型军营,这是政府未雨稠缪、按照永久工事建造的,目的是尽可能为华沙争取一小片安之所。层层的铁丝网能够阻碍敌人的进攻,同样也给民众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
三座军营互相眺望,红白两色旗和安全警告标识非常醒目。人们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这些设施能否真正挡住敌人的进攻,他们自己都表示怀疑。
作为战争的缓冲地带,德、苏双方都不想让波兰成为对手争取的军事同盟,于是都对波兰的武装力量进行了严密的管控。
德、苏的强势介入,导致波兰的国防几乎为零,但是,这并不影响意志坚强的波兰人保卫祖国的决心。他们悄悄地发展军事力量,并暗暗地屯积武器,以期战争来临时捍卫自己的国土。
德、波双方好像根本就没有打算有什么来往,从前连接两国的公路早已年久失修,寂静地隐藏在杂草丛中。
军火走私在德国并不是什么秘密,政府也曾明令止,却从来没有出台任何有力的惩治措施。虽然如此,但针对敌国的走私却是通敌的罪名,随时有掉脑袋的风险。然而,政府越管控,走私者便越是看中这块充满血腥的大蛋糕,巴姆就是最先尝到这种好处的黑商人。
巴姆与罗兹将军分手后,很快便消失在树林中。罗兹将军并不喜欢巴姆这样的德国商人,而且对他神出鬼没般潜入波兰也颇有介意,但巴姆现在还有利用价值,他也只好暂时听之任之。
这一条长长的国境线驻防着德国第一、第十一集团军,以及第十七机械化集团军一个装甲师。
除了随处可见的边防检查站和军事要塞,第十七机械化集团军的装甲师也不定时地在这条边境线上来回巡逻。
边境线是一条纵深几十里、荒无人烟的敏感地带,正常况下是不会有人从这里出没的。然而,自从德国走私之风盛行后,这里时常会有一群灰头土脸的陌生男子往来潜行,而且似乎非常熟悉这里的每一条隐密小径。
巴姆是这群人的头,似乎也是这群人的衣食父母,只要是巴姆的指令,这群人都会立即执行。
索科武夫松树林到这条边境线有相当一段路程,因为部队的驻扎,他们只能徒步越过。
一个不俗的交易过后,极其兴奋的巴姆也显得有些疲倦,因为他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同伴们都非常疲劳,互相借力朝着荒草地外面走着,眼看就要回到大路上,大家隐隐听到了大功率马达的轰鸣声。声音很特殊,根据巴姆这些年的经验,发现极有可能是装甲车发出的响声。
“见鬼!是国防军装甲师的巡逻队!”巴姆马上反应了过来。
说话间,隆隆的装甲巡逻车已经拐过一丛低矮的树林,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很显然,巡逻车也发现了这一群不速之客。
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巴姆愣在原地,眉头紧皱,没有说话。十几双眼睛也一齐直直地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杂草深处,一辆全新的四型坦克和一个边防巡逻小分队迅速向这边开了过来。
待到双方距离不到百米的时候,巴姆一行人已经“光明正大”地站在了路边。深知国防军厉害的巴姆根本不敢带着这些人躲进路边的草丛里,否则便是不打自招,甚至可能直接吃枪子。
“别害怕兄弟们,冷静点,对!冷静点。在这个地方,出了问题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会有。大家如果不想死,就尽量装出很自然的样子,对!很好!就象我这样。”巴姆一边说一边带着大家沉着冷静地往大路上走。
镇定的巴姆带头走在最前面,几乎和国防军同一个方向行进。不多时,装甲师的巡逻队便很快赶上并超过了他们。当最后一名巡逻队员从他们边走过去时,巴姆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似乎并没有怀疑他们,巴姆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马文少校是这支巡逻队的头,这位1895年出生、德意战争中负过重伤的一级战斗英雄,曾参与过加达尔桥防御战、蒙托菲尔保卫战、以及罗韦雷托战役,在德国陆军中也算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正因为他战功赫赫,逐步晋升为实至名归的少校。
此时,这支巡逻队由北往南,正准备回营,没想到刚好与巴姆一行人不期而遇。
华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东欧古城,也是波兰的首都和国家文明的重要载点。美丽的维斯瓦河由南向北静静地流过市区,清纯典雅,稳重大方。因为有维斯瓦河的浸润,沿河两岸树木葱郁,碧草如茵。
德、苏之间历来互相敌视,波兰在两强之中,任何一个错误的举动都有可能招至战火重燃。即便如此,原本古老、锈迹斑驳的老城墙在最近的几年里还是被全部翻修一新,给民众带来了些许安慰。
然而,城外的几十座混凝土地堡时刻在提示人们,战争并不遥远,战火重燃的威胁并非凭空想象。
离华沙往西约90公里处有三座互为犄角的大型军营,这是政府未雨稠缪、按照永久工事建造的,目的是尽可能为华沙争取一小片安之所。层层的铁丝网能够阻碍敌人的进攻,同样也给民众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
三座军营互相眺望,红白两色旗和安全警告标识非常醒目。人们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这些设施能否真正挡住敌人的进攻,他们自己都表示怀疑。
作为战争的缓冲地带,德、苏双方都不想让波兰成为对手争取的军事同盟,于是都对波兰的武装力量进行了严密的管控。
德、苏的强势介入,导致波兰的国防几乎为零,但是,这并不影响意志坚强的波兰人保卫祖国的决心。他们悄悄地发展军事力量,并暗暗地屯积武器,以期战争来临时捍卫自己的国土。
德、波双方好像根本就没有打算有什么来往,从前连接两国的公路早已年久失修,寂静地隐藏在杂草丛中。
军火走私在德国并不是什么秘密,政府也曾明令止,却从来没有出台任何有力的惩治措施。虽然如此,但针对敌国的走私却是通敌的罪名,随时有掉脑袋的风险。然而,政府越管控,走私者便越是看中这块充满血腥的大蛋糕,巴姆就是最先尝到这种好处的黑商人。
巴姆与罗兹将军分手后,很快便消失在树林中。罗兹将军并不喜欢巴姆这样的德国商人,而且对他神出鬼没般潜入波兰也颇有介意,但巴姆现在还有利用价值,他也只好暂时听之任之。
这一条长长的国境线驻防着德国第一、第十一集团军,以及第十七机械化集团军一个装甲师。
除了随处可见的边防检查站和军事要塞,第十七机械化集团军的装甲师也不定时地在这条边境线上来回巡逻。
边境线是一条纵深几十里、荒无人烟的敏感地带,正常况下是不会有人从这里出没的。然而,自从德国走私之风盛行后,这里时常会有一群灰头土脸的陌生男子往来潜行,而且似乎非常熟悉这里的每一条隐密小径。
巴姆是这群人的头,似乎也是这群人的衣食父母,只要是巴姆的指令,这群人都会立即执行。
索科武夫松树林到这条边境线有相当一段路程,因为部队的驻扎,他们只能徒步越过。
一个不俗的交易过后,极其兴奋的巴姆也显得有些疲倦,因为他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同伴们都非常疲劳,互相借力朝着荒草地外面走着,眼看就要回到大路上,大家隐隐听到了大功率马达的轰鸣声。声音很特殊,根据巴姆这些年的经验,发现极有可能是装甲车发出的响声。
“见鬼!是国防军装甲师的巡逻队!”巴姆马上反应了过来。
说话间,隆隆的装甲巡逻车已经拐过一丛低矮的树林,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很显然,巡逻车也发现了这一群不速之客。
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巴姆愣在原地,眉头紧皱,没有说话。十几双眼睛也一齐直直地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杂草深处,一辆全新的四型坦克和一个边防巡逻小分队迅速向这边开了过来。
待到双方距离不到百米的时候,巴姆一行人已经“光明正大”地站在了路边。深知国防军厉害的巴姆根本不敢带着这些人躲进路边的草丛里,否则便是不打自招,甚至可能直接吃枪子。
“别害怕兄弟们,冷静点,对!冷静点。在这个地方,出了问题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会有。大家如果不想死,就尽量装出很自然的样子,对!很好!就象我这样。”巴姆一边说一边带着大家沉着冷静地往大路上走。
镇定的巴姆带头走在最前面,几乎和国防军同一个方向行进。不多时,装甲师的巡逻队便很快赶上并超过了他们。当最后一名巡逻队员从他们边走过去时,巴姆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似乎并没有怀疑他们,巴姆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马文少校是这支巡逻队的头,这位1895年出生、德意战争中负过重伤的一级战斗英雄,曾参与过加达尔桥防御战、蒙托菲尔保卫战、以及罗韦雷托战役,在德国陆军中也算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正因为他战功赫赫,逐步晋升为实至名归的少校。
此时,这支巡逻队由北往南,正准备回营,没想到刚好与巴姆一行人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