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抗战尖兵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二章呼延家族

第三十二章呼延家族

      苏汰馀缓缓地问呼延若容:“若容兄是秦省知名绅士,府上与刘长官还有过往来,您看这华北局势会如何发展。”

      苏汰馀知道,呼延家族乃是秦北大族,尤其呼延若容,表面上看温文儒雅四平八稳的,实际上思想很激进的。呼延若容和苏汰馀同年生人,是秦北著名革命家井文渊的留日同学,后来两人一起加入同盟会,一起在西北闹革命,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基友,1918年井文渊被杀害,呼延若容愤慨不已,从此返乡经营家业,不务政治。可是实际上呼延家族在秦北树大根深,呼延若容的jiejie就嫁给井文渊的哥哥,秦北军阀井松生。一直以来,呼延家就是井松生背后的智囊团加钱袋子,两家军阀财阀合璧,几乎独霸秦北。呼延若容虽然财大势雄,但他并没有为非作歹,平时他热心家乡公益和教育,内心深处,他还是那个与井文渊一起闹革命的忧国之人。因此,当刘琨率领西北纵队开始统一西北,推进国民革命的时候,呼延若容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刘琨一边,他发挥了对井松生的影响,使得秦北得以和平加入了西北边防区,而西北国民革命也没有让他失望,新的西北边防区政府强力主导抗旱救灾,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实行温和的土地改革。

      新政府鼓励乡绅们从地主向企业主转型,用工矿企业的股票置换乡绅们的土地,西北开发银行也向乡绅们提供创业资金。呼延家族热情响应,向各种工业企业作了大笔投资,大华纺织就是一个实例,呼延若容和石志学一样,有留日背景,二人在招商活动中一拍即合,呼延若容与秦省几个士绅一起,与裕大华合资建立了大华纺织,演绎了秦省本省资本与外省企业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

      呼延若容答道:“刘长官日理万机,我与他多是在一些公务场合有交流,故亦没有比大家多有内幕消息,然而近期秦省经济活动确实有些异常处,秦省在民国17年为了抗旱救灾,曾经施行过粮食的统购统销并且严禁粮食向边区外出口,在全区范围内发放粮票,进行粮食配给制度。后来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农业上连续两年的丰收,乃决定解除了这些严厉的措施。这些年来,西北经济持续繁荣,却没有放松对农业的投入,水利设施逐年新建,化肥制造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开始供给区外的农业化肥需求了,各种农业机械和灌溉机械也大量国产化,这样无论是粮食亩产还是耕地面积都逐年提高。仅仅秦省就有七千万亩耕地面积了,去年大丰收,官方统计是人均有400公斤粮食。而且这些年西北每年都大量储备粮食,各地的粮仓扩了又扩,可是据我所知,现在政府有关部门貌似又在准备印刷新版粮票啊。这没灾没涝的,忽然要重新准备粮食配给制度,只可能是备战措施了,无粮不聚兵嘛。

      另外董事长知道,某也在西北开发集团下属之基金会任理事,西北开发集团很多项目是通过我们基金会投资的,然而从去年(1936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得到了通知,停止在东部、华北各省的投资。”说着说着他看见女儿的一双大眼睛眨啊眨的,好像有话要说,他说:“兰儿是个小记者,现在经常跑军政两界,报道时政新闻,她倒是可能有料。”在旁边一直含笑不语的石静怡好像作证似的笑着说:“兰姐是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呀,上次张杨兵变的时候就作了李兴中将军专访,搞出个大新闻,惊动了西北边防军司令部,我们大学里新闻系的老师都说兰姐了不起。”

      石静怡没有说错,呼延兰绮是长安新闻界排名数一数二的美女记者,她虽然刚从国立长安大学毕业二年,但是已经凭借她的能力和靓丽成为长安秦风日报的著名记者。

      民国时期先后有两个同名的《秦风日报》。早期的《秦风日报》由宋伯鲁、胡舜琴、徐宝荃等集股创办,社址南院门。南南轩任总编,俞嗣如等担任采访工作,以“合群建国,力富图强”为宗旨。民国元年(1912年)1月15日首份报纸出刊,八开二张,是长安出版大型日报之始,并注明“诸夏民国秦省邮政总局认为新闻纸类”。栏目有社说、公牍、新闻、专件、文艺撷萃、来鸿去雁、杂俎、广告等。民国6年(1917年),因“持论公正”刊登直言文章,《秦风日报》被查封(一说因经营亏损而遭查封)。后期的《秦风日报》创刊于民国26年(1937年)5月9日,杜秉诚为董事长,成柏仁为社长兼发行人,张性初(张秉仁)担任主编,社址东木头市155号。这一时期的《秦风日报》继续坚持早期《秦风日报》“持论公正”的传统,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备受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