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治痼疾,归去来兮
忘忧忙拉住钟母,说:“大娘,你先别急着去,你坐下,我给你扎两下针,缓解一下你这咳嗽。我听着你咳嗽的实在难受啊!” “你这小小年纪,居然还懂医术?”钟母惊讶地看着忘忧。 “不瞒您说,我家祖上时代行医,我从小就跟着祖母背医书,尝药草。针灸也懂一些的。您先坐下,别害怕,我不是坏人。”忘忧扶着钟母在床上坐下来,把她的袖子撸起来露出半截手臂,然后从银镯子李取了银针,用滚开的水躺过后,认准穴位轻轻地刺了下去。 林老太太的这只银镯子里面一共藏着三根银针,长短粗细不同,针尖也不一样。忘忧平常只用那根最长的细针,这次把扁针和棱针也都用上了。 用针之后,忘忧又一不同的手法分别撵动或者轻挑着三根银针。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她把三根针依次取出,用热水洗过之后放入银镯之中。方问:“大娘,你感觉怎么样?” 钟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来,然后又吸气,吐气,反复几次之后,方惊喜地抓着忘忧的手说:“这得有多少年了,我这胸口里就没这么痛快过!之前总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的!姑娘你小小年纪竟有这等本事,莫不是仙女下凡吧?” 忘忧羞涩一笑,这才起身去拿了钟母找出来的那套衣裳换下来,又说:“大娘,你这病是长年累月受湿寒才落下的,现在刚好是夏天,正是祛湿驱寒的好时候。我开个方子,你照着煎药吃一个月,这病能好一大半儿。以后只要你注意保养,别再寒冬天里受湿寒之气就不会这么受罪了。” “嗨!甭说吃药了!为了我这病,我家大郎借了一屁股的债……我是个没用的,一直拖累我家大郎……嗳!”钟母唉声叹气地摇头。 忘忧忙劝道:“不就是姜老五那点银子么?今儿您的儿子救了我一命,等我兄长找了来,我让他帮你们把帐还清。” “哟!这可是使不得!你给我治病我还没给诊金呢,怎么能让你替我们还账?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忘忧拉了钟母的手笑道:“救命之恩可比天大呢!岂是几十两银子能还得清的?” “不行,不行……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钟母连连摇头。 钟玉林从端着一碗姜汤从外面问:“母亲,给林姑娘喝一点姜汤吧。” “瞧我,老糊涂了不是……只顾着跟你说话,倒把正事儿忘了。”钟母忙去开了屋门,让钟玉林进来。 “哟,这是哪儿来的衣裳?”钟玉林看着忘忧身上的翠色湖绸衣裙愣住了,他家穷的都要揭不开锅了,怎么还有一套绸子衣裳? “这是当年我嫁给你父亲的时候娘家陪嫁的一套衣裳,这是你外祖母的针线,我一直舍不得拿去典当,想留个念想。家里也实在找不出第二套衣裳给林姑娘换了。”钟母说着,把姜汤从钟玉林手里接过来递给忘忧,“紫苏姑娘,快喝两口吧。” 忘忧喝了一碗姜汤,又去把自己换下来的衣裳用清水洗过晾在院子里,心里想着等傍晚时分这衣裳也该干了,到时若是哥哥找了来,也好把身上这衣裳换下来——毕竟是人家母亲亲手缝制的陪嫁,自己可不能就这样穿走了。 钟母跟钟玉林说了忘忧给她针灸治病的事情,钟玉林又专门来作揖感谢。忘忧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在院子前后转了一圈儿,采了几样对钟母的病有益的药草来,先给她看过,又教给她如何食用这些如野菜一样的药草。 眼见着日头西斜,却仍旧不见沐霖或者沈熹年谁的找来,忘忧心里有些着急,暗想以兄长,沈熹年还有李舒他们的心思手段,差不多也该找到这里来了。 忘忧在这里暗暗着急,她却不知道从江宁码头顺流而下至五十多里的地方主江分了一个支流往东南方向去,沈熹年跟沐霖等人寻到这里后生怕那艘载着忘忧的小船顺水入了支流,商议之后由李舒带人往支流方向去寻。 他们沿着主江又找了三十余里,又见一个小小的分支往北去。为了保险起见,沈熹年跟沐霖只得分头行动。沈熹年想着沐霖医术虽然高但打架的功夫差点,便叮嘱阿寺跟沐霖一起沿着主江继续寻找,自己带了几个手下沿着小支流寻去。而载着忘忧的那条小破船在飘到这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船队,恰好它就被挤兑进了往北的支流中。 沈熹年盯着毒日头站在船头上找了一天,傍晚时分晚霞漫天,明晃晃的映着人的眼睛,目之所及总是笼罩着一层光晕,有些模糊。沈熹年的目光扫到岸边芦苇上挂着的那个香囊时,一时没反应过来。等过去了,他又恍惚想到了什么,忙吩咐划船的人:“回去,倒回去!快!” “大人是发现了什么吗?”几个手下累了一天此时已经没什么精神了,一听沈熹年这样激动,也都跟着精神起来。两个人一起撑着竹篙让船逆流往回划了几丈。 沈熹年一眼看见那只香囊,忙指着岸边说:“快!靠岸!” 船缓缓地靠岸,沈熹年探着身子一把扯过那个香囊,凑到鼻尖细细的闻了闻,惊喜地说:“没错!虽然里面的香料浸了水又被风干已经很淡了,但这独特的香味是旁人配不出来的。上岸!快!”沈熹年说着,率先跳上岸去。 众人纷纷跟上,沈熹年便循着在岸边开杂货铺子的掌柜打听,今儿可有一个妙龄少女孤身上岸,或者被救,或者被挟持,云云。 杂货铺子的掌柜的略一寻思,便问:“是不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长得很是俊俏,一笑起来嘴角有两个酒窝……对了,她穿着白色的衣裙,自称是……靖西候府的千金?” “对!对对!就是她!”沈熹年心头涌起一阵狂喜,忙问“她什么时候上的岸?你可知道她的去处?” 那掌柜的笑道:“午饭前被钟秀才在这儿救了这个姑娘,这会儿应该在钟秀才家——不过你得快点,晚了怕就被姜老五带走了。” 沈熹年抬手从怀里摸出一块银子给那人,又说:“钟秀才家在哪儿?麻烦大哥给带个路吧。” 那掌柜的见沈熹年出手如此阔绰,自然乐意帮忙,便关了铺子的门带着沈熹年往钟玉林家去。 然而还是晚了一步,沈熹年到了钟家,只看见坐在门口哀哀欲绝的钟母,连钟玉林都不在。 原来姜老五这厮开始被忘忧唬住,以为自己真的中了毒,上岸后便急匆匆的去找郎中。头一个郎中给他诊了诊脉,说没事,身体好着呢,没病没灾的。姜老五不信,把这郎中骂了一顿,又换了个郎中去求药。第二个郎中又给他仔仔细细的诊了脉,说是受了些风寒,许是落水的缘故,回去喝点姜汤发发汗就没事了。 此处不过是个小地方,前前后后几百口子人,靠着水路过活,一共就俩郎中,都说他没病。姜老五心里开始犯嘀咕。心想那小丫头莫不是骗老子吧?可是老子这条胳膊的确是没啥感觉,掐一把也不疼,挠一下也不痒,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姜老五越想越不对劲儿,旁边的一个小弟提醒他:“五哥,你说那小丫头是不是骗人呢?” “她敢!看老子不捏死她的!”姜老五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 “那……两个郎中都说您没中毒,而且您这也不像是中毒的样子呀,什么毒不痛不痒?那小丫头是不是对您施了邪术?” 姜老五忽然站起身来,狠狠的骂了一句脏话便往钟玉林家奔去,他气势汹汹地踹开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在钟母的哭喊质问之中拎着忘忧的衣领就走。 沈熹年找来的时候,姜老五刚把忘忧拎走没多一会儿,钟玉林气急败坏的追了去,只留下钟母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哭。 “阿平,发信号,告诉沐霖兄和李舒位置。”沈熹年说完便纵身踩着矮墙跳上了屋顶,又厉声喝道:“分散开来,找人!” “是。”四个随从齐声答应着纷纷上房,其中一个从怀里拿出一枚绿色的纸筒,轻轻一转,一颗绿色的流星飞入天际,在暮色中炸裂出一朵绚烂的火化。 此时此刻,忘忧正被姜老五五花大绑着往一辆牛车上塞。原来是姜老五的姘头孙寡妇跟湖州一个开勾栏院的妇人相熟,说这样水灵的小姑娘,至少能卖三千两银子。姜老五便抱着丢一条胳膊也要发横财的心思,打算把忘忧卖到勾栏院去。 钟玉林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姜老五只吩咐两个兄弟按着他不许动,他便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颗在暮色中绽放的烟花打断了钟玉林的呵斥,他抬头看着天空,皱眉说:“这样的东西应该是军营里传递消息用的,怎么会在这里被点燃?” 忘忧冷笑道:“这是因为某人的死期到了。” “什么?”钟玉林还没反应过来,便听见身边一个人惨叫一声捂住了眼睛。他回头看时,但见鲜红的血在那人的指缝里缓缓地流淌出来,血腥的味道在湿热的空气里渐渐地扩散,让人作呕。 “什么人!给……给老子滚出来!”姜老五的腿有些软,但强撑着一口气朝虚空里喊话。 一记凉薄的冷笑在他背后响起,一回头,对上一双鹰隼一样凌厉的眼睛。对方明明是个清瘦少年,却有一股逼人的气势,那种气势犹如实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你……你是谁?”姜老五磕磕巴巴的问。 “听清楚了——爷是靖西候府世子,沈、熹、年。”沈熹年一记冷眼扫过去,已经把姜老五划到死人的行列。他不再理会姜老五,径自走到忘忧跟前,小心翼翼的解开她身上的绳索,又把人上下左右检查了一番,发现除了绳索勒出来的痕迹之外并无外伤,又问:“没事吧?” “我没事,让你们担心了。”忘忧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沈熹年弯腰把忘忧捞起来放到车辕上,随后赶来的阿平手中的利剑已经压在了姜老五的脖子上。 在沈熹年转身之际忘忧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怎么了?”沈熹年回头问。忘忧摇了摇头,以眼神示意他别弄出人命来。沈熹年伸手按了按忘忧的头,说:“放心。” 沈熹年安慰的按了按忘忧的肩膀,抬手放下车篷的布帘子,然后也不理会姜老五而是走到钟玉林面前,拱了拱手,问:“这位就是钟秀才吧?” “在下钟玉林,见过靖西候世子。”钟玉林忙拱手还礼。 沈熹年深施一礼,说:“多谢你出手相救舍妹,这份恩情我靖西候府记下了。” 钟玉林忙还礼:“不敢当,不过是举手之劳。倒是林姑娘出手为家母治病,玉林十分感激。” “这些客套话我们容后再说。”沈熹年朝钟玉林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看向姜老五。 “世子爷饶命!”姜老五立刻跪下了。 “阿平,把跟他有关系的所有人都绑来钟家。”沈熹年淡淡的吩咐了一句,上前牵着驾辕的水牛往钟家去。 * 这几年沈熹年经常在外行走,身上自然不会短少了银子,当时他便把杂货铺的那人叫过来又丢给他一块银子,那人没多会儿便送了米面鱼肉等东西过来。钟母去厨房张罗,忘忧也跟进去帮忙。沐霖和李舒等人赶过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饭。 彼时,忘忧刚好端着一盆莼菜羹从厨房里出来,抬眼看见急匆匆风尘仆仆的沐霖,忙甜甜地叫了一声:“哥!” 沐霖顿住脚步瞪着忘忧半晌没说话,一颗心七上八下,喉间堵着千言万语,只在看见她平安的时候都化为虚无。 “我没事。”忘忧放下汤盆上前去拉住了沐霖的手,宽慰道:“让你们担心了。” 一场惊涛骇浪过去,天地归于平静。 沐霖默默地揉了揉忘忧的脑门,叹道:“渴了,有茶吗?” “钟大娘家里没有茶,我煮了汤,你们快坐吧。”忘忧说着,忙拿了一只粗瓷碗给沐霖盛汤。 沈熹年把事情跟沐霖大致说了一遍,方问:“这个姜老五你说该如何处置?” “你觉得呢?”沐霖皱眉问。 “钟秀才说着个混账东西在这一带欺男霸女放印子钱,可谓无恶不作。依我的性子把挑了他的手筋脚筋丢到江里去喂鱼也算便宜他。不过忘忧不叫弄出人命来。” 沐霖又看向忘忧,问:“你想怎么办?” “朝廷自有法度,把他交给官府处置就是了。”忘忧说。 沈熹年冷笑道:“他想要拐卖你是真,但终究没做成。就算是送了官府也不过是申饬一顿酒放了。在这,他有这么大的胆子胡作非为,指不定地方官跟他是一条藤上的。” 忘忧想了想,说:“这倒是,那不如把他们带去江宁府查办好了。” “……何必这么麻烦?”沈熹年摇头说。 “身为朝廷命官不能枉顾刑律。”忘忧悄悄地瞪了沈熹年一眼。 “行,行——你说得对。”沈熹年端起汤碗来吸溜着喝了一口莼菜羹。 钟母原本想挽留忘忧一行人住一夜再走,沈熹年跟沐霖商量之后决定不再停留,晚饭后直接登船离去。 拎走的时候,忘忧把沈熹年,沐霖以及李舒身上的银子都翻出来交给了钟母,又写了一个药方给钟玉林,让他照着方子煎药,说:“只需月余,钟大娘的病可痊愈十之八九。”钟玉林接了药方却执意不肯收银子,忘忧知道他读书人的心性,便说:“这只当是我借给你们的,等你将来金榜题名之后再加倍还我就是了。” 沈熹年提议钟玉林带着钟母一起去江宁府寻个出路,无奈钟母不愿离开故土,钟玉林乃儒家子弟,自然要奉行“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留下来守着母亲读书度日。 钟母依依不舍的总到江边,眼看着这一行人压着姜老五以及他的帮凶姘头一行几十个人乘船逆流而上消失在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