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诸剑乱唐在线阅读 - 第十三章 念力分割

第十三章 念力分割

    修炼一途,多有闭关者,大抵以此跨越瓶颈,升无上境界,寻常闭关者,须经“风、喘、气、息”四个大关:闭关之初,幻觉横生,无数心魔来袭,宛如万窍洒洒生清风,是为风关;渐至第二阶段,真气充满四肢百骸,呼吸绵长而又急促,是为“喘”关;到第三阶段因喘急而发奇声,是为“气”关;在通气宁息之后,转为宁静和平,便是过了“息”关。四关过后,大功告成,闭关人恢复正常。

    在历史长河的诸多闭关者之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佛祖释迦摩尼了,传言佛祖年青之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战胜各种邪恶诱惑,于本然之中观察诸法缘起性空而悟得三明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而就小鲜所知的人物,姬无涯、司马长空还有鬼谷子都曾闭关过,姬无涯出关之后据其他人所言,气质赫然一变,似乎又有精进,小鲜看来似乎也有不同,而司马长空闭关效果更是惊人,出关之后便已是暗系秘术剑客,至于鬼谷子如何,小鲜就不得而知了,但听说其已在茅草屋之中呆了有十年之久了,怕是等他出关之日,风云都要变换了!

    虽然小鲜知道闭关有助于自己专心看书,但是一年时间不得外出,不得做其他事情,不得与茗惜相见,甚至都吃不上几口热食,这让他如何能够心甘情愿的坚持下去,然而苏三禾临走之时已将将话说死,若不遵守,立刻将会驱逐出谷,自己岂非就要像童子厚一般被人打死了,毕竟斩杀吴尚天之事乃是依靠着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方才成功,若非那里有灵隐子设下的符阵,若非吴尚天轻敌又畏惧外人发现,否则自己难逃一死,所以自己绝非有与睟天境剑客相抗衡的能力,这一点他自然深深明白。

    这一日过去,第二日苏三禾又来了,带来了一些东西,有今日食用的食物、清水,还有一个马桶,小鲜有些不解的看着他,苏三禾没有言语,而是将他带向了第二三书殿间的甬道之中,只见他不知如何cao作了一番,甬道墙面上忽然打开了一道石门,走进去一瞧,竟然是一个石室。石室之中只有一张石床,除此之外,有两个风口格外引人注意,苏三禾说道:这两个风口链接外面,一个用来传递饮食,一个用来给你倒马桶之用,每隔三日有人会过来替换,马桶你就放在此处,里面垫有砂石、木炭,能够减轻味道,另外你如厕之时,不可将石门打开,不得污染书殿,如若被我发现,你就别在谷里呆着了!真是麻烦,若是到达辟谷境界,哪里用得着给你准备这些!

    说完之后也不管小鲜听没听明白,小鲜还在疑惑之时,苏三禾就已经走到了洞口,小鲜连忙跟了过去,只见他关上吗洞口的石门,又大声说道:从今日开始咫尺一阁就关闭了,一年之后再打开,你自己好自为之了!

    小鲜闻言顿时大惊,这才知道苏三禾竟是这般狠心,他还以为这闭关只是让自己看书,不要做其他事情来着,未曾想到竟连都不可能了,连忙跑到洞口拍打着石门,哭喊道:别、别,别把我关在里面啊,我已经答应了你闭关了——

    只是任凭他如何叫喊,洞外都没有人再回应他,小鲜口干舌燥的回到书殿之中,垂头丧气的看着地上的饭食,忍不住想要将它们打翻在地,但是一想这是自己未来三日的口粮,这里又是自己要待一年的地方,就理智的止住了心头的恶念,坐了下来。

    一年的时间,自己将要如同困在牢笼中的囚犯一般,唯一可供消遣的只有这几十殿的看不懂的书册,想想今后的生活他便觉得生无所念了,恨不得挂根绳子吊死自己得了,只是这里连横梁都没有,哪里能挂的上绳子。

    吃过一顿不知其味的午饭,小鲜抽出了一本孟子,只见这本书比之论语要厚上两倍有余,他禁不住吸了口气,翻看了几页之后,只觉得头晕眼花,不知所谓,禁不住气急败坏的将其扔到了一遍,咒骂起来:写这么厚作甚,又不能当饭吃!

    骂完之后,小鲜感到一股深深的挫败感席卷而来,这孟子一书怕是有数万字之多,若是按照之前的读书速度,或许要三日才能看完,看完之后也不知上面说了什么,如此算来的话,一年自己至多读三百本书,而这甚至不到第一殿最底下一层书柜的三分之一多,以鬼谷子之学问,靠着自己读过且还记不得的书,如何能过得了关,到时候不又得一年闭关,过了一年,仍然不行,自己岂非还是要被赶出去!

    这么一想,小鲜愈发觉得在此浪费时间无用了,只是如今自己又被困在了此处,不得出去,为今之计,只能潜心研究心识秘法了,这闭关无法提升自己的学识,或让自己突破第二层外念识境界也说不定了!

    这般想着,小鲜又从怀中摸出了熟悉的楞严经,翻到对应着外念识的内容,只见上面写着,“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燃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

    看到这里,小鲜开始沉思起来:从身念识诞生开始一直到之后的立境破境,自己都迷迷糊糊的,恍若未觉,一个梦境之后,自己就幡然领悟了,其中到底有何原因,唉,苦于自己资质有限,如今也想不明白,但即便想不出原因,现在应该也能够对照着经书来分析一番这境界的区别与划分吧!

    他继续想道:方丈曾言,这楞严经开篇之处的七处征心故事,对应着心识的七大境界,分别是身念识、外念识、根里念识、明暗念识、随处念识、根尘念识、无处念识,后面的暂且不提,先看这身念识。经书之中的故事我大概也明白了其中含义,说的乃是佛祖与阿难尊者之间的辩论,首先阿难说心在身内,佛祖则反驳并比喻说明,如人在堂内只能看见堂内的你我,通过轩窗看见外面的田园,不会有人只看见田园而不见你我,阿难表示认同,佛祖则问,若心在身内,为何看不见身内情形了。回忆自己突破的历史,大概源于三个梦境,其一对应着心识诞生,其一对应着突破至立境,其一对应着突破至破境,自己记得最清楚的便是突破至破境的时刻,那时自己的念力首次进入到体内,并与朱獳对话。经书中有言,佛祖曾以心无法看到身内来反驳阿难,但自己以念力入体成功的证明佛祖之误,或许这才是其叫做破境的原因了,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这心识三境的真意似乎就清晰了,立境乃是立阿难之言,破境则是破除佛祖之论,而茫然境似乎有破除佛祖之论后的迷惘之意,并无实际含义,若偏要说有的话,大概就是酝酿下一层心识境界的突破之法了!自己如今大概就是处在身念识茫然境之中了,如今自己又能以念力触摸感知外物,当是有一些进入外念识的征兆了,只是如今该如何突破这一瓶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