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大军既动
褚遂良一听,知道皇帝对于故太子妃苏氏之事,虽然想法还是那个想法——就算有些知难而退的意思,可话已出口,再吞回来绝无可能——皇帝有些忌惮高峻夫人柳玉如的态度。 好心好意地往外送美人却送不出去,大概皇帝表示不满的做法也只限于给柳玉如送一坛醋了。褚遂良仔细地把这件事情记下,心说可不要一忙起来就忘记了。送醋事小,却是陛下的谕令啊。 褚遂良出任通直散骑常侍一职,在朝堂之上虽然不是什么站班靠前的重臣,但他却站在皇帝的身边。像给柳夫人送一坛醋这样既小、又大的事件,只有他去做才最合适。 皇帝是不肯将此事委托给长孙无忌、马周这类的重臣去做的。褚遂良去送醋、至少在表面上不会挖掘送醋的来龙去脉。而其他人就不同了,弄不好还会招来那些重臣们的说三道四。 贞观二年时,在门下省设了起居郎职事二人,褚遂良是在贞观十年时出任的起居郎一职的,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贞观十六年时,身为黄门侍郎的的遂良开始参预朝政,被皇帝派往全国各地、巡察四方,还能直接罢黜不合格的官员。 定了高昌之后,皇帝曾经花了极大精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天下人争着贡献领赏,一时真伪难辩。而褚大人对王羲之的书法是极有研究的,他可以一眼看出那些贡品的真假,从此再没有人敢拿了赝品邀功。 此举受到了皇帝的欢心与信任,于是便将他提为通直散骑常侍,每有大事,几乎都要向褚遂良咨询。他谨言慎行,时时准确揣摩圣意。日常还要偶尔显示出在某些事情上耿直、坚持的个性。这两点并不矛盾,前者让皇帝满意、后者让其他臣子们放心,证明他并非一个谄谀、jian佞之辈。 他在某种意义上督促皇帝在有所行动时,要考虑会给后人留下个什么印象。 有一次皇帝问褚遂良,你们记的那些东西,朕可以看吗?褚遂良回道,今天所以设立起居之职,就是古时的左右史官,善恶必记,以使皇帝不犯过错。臣没有听过做皇帝的要自己看这些东西。 皇帝又问,“朕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记下来吗?” 褚遂良又回答说,“我的职务就是这样的,所以您的一举一动,都是要写下来的。” 皇帝在许多公开的举指上,与其说是出自本心,倒不如说是想要得到那些手下、尤其是起居侍从官的赞许,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要载入史册的。等记下来再想改就太难了,难在面子上过不去啊。 皇帝与长孙皇后一件害羞、丢脸的事情被史官们记录下来之后,皇帝斟酌再三、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才腆了脸下令褚遂良改的,耿直而忠于职守的褚大人当然改了。 这件事还有陛下的亲舅子长孙大人知道,但是被长孙大人在立储之时急了眼、抖落出来时,皇帝都觉着理亏,不得不遂了长孙大人的意啊。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褚遂良所处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也难怪像长孙无忌、高俭这样的重臣都与他交好了。 西方无事,东方大事可行。江南造船自三月初业已完成,按理说大军早该出动了。但是眼瞅着一个月过去,讨伐高丽的事情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