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董卓的痛苦
“仲颖兄,一路保重,恕不远送了。” “玄德留步,无需再送了!” 巨鹿郡,大陆泽畔,刘备与董卓相互拱手行礼道别。 朝廷给刘备的功劳足够,给董仲颖的也一样。 曾经的中郎将,现在已经是破虏将军,斄乡侯了。 无论权势还是低位都有大幅提升,唯一让董卓不满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人们看他的眼神和之前没有太多区别。 这个“人们”,只包括士人。 与刘备不同,新鲜出炉的斄乡侯对民众并不看重。刘备教导的“名声”的重要性,然深以为然,但却想当然的将“名声”,理解为了“士人对自己的评论”。 当然,某种意义上这也没错。汉室的平民地位日益降低,话语权几乎掌控在士人手中。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名士”。 董卓的想法,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 只是很遗憾的,他对待士人的态度,就好像单相思的青春期少年一样。所谓多情总被无情恼。 士人们完全不在意一位杂号将军,一位乡候。 更何况董卓并非名门世家,他只是个良家子。或许在家乡有些钱,有些势力。但这样的土豪岂不是天生就该被人鄙视的吗? 说董卓这种不上不下的身份和地位,注定了他不会像同样出身卑贱的何进那样,受人们的追捧。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踩他一脚。以显示自己不畏权贵的品质。 所以,在这几天时间,董卓非常,非常,非常受伤。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冀州来求告卢植的士人,多的数不胜数。 在执行粮食-世家策略的同时,卢植也执行了选拔幕府佐吏的策略。 向他的至交好友,同门师弟写的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到当事人手里。不过本州的士人们,却无论如何都收到信息了。 州牧准备选拔人才,填充幕府……尽管州牧的选拔方式与一般的推举,察举不同。而是使用了科举,这种听上去很奇怪的方式。不过士子们对此并没有太多想法。 所有人都是傲慢的。 都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都认为自己拥有强大的实力,可以轻而易举的脱颖而出。 所以在刘玄德的一份包含了地理,历史,政治,数学,文学,时政在内的整套试题之前,这些人都会自信。凭借自己的才华,怎么可能不说(忽)服(悠)住州牧,在幕府里获取一个好位置呢? 所以,董卓的噩梦降临了。 大批他想要刷声望的士人出现,让他喜出望外。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名声。 然而很遗憾,董仲颖的声望没刷到,自己却成了他们刷声望的工具。 在大量士人聚集一处的情况下。极少数人敢做出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 即使少部分人认为董卓与社稷有功,又是朝廷重臣,不应该被这样对待,他们的选择也是隐藏自己的想法,然后随波逐流。 因为,毕竟。他们也不是董卓的亲戚。为什么要为了一个董仲颖,丢失自己在士林中的名望呢? 所以董卓这段时间过得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