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开家快餐联锁
第九章开家快餐联锁 还是在饭桌上。 “叔叔、婶婶,你们介意多赚点钱吗?”陈咨美滋滋的扒口饭再加点菜,冷不丁的说道。 丁珏顺手给挑食的小萝莉夹了点青菜,严厉的瞪了眼不满的嘟起小嘴巴的熊孩子,顺嘴接道:“看你这孩子,哪有嫌钱多的,只要来的光明正大,有啥能够介意的。” 丁珏的娘家在市里那边颇有势力,哥哥、弟弟、jiejie要不就是政府领导,要不就是大型国企的领导,反而是丁珏显得最不起眼,女人有时候总比男人容易攀比,即使丁珏后来成为颇有成就的领导。 张师古虽然没有作声,但是也没有反对,事实上这两口子算是这个时代的精英阶层,张师古是老三届的大学生,这个群体最能够体验那三大铁的关系,同过窗、扛过枪、嫖过女昌,他们那时候就建立了纸质的同学录,还专门有人不定期的维护,所以他们有自己的顺畅的内部信息通道。 这些人又都是现在社会的中坚,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是他们充当,所以张师古远比一般人知道现在社会在发生什么,特别是前一个月国家十四大的召开,做出的重大决定,在他们同学圈子里引起轩然大波,很多性子急的,又在本来单位呆的不开心的,响应会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议,直接下海了。 92年的年底开始,华国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下海大潮和打工大潮,陈咨自己就有体会。 92年之前,村里南下羊城和深城的都是颇为冒险的大胆之人,人数很少,一个村也就顶多寥寥几个,陈爸就89年去过羊城,弄了点资金才有资本开木材厂。 93年开始后,村子里基本上95%的人家都有人外出打工,当时老家叫搞副业。 有些人干脆一家全都南下,农田全都包给别人耕种,抛荒的也不在少数,才有后来严禁抛荒令。 陈爸就是明年初,都关了木材厂,再次去羊城搞副业了一次,所以陈咨对这些有切身的体会。 张师古90年就开着个家电维修店,当了兼职下海的先锋,当时还在学校里闹得纷纷扬扬,但是这会儿高中老师是本科生的还真不多,丁珏也是大专生,两个都是学校科班出身的骨干教师,这事情也就在闲言闲语中过来了。 但是,这两年国家形式是烈火烹油,形势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以前碎嘴的老师们,一个个都搞起了改善生活的各种渠道,有些反过来反而感谢张师古给大家带了路,打开了思想。 “你有啥想法?”张师古端着饭碗,停了下来,颇有兴趣的看着侄儿道。 自从修好了游戏机,又通过修游戏机过程中的接触,现在张师古完全肯定,陈咨确实是在事故中受到了不可逆转的冲击。 但是这个冲击目前看来是向非常良好的方向发展的,看看这侄儿的架势,和成年人的思维和沉稳都差不离了,要不是时不时的冒出这个年纪该有的跳脱,都让张师古有和同龄人交往的感觉,所以他没有轻视和忽略陈咨的想法。 “我是有个想法,不过还是要找你给我参谋参谋……”陈咨看到张师古开始注意力专注的看着自己,稍稍顿了顿,组织一下语言,继续说道:“你觉得你们学校的同学们喜欢食堂的饭菜吗?” “你想开餐馆?”张师古有点失望,转而心里松了口气,还好不是啥高科技的行当,否则自己是不是又要调高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呢? 丁珏却道:“餐馆有啥好开的,有好几个老师都开了呢?累死累活的,赚的钱也不多,太糟心了。” 陈咨并没有反对丁珏的话,现在92年没谁能够把一个小餐馆玩出花儿来,可是陈咨在前世或者是现实中的未来,见到了太多的餐饮业新玩法了。 对于这个资金流最快的行业,陈咨不想放弃了,实在是现在需要一个累积原始资金的路子和渠道,除了餐饮,没有比这成本更低和资金流转更快的了。 “我要开的严格来说和餐馆还是有区别的,叔叔和婶婶都是关注国家大事消息灵通的人,你们听说过‘肯德基’吗?”陈咨觉得美国传入国内的肯德基比较能够解释中餐连锁的模式,而且肯德基87年进入中国,确实经过了一番宣传,很多人都知道。 张师古和丁珏诧异的对望一眼,“你想搞连锁,中餐馆怎么搞连锁呢?没法提供那么样的产品啊?”张师古真心好奇的道。 连锁中餐的难点在于标准化和半自助化,当然还有连锁的管理方式方法,陈咨猜测张师古的‘那么样’应该就是标准化的意思,这个词语现在还没有在管理界烂大街的流行起来。 ”您说的是标准化吧!我肯定有解决方案的,只看你们想不想试试,投资也不大,但是肯定比普通的小餐馆大很多,我估计大概要个八千、万把块左右吧!“陈咨有点热切的看着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