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恐慌(下)
李在科,今年三十五岁,原本在自家开了个小超市,因经营不当倒闭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正当他寻思着要找什么工作的时候,正巧这街上唯一的那一家书刊亭老板是外乡人,现在老了,准备回老家享福去了。 李在科寻思着,自己当初小时候就是因为不爱读书,这初中都还没念完就退学了,这些年和别的人比起来,吃亏就吃在这书读的比别人少,没文化。要不自己何至于混到如今这般田地,不仅钱没捞着,自己反而亏了老本。 要不然趁这个机会把这个书刊亭给它盘过来?这样的话,不仅能给自己找个工作,同时还能多读点儿书。 一想到这,李在科不再犹豫,赶忙找上这书刊亭的老板,别看李在科虽然读的书少,但是毕竟早早的就出来混社会了,再加上之前当小超市的老板,这一张嘴皮子倒是能说会道,颇为厉害。 他找上原本书刊亭的老板,花了一上午的功夫,在那书刊亭就好似立柱一般,搁那张开嘴,稀里哗啦说了一上午,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了,但是也成功的将那老板给绕晕了,只用了一半的价钱就将这书刊亭给盘了下了。 等到两人签字画押,李在科正式入驻的时候,之前那个老板都还有点没搞清楚状况。好家伙这自己是要转让书刊亭,但是也不能以这个价钱啊,但后来想想自己也是要回老家享清福的人了,这点钱也就不在乎了,权当是送给街坊的最后一个礼物吧。 就这样,李在科成了这里的书刊亭老板,原本李在科计划说是趁着这个机会,手头上,四周全是书,安安静静的多读些东西,多学一些知识。 可是啊,这计划远远比现实来的容易的多,这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寒。李在科基本上从初中辍学之后到现在,加起来接近二十多年就再没捧起过书本,现在即使身旁有着这么好的资源,他也是无法耐着性子好好地读几本书,学点知识,一般也就看看一些杂志啊,报纸之类的娱乐一下。 好在啊,虽然这李在科不喜欢读书,但是这附近住的街坊们倒是挺喜欢看书的,李在科的书刊亭生意很是兴隆,不到半年,李在科就用赚来的钱将他之前开小超市欠的债给全还上了,还小有余力,这可把他乐坏了,他心想着,虽然老子不是块读书的料,但是老子天资聪慧,能赚读书人的钱。 为了能更进一步的吸引顾客来他这里买书,他特地买了一把水墨折扇,同时给自己整了件中山装当他的“工作服”,还特地从路边的旧书摊上搞了几本论语之类的,每当看到有人要来买书,总是提前将那论语摊开放在脚上,一手轻摇折扇,摇头晃脑,念念叨叨,满口之乎者也。你还别说,这李在科虽然肚里没啥墨水,这装起样子倒是有几番读书人的模样,他也一改他之前小老板的形象,对外一副自己的谦谦君子,以读圣贤书的读书人自称。 这刚开始的确是唬住了一些第一次来这里买书的顾客,那些人以为他的确是个有学问的读书人,可是后来多来几次,发现他每次嘴里念叨的都是同样的那几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且连其中一些字的发音都没搞懂。 再后来正好有个住在附近的退休老教授,听说以前是在大学里教古汉语文学的,来他这买报纸,一来,就看到他在那摇扇捧读论语,心下大悦,准备上前与他攀谈一番,哪知道这李在科完全是个绣花枕头,老教授讲了半天,感觉自己就像是在鸡同鸭讲一般,气得他差点就把这刚买到的报纸全丢李在科脸上了。 而李在科却没发现,见到好不容易有个小老头,在向自己这个“读书人”,请教学问,那不得尽情显摆一通,到最后就只见他一个人在讲,而老教授却阴着脸杵在这,随着李在科说的越来越多,老教授的脸也越来越黑,到最后那脸色都快黑得发紫了,老教授觉得自己再不走要被这无知小儿气死在这,冷哼了一声后,转头就走,心里暗暗发誓,这以后就算是打个的绕个远路去买报纸也不来他这了。 李在科说了好一阵功夫后,抬头,见原本在自己面前的老头已经不在了,不禁暗叫一声可惜,直叹知音难求啊。 这件事后来不知怎么的传了开来,街坊邻居听了后纷纷大笑,还送了他个“假儒生”的称号,气得李在科暴跳如雷,听到这绰号的第一天,就直接将那折扇掰断,身上套着的这身中山装也默默封存,几本旧书趁一天半夜,人少偷偷取出来往那垃圾桶里一丢,从此也不在装模作样了,恢复原来穿着,乖乖地再次拿起了报纸,小人书。 这天中午,李在科吃饱喝足,人半倚在书刊亭里的靠背椅上,手拿着一份报纸,随意翻看着。 正当他快要看得入眠之时,一阵三轮自行车,“叮当叮当”的车铃声将他吓了一跳,差点从靠椅上摔了下来,他小声骂了一句后,站了起来,朝门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