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盛唐金手指在线阅读 - 唐代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事(一)

唐代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事(一)

    唐朝的酒很淡,动辄“会须一饮三百杯”、“莫厌狂歌酒百杯”,固然有诗人的夸张成分,但其实背后也透露了一个事实……唐朝的酒,受限于酿造工艺,普遍度数不高。没办法,蒸馏酿酒法要在唐以后的宋元之计才发明出来。当时酿酒主要是靠酒曲然后谷物自然发酵而成,更像是现代的黄酒。虽然不可能喝三百杯,几十杯还是不在话下。

    作者想告诉那些穿越者,穿越是一个技术活,更要有一个好胃口,尤其是穿越到唐代……,不明白请听我慢慢道来。

    唐代的酿酒工艺很简单,通常是取粮食(主要是米)、水、酒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装入大瓮中密封,等待发酵完成。发酵时间往往从几天到几月不等。差不多时间了,撒上石灰……里面还有微生物呢,要继续发酵酒容易酸了,撒石灰就为了结束发酵过程。

    这么弄出来短期发酵的酒,最大的特点,大约就是浊了……没错,浊酒说的就是这种酒。要是不挑嘴,简单过滤下就能喝。这种浊酒,第一眼看上去,通常有点发绿,正如白居易所说的“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再如李白所说“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会在很多当时文艺作品看到作者用绿来形容酒。没办法,还是因为酿酒工艺的问题,酒曲品质难以保证,往往混杂了其他的微生物,酿造过程中酒就绿了。

    再说口感,现代人第一次喝酒,往往都是……辣,但唐朝人估计没有这种感受,因为唐代的酒,往往是甜的,在诗文里,诗人们也经常用饧、饴(饧是唐朝时的一种甜味调料,相当于唐时的糖,饴也是一种麦芽糖浆)等来比喻酒,比如高骈的“花枝如火酒如饧”、刘禹锡的“湖鱼香胜rou,官酒重于饧”等等。这也是因为工艺的问题,导致发酵的时候谷物往往有很大一部分也糖化了,这也让唐时的酒粘稠度很高,“绿饧粘盏杓”。

    当然,这种绿色、度数低、浑浊、甜味,粘稠的酒就是当时最常见、随手可得的酒。也是被描写最多的酒,当然有低端的,就有高端的。

    刚刚的浊酒出来了,要不心急,就先加热一下,彻底结束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再过滤,得到酒的品质还会更高一些。通过用高品质的酒曲,对于酒的品质也很有影响,比如红曲……因为含有红曲霉素,发酵效果更好,直至今天都是非常常用食品添加剂。好的酒曲酿出来的酒,因为相对纯净,颜色就不再是绿色,而是从红到黄色(唐人喜欢称为琥珀色),应该有点接近于现代的黄酒了,这种琥珀色的酒,在唐时就被认为是最高档的酒,还是有白居易的诗为证“世间好物黄醅酒”,白居易也是个酒鬼呀。

    除了这种酒,唐时还有另一种酒,一说估计就有人想起来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没错!就是葡萄酒。

    葡萄酒早在汉朝的时候就传入中国,但价格极其昂贵;直到唐朝时候,破了高昌,才把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带回了中原,葡萄酒才推广开来,当时河东乾和葡萄酒,堪称中国最早的葡萄酒品牌。但依然是很昂贵的酒,李白用“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来写葡萄酒之珍贵,这应该是当时最接近于现代口味的酒了,如果有人不幸穿越回唐朝喝不惯?那就来点葡萄酒吧。

    毫不夸张的说,酒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饮品,唐人无论聚会、会友、闲聊乃至于进行艺术创造,都要喝酒。隋唐结束了南北朝几百年的纷争乱象,稳定下来的人们有了更多的理由去享受。

    唐代的饮品不多,除了酒以外,还有茶和乳制品。

    先说说茶,唐代早期之前,茶被人当成一种药材,购买地点也限制在药店,通常得了感冒咳嗽会去买一点回来治病,后来僧侣发现茶有提神的作用,参禅打坐的时候会喝上一盏,如今这个习俗还流传下来。

    唐代佛教兴盛,茶与佛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唐代佛教禅宗盛行,禅宗重视“坐禅修行”,“坐禅修行”必须要排除所有的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一致。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则有提神养心之用,既能促进思考,又能减轻饥饿感,所以就首选茶作为其饮料,于是寺院饮茶之风大盛,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全国各地。

    当时寺院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另外寺院还专设“茶头”,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为香客施惠茶水。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用途有三:供佛、待客、自奉。僧人待客以中等茶,自奉以下等茶,供佛则用上等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矩有不少名目,如每日在佛前、堂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用的茶,称作“戒腊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我国的不少佛门圣地、名山寺庙都种有茶树,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如四川雅安出产的“蒙山茶”,亦称“仙茶”,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前身叫“乌龙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水月茶”,即现今有名的“碧螺春茶”,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僧人自采自制,饮茶念佛,修身养性,研究茶的烹煮、品饮艺术,在饮茶中融入“清净”的思想,融入山水、自然之中,使精神开释,在饮茶中开悟得道。

    到了唐代中期,茶还是慢慢的流行起来,那时叫做“吃茶”。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后世的人如果穿越到唐代,吃上一盏唐代的茶,和喝中药没多大区别,吐是唯一的结果。

    唐代的吃茶没办法被后人接受,但茶道却流传下来,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其中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代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唐代早期的禁酒令颁行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唐朝茶叶的生产和消费。茶,作为一种酒的代替品而盛行于民间里坊。同时,唐代城市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交通十分发达,从京城长安、洛阳到四川、山东、河北等地的大中城市,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商人在外经商、交往,要住宿、要谈生意、要解渴、吃饭。为适应这种需要,开店铺煎茶卖茶,自是必然。同时,城市经济的繁荣,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城市居民阶级。他们既不是经常调换岗位的文人官吏与士卒兵丁,也不是完全老死乡里的农民,而是活跃在各城镇的商人、工匠、挑夫、贩夫,以及为城镇上层服务的各色人员。这些人,较之乡民见识广,而比上层社会则更重人情、友谊。他们生活在城市中,比邻而居,街市相见,却又不似乡间以血缘、族亲为纽带。但活跃的居民阶层却又需要彼此沟通。茶文化的出现,沟通人际关系便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于是,茶馆文化便应运而生了。

    陆羽将唐代的煮茶技艺总结为:“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经·六之饮》),就是茶叶采造、鉴别、茶具、用火、用水、炙茶、碾末、煮茶、饮用等九个方面。唐代盛行煮茶法,据《茶经·五之煮》记载是先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烘炙,两面都要烘到起小泡如蛤蟆背状,然后趁热用纸囊包起来,不让精华之气散失。等茶饼冷却后将它碾磨成茶末,再筛成茶粉。等水烧到冒起如鱼眼大小的水珠同时微微发出声响,称为一沸,要放点食盐进去调味。等水烧到锅边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先舀出一瓢滚水备用,再用竹笑环击汤心,然后将茶粉从中间倒下去。过一会儿锅里的水翻滚为三沸,将就刚才舀出的那瓢水倒下去,此时锅里的茶汤会产生美丽的泡沫,称为“汤华”。这时茶汤就算煮好,分别舀人茶碗中敬奉宾客。

    陆羽提倡的这套煮茶程序是:炙茶、碾茶、罗(筛)茶、烧水、一沸时加盐、二沸时舀水、环击汤心、倒人茶粉、三沸点水、分茶人碗、敬奉宾客。整套程序是相当完整的,其技术要求也是颇为明确、具体。陆羽特别重视煮茶时要培育出美丽的“沫饽”。称之为“汤之华”,华者花也。指的是茶汤表面上浮泛的一层细密均匀的白色泡沫。

    唐代“茶道大行”,除茶圣陆羽其功不朽外,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推波助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最有文化、最有艺术品味的群体,文人士大夫阶层把饮茶视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不断地雅化茶事,从而形成了以“品”为主体的饮茶艺术。士人相聚,必以烹茶,品茗清谈;迎宾待客,则举行茶宴、茶会、茶集,吟诗联句,其乐无穷;朋友之间,还时常不远千里,寄赠佳茗,共同品尝大好茶味。许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嗜茶成癖,乐此不疲。在上层人士中,宰相李德裕、吏部尚书颜真卿、兵部员外郎李约、湖州剌史李季卿等,皆是酷爱饮茶之人。在诗人当中,醉心于茶事,有茶诗传世者,约有百馀人。其中如李白、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杜牧、刘禹锡、柳宗元、温庭筠等大诗人,皆有饮茶之佳作传世。尤其是诗人卢仝的一曲脍炙人口《饮茶歌》,用夸张的手法,把饮茶的感觉描绘得淋漓尽致,堪称千古绝唱,对饮茶风习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