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南宋之工业革命在线阅读 - 2.2 科普知识讲座

2.2 科普知识讲座

    李不伟待众人都平静下来后,问了一个问题:“刚才听各位说到月有圆缺,可知为什么月亮会产生这种变化?为什么这种情况每三十天发生一次?”

    此问题一出,众人相顾哑然,为什么月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要三十天一次变化?这些看来都是常理,却没人知道其原因,即使有些学派偶有解释,却又不能服众,破绽百出。

    李不伟理了理思路,慢慢说道:“其实我们所居住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而我们所住的地方,从塞外的蒙古到大宋的临安,只不过是这个球体上相当小的一部分,因此这大地看起来才是平的。我们住的大地其实叫地球,在球面的另一端仍然有大山湖泊,仍然有人在居住。”

    此言一出,惊呼之声四起,只听有人问道:“既然大地是个球体,那另一端的人为什么不会掉下去?”众人一阵哈哈大笑,心想这少年为了出风头,说什么不好,却偏偏说出这样的奇谈怪论。

    其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说法早已有之,而宋朝也曾有人提出过此说。宋朝的科学家沈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球,在他的描述中是这样讲的:“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天之包地犹如壳之裹黄”,而且沈括提出了浑天说的理论,只是因为当时没有理论来证明,因此这种观点几乎无人认可,李不伟今日又提出相同的说法,众人一时觉得李不伟大有出风头的嫌疑。

    “这个问题提得好。”李不伟开始有点教授的感觉了。

    “在回答之前,我想再问几个问题,为什么苹果熟了会掉到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或向其它任何一个方向飞?为什么太阳会升起落下?为什么会有一年四季?为什么天空的星星有的会移动位置,有的却终年不变?”

    李不伟接连问了好几个为什么,一时台下鸦雀无声,这倒不是说众人无法解释,而是知道李不伟如此一问,必然与平常的解释有所不同,因此都静下声来看他如何继续说下去。李不伟见状得意之极,本来面对皇帝与众多学者,他还有些顾忌,但经过刚才与众人的辩驳,李不伟反而放松下来,此时早已在心中盘算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了。

    的确,这些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自然而然就应该是这么回事。虽然有许多学说或民间传说来解释这种现象,但历经千百年,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而眼下的这些理学学说虽然也有各自的解释,但李不伟却没有想到,他随口问出几个为什么,早已超出了此时的科学范围,虽然他知道准确的答案,说出来也好像能够服众,但此事最终还是引来了一些麻烦,以至于李不伟以后无论谈到何种技术之时,都会说到自己的‘师父’,要不就‘引诱’旁人自己发现一些知识,如此一来便显得是大宋朝的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了,而李不伟正好旁敲侧击一下,新的理论就诞生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此时,李不伟的几个问题问出之后,众人自然无人可知,只听理宗问道:“李卿既然如此发问,想必是知道其中原因的?”李不伟道:“回皇上,小民正好知道一些,但为了讲解得更清楚,请皇上为小民准备一张大纸与笔墨。”

    辩理厅中自有现成的纸墨,理宗马上着人准备好一张一米见方的纸,挂在墙上。

    李不伟清了清嗓子,众人只听他讲道:“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而不掉在任何一个其它方向,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这个球体会产生一种吸引力,而太阳、月亮、星星、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会产生这种吸引力。因此,又称其为万有引力。而苹果会掉在地上,正是地球正中心的吸引力是指向地球中心的,而这种力在地球表面各处都一样,因此,人站在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感觉地是在脚下。”

    马上有人说道:“你这种说法又有何证据?假若我说地是平的,也能解释得通”。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李不伟却不慌不忙,在纸上先画了个大圆,又在上面画了八个大小不一的小圆,只不过这八个小圆比起那个大圆却小多了。然后李不伟画了一会儿,众人这才看出,原来这八个小圆是围着那个大圆转的。只听李不伟继续说道:

    “中间这个大圆,就是太阳了。这第三个绕着太阳转动着的小球体,便是地球了,而与地球同时绕着太阳转动的,还有其它七个类似的球体,只不过有的十分巨大,直径超过地球十数倍。地球不仅绕着太阳转,而且其自身也在转动。地球每自转一圈,便是一昼夜,地球每绕太阳转一圈,便是一年,这叫做地球的公转。而地球的自转轴是与其公转轴并不是平行的,我们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地球的北半球。”

    李不伟用手一指,做了个标记。

    “如果公转到这个位置,太阳是直射的,这就是夏天。转到另外一边的位置,太阳是斜射的,便是冬天。”

    众人都不做声,心中盘算着李不伟刚才所讲,有几个稍聪明点的早已想得明白,如此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一年四季,白天晚上的成因,于是不禁又问道:“那李公子又如何解释月亮圆缺呢?”语气已大不一样。尽管如此,众人中还有十之八九对李不伟的言论不以为然。

    李不伟一笑,又在地球旁边画上了月亮,说道:“月亮其实是绕着地球转的一个球体,只不过比地球小很多。月亮每绕地球转一圈,刚好大约是三十天。而太阳射向月亮的光,如果从地球看来是斜射的话,便是月缺,如果是直射的话,便是十五满月。而月亮,地球,太阳三者位置的不同,便形成了上弦月,满月,下弦月,而有些地区还可以看到月食。”

    李不伟用拳头,脑袋连连比划着,众人终于都明白他到底要表示什么。

    理宗也不住点头,也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又听理宗问道:“既如李卿所说,这太阳可是宇宙之中心了?”

    李不伟摇了摇头,说道:“地球虽然绕着太阳转,但却不是宇宙的中心。”他低头沉思半晌不语,众人看他思考得入神,便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李不伟接着说道:“各位可知为何先看到闪电后听到打雷?原因是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要快得多,而实际上雷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在数里外看起来,却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打雷的。所谓弹指一挥间,原指是短暂的一瞬间,我们姑且将这称为一秒。”

    李不伟说着,有停顿地数着“一,二,三......十”,然后他又算了下古代的里与现代公里的换算,接着说道:“刚才,我数了十下,便是十秒了。声音在一秒钟内能传播一里,但光在一秒内能传播八十万里。”

    众人一片惊呼,八十万里,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已有几人开始计算多少个临安与汴梁的距离才能凑足八十万里了。然而更多的人,却仍是抱着一副看热闹的心态,心想如今这个跳梁小丑的表演虽然有些过了,可当作笑话看看也未尝不可。

    “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大约一百万里,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连光也要走五百秒左右。太阳距离地球虽然远,却因为其散发的热量十分巨大,体积又是地球的数万倍,因此地球上仍然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大都是与太阳一样的发光球体,有些比太阳还要大许多倍。夜空晴朗之时,我们所见到的银河,叫做银河系。太阳正是银河系中几十亿发光球体中的一员,而这银河系,其实是圆盘状的,只不过我们身在银河系中,所以看起来银河系便是一条带状的了。而光从银河系一头走到另一头,各位猜猜要走多少年?”

    李不伟也记不清到底银河系中有多少恒星,随口说了一个数字,想来也差不了多少,众人早已听得呆了,此时李不伟一问,才忙着计算起来,过了一会,只听台下有人问道:“可是有几百年?”

    李不伟哈哈一笑,说道:“区区几百年,也太小看银河系之巨大了,其实是十亿年。”

    只听得惊呼之声比先前已大了许多,众人虽然先前不信,但李不伟先前所说正好解释了日月星辰的自然现象,此时又有几人也跟着有些相信了。

    理宗沉思半晌,方才笑道:“若真是如李卿所言,这包罗万象的宇宙,大得出乎想象,茫茫宇宙,莫说是人,嘿嘿,便是这大宋,加上金国,蒙古,以至整个地球,也如沧海一粟。”

    李不伟一怔,没想到理宗竟然如此见识,他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其实银河系,也只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比起整个宇宙,银河系才算是沧海一粟。”

    众人听了,虽然大部分认为此属无稽之谈,但看理宗未加辩驳,一时均默不做声。理宗若有所思,过了半晌,叹道:“李卿虽然年少,但见识却远胜寻常读书之人,常言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也正是如此了。”

    辩理大会在下午时分结束,众人各怀心事,三三两两地议论着今日的这个疯子的言论,没过多久,便都散了去。其实,宋朝之时已有类似地心说的理论,而且此种学说并不影响到皇帝的权威,当时也不像书中所写的那般,以为皇帝是什么星下凡,又或是真龙天子真的就是天龙转世,少数的村夫愚妇也许会相信这些,但真正有点学识的都知道政治这东西与什么真龙没有半点干系,因此李不伟这番理论倒不至于威胁到皇权,但众人多少都有些怀疑,只是没有直接反驳罢了,心想自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种学说来解释宇宙组成,而且这些学说都有各自的理论基础,你这番解释虽然也有些道理,却远远谈不上是一门理论了。更有不少人已对李不伟指手划脚地议论起来,李不伟隐隐听得‘邪说’二字,也不以为意,暗自叹道:倘若我的理论是邪说,恐怕再过几百年,人人都要变得邪了。

    李不伟与艾画也随着众人往外走,刚走出去,却见一小太监在身后叫道:“李公子请留步,皇上要你在后厅说话。”李不伟奇道:“公公可知皇上叫我何事?”,那小太监却道:“公子去了便知。”说完便站在一旁等着李不伟。艾画笑道:“定是李兄弟今日语出惊人,皇上要召见你了。”

    因为理宗只召见李不伟一人,因此艾画便告辞先行回客栈去了,李不伟随着小太监一同穿过辩理厅,到了后厅,待小太监通报了后,一同走进了厅内。

    只见理宗端坐在正中央,左右各有两人远远地陪坐着,李不伟一看,左边的正是丘处机,右边的一位中年男子,白净的脸上几缕胡须,身材微微发胖,正是刚才在参加辩理大会中的一员,只不过好像刚才没太讲话。

    理宗赐了座,李不伟挨着丘处机坐下,只听理宗笑道:“李卿学识渊博,所谈理论又高深莫测,实在是年少有为啊。这两位一位是长春子丘真人,另一位是人称滹南遗老的王若虚先生,来自金国。”

    李不伟吃了一惊,心道,金国占领大宋半壁河山,又有靖康之耻在先,又对江南一直念念不忘,辩理大会又怎么会请金人前来参加?

    只听理宗继续说道:“王先生为金国理学一大家,论文论诗都有独到的见解,此次参加辩理大会,正好是天下理学之士齐聚了。”

    其实当时金国也出了不少学者,北方学者不是简单地追随或者附和、发挥南宋理学家的言论,更多的是展开对南宋理学家的思考。在南宋,批评理学家的仅有郑厚等个别人排斥孟子,离经叛道,被朱熹等人斥为“邪说”。在北方,金国的李纯甫推扬郑厚之论,以郑厚的传人自居,他信奉佛教,为了批判理学,特意出书批评南宋学者。还有王若虚,虽然为陕西人,但金国占领江北已百多年,因此也称金国人。

    李不伟却不知道这些,只道理宗崇尚理学,学说无国界,因此才邀请各国学者前来。然而他更不知道的是,丘处机竟然也与以前书中描述的大为不同,丘处机长年居住北方,隐居潜修七年,创全真道龙门派。后来,被金世宗召见至燕京问以至道,并主持万春节醮事,没过几年,又被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由,下诏禁罢全真道等教,丘处机即东归山东栖霞。而南宋及金国先后遣使来召,他都没有答应,却行程万里到达西域,晋见成吉思汗。就在一年前他返归燕京,元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院和道众的一切赋税差役。由此看来,丘处机并不像一些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为大宋着想的铁血汉子。丘处机曾两访崂山,足迹遍及青州、登州、莱州等地,扩大了全真教的影响,十二年前益都杨安儿起义军攻克登、莱等州,丘处机奉旨招抚了部分义军,一时名声大振。其时,金、蒙、南宋三势鼎立,争相诏求丘处机,他概不应诏。而此次前来却是理宗再次召见,而理宗的本意也是为探听蒙古与金国的虚实,但毕竟丘处机力主止戈息战,况且其对道学研究甚深,因此理宗也将其敬为上宾。

    接着丘处机讲了些随成吉思汗西征的种种见闻,以及丘处机如何以道家学说劝成吉思汗止杀,蒙古大军又是如何势如破竹,横扫西夏,花刺子模,蒙古目前内部的矛盾,各势力的纷争等等。理宗听了蒙古铁骑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不由得暗暗心惊。

    王若虚此行前来,却是奉金帝之命。原来自从蒙古大军西征屡战屡胜,并且与金国开战十数年,又先后取了河北与山东等地,金国看到日后与蒙古决一死战已不可避免,便欲与南宋结盟,共同抵御蒙古,并喻之为唇亡齿寒。金国先前也已派人试探,却被史弥远怒骂了一通,赶了回去,还声称如果战事一起,便与蒙军一同杀入金国都城,以雪靖康之耻。这次正逢辩理大会,金国皇帝得知南宋的当今皇上喜好研究理学,便差王若虚前来再次相劝。其实在宋高宗时期,南宋已向金国称臣,并每年进贡,此时北方金国面临蒙古威胁,无力再向宋朝施压,史弥远看到这点,自然一口回绝。

    理宗向丘处机问道:“长春真人随蒙古西征数年,可知蒙古是否有意攻我大宋?”

    丘处机微搂长须,沉思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皇上,在贫道随大军西征的途中,曾不断劝说大汗止杀,优待天下苍生,也颇有成效,大汗每攻占一地,屠城之举是越来越少,甚至在抵抗不是很顽强的时候,也偶有善待百姓。但如今大汗身体却是越来越差,至于日后新的大汗是否也能存善念,贫道一时不敢断言。”

    理宗一时沉吟不语,又转向王若虚问道:“依王先生所言,何以确定蒙古南下攻我大宋的野心?”王若虚似乎早已想好了说辞,马上回道:“蒙古乃马上游牧民族,生于马背,长于马背,亡于马背,在北方苦寒之地几十代,如今正值兵强马壮,各部统一,携西征之余勇,野心必定不小,江南乃富庶之地,蒙人又怎会不垂涎三尺?”

    理宗听了一惊,这话与几天前李不伟所讲如出一辙,他不露声色,点了点头,转向李不伟,露出征询之意。李不伟道:“丘道长说得很有道理,蒙古新的大汗一旦即位,必定与现在的蒙古不一样,扩张野心肯定是有的,至于会不会攻打我大宋,”李不伟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王若虚,继续说道:“小民也不知道。”

    理宗会意,又与几人了解了一些情况,便准备起驾回宫了。临走前,又对李不伟道:“李卿,画像的事,便安排在明日吧。”

    恭送理宗离开之后,李不伟等三人也一同走出了后厅。丘处机笑问道:“李兄弟,那幅画逼真之极,称其为天作也不过份,不知画上的姑娘是何人?”李不伟脸一红,不知如何作答,又想起宋朝的礼节繁多,如果没有任何关系,又怎会拿着一个姑娘的画像?犹豫了一下,道:“这是在下的…..未婚妻。”

    丘处机听得一愣,忽又哈哈大笑,拍掌道:“好!好!才子画佳人,佳人配才子。贫道平日喜好吟诗作对,方才看了此画,灵机一动,写了首小诗,就送给李兄弟吧。”说着,拿出一张纸递给李不伟,李不伟接过一看,只见上面游龙走凤地写了数行狂草,他也看不懂,但还是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连声道:“好诗,好诗,多谢丘道长了。”心中却想,这丘道长未曾见他动笔,又怎会如此迅速地写好一首诗呢?但看这墨迹却是极新,显然是刚刚写好不久。

    两人又是客气一番,李不伟突然想起一事,便问道:““请问道长是否认识郭靖这个人?”

    “郭靖?没听过......”

    “哦......”李不伟心想也是,这毕竟是小说中的人物,又怎会在真实历史中出现呢。但丘处机毕竟名气极大,李不伟有心结纳,笑问道:“丘道长此次前来临安,不知还要待多长时间?晚辈早对丘道长的大名有所耳闻,如果方便的话近日还要前去拜会。”

    丘处机道:“承蒙李公子厚爱,贫道明日便要返回汴京,金国皇帝正准备在汴京修建一座新的道观,因此贫道还须得早日回去。”李不伟奇道:“丘道长不是已有了重阳宫了么?难道准备在汴京长住不成?”丘处机笑道:“此次新修的叫做思远观,并非贫道所住。”

    李不伟笑道:“原来如此。”当下也不再说话,心中却想着这丘处机受蒙古恩泽,又什么时候又与金国朝庭打成一片了?其实他不知道,金国与蒙古虽然开战,但对于道教都是极为崇尚,因此丘处机才能在两国之间来回游走无事。

    王若虚一个人落在后面,精神恍惚,显然这次前来又有负所托,心里自是极不舒服。李不伟转头看他如此神情,也隐隐猜到了一些,便笑道:“王先生,如果大宋真的与蒙古联手,你估计金国能支持多久?”

    王若虚一怔,说道:“这个......蒙古虽然强悍,但金国却也不惧,但如果蒙古与宋朝联手,估计金国在数十年之内却也能相持。”

    李不伟闻言笑道:“如果蒙古与大宋联军,只需一年,金国便大势去矣。”其实历史上宋蒙联后之后,也就是一年,金国便灭亡了。

    王若虚听了,心下喑然,虽觉得李不伟过于夸大其辞,却又未尝不可能,突然向李不伟深深一揖,正色道:“李兄弟学识渊博,必能得到当今皇上重用,日后还请李兄弟以大局为重,共御强敌。”

    李不伟连忙还礼,说道:“这个自然,定当以大局为重,不忘唇亡齿寒的教训。”

    (注:在此讲天文知识有些过早,但主角目前只有这些言论能镇得住人,对众人也极具震撼效果,因此大讲天文学。------其实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也只好讲这些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