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前事
因云姨娘信中说就这几日到京的,黛玉便每日都派人带了车马到城门口等候。如此过了两三日,终于这日巳时三刻外院传话进来,道云姨娘的车轿已是进了城,正往府里过来。黛玉心中喜悦,忙吩咐厨房里备好席面,烧好汤水,带着孙mama等身边随侍的人去了二门口等候。 也不知过来多久,才见三辆青色油篷大马车缓缓行来,车前挂着林府的灯笼。林总管吩咐开了大门,放了车马进来,跟去的管事们已是先从车上下来,和苍柏留在了外院。转过影壁,小厮们都退下后,媳妇子上前摆好了脚凳。车帘掀起,率先跳下绣枝和织锦俩人,扶着云姨娘下了车。一别数月,又千里行路,云姨娘看着有些消瘦,精神却是不错。 黛玉迎了上去,握了云姨娘的手,笑道:“姨娘可算回来了,我可是想姨娘得很。”云姨娘亦笑道:“我也想姑娘。”又细细打量着黛玉:“几月未见,姑娘似是又长高了些。”黛玉笑道:“姨娘却是辛苦了,我瞧着都清减了些。”又道:“姨娘一路上可还顺利?有没有水土不服?”问个不停。云姨娘笑道:“姑娘慢点说,别急。我一样样的来答姑娘。”黛玉笑道:“许久未见到姨娘,我有许多话要和姨娘说呢。”孙mama笑道:“姑娘,云姨娘一路回来,舟车劳顿,想必有些累了,不如进屋里说话吧。”黛玉笑着应了,挽了云姨娘的手,一径往内院去。后面随云姨娘而去的媳妇丫鬟们与府中众人相见,亦是说笑个不停。 待到了云姨娘的房里,里面俱是收拾打扫过了,重新换了帐幔帘幕,窗前的条案上还摆着新采下来的桃花。云姨娘笑着坐了桌前。对黛玉道:“姑娘费心了。”黛玉笑道:“姨娘说哪里话,这一次却是让姨娘辛苦了。”云姨娘笑道:“不辛苦,不辛苦。”接了鹦哥送上的茶,喝了几口,又放了绣枝织锦等人下去休息,道:“姑娘,我有几句话要和你说。”说罢,看了周围一眼。黛玉会意,让孙mama带着人都出去了,带好了房门。 云姨娘悄声道:“我这次回来。带了一个人来,却是上次救咱们的柳大人。”黛玉讶道:“柳大人?那他现在人在哪里,怎么会和姨娘一道?”云姨娘道:“这些事一时半会还说不清楚。我让青松带着他另坐了车轿绕到后门去了。现在想必已是在门外等着的。姑娘赶紧使人过去把门开了,越少人知道越好。”黛玉点头道:“我明白了。”起身出门,对孙mama道:“mama,快去唤林总管进来,我有事寻他。” 须臾。林总管匆匆赶来。黛玉道:“林总管,你待会一个人去后门那边把门给开了,青松在那里候着,柳大人也在。领进来后,直接安排他们去后面的东北小院,那院子空着。附近少有人走动。”林总管是知道柳湘莲的,闻言也不多说,自去开门。不多时。又亲自进来回话道:“柳大人已进了东北院子里,衣食汤水也送了进去。院门仍旧从外面锁上了,看不出什么来。”黛玉道:“我知道了。若是有什么事,我再来寻你。”让林总管回前院去了。 这边,云姨娘见事已妥当。拉了黛玉去了内室,方道:“姑娘。我这次实是带了两个人回来。一个是柳大人,另一个却是个绣娘。”原来,云姨娘此去江南,按着郝管事说定的那几个丝线铺子寻了去,从收线、染色、晾晒每一道工序都仔细看了,又比较了各处的成色,终是选定了两家,再准备两处比较一下,敲定一个。这日刚出丝线铺子,正准备回客栈去,就与一个妇人迎面撞上了。那妇人年近四十,眼睛红肿得厉害,知道撞了人,连声道歉。云姨娘也不打算与其计较,抬眼看时,却觉得似曾相识,听那声音,也有些耳熟。不禁栏了那妇人道:“我们是不是曾经认识?我怎么听着你的声音这般熟悉?”那妇人听了这话,愣怔了半晌,忽地哭道:“云娘,你是云娘对不对?我是纤秀啊,沈纤秀啊。”云姨娘想了半日,忽地想起眼前之人是谁来。 云姨娘从前未进林府时,家里开着刺绣铺子,其中有位吴绣娘的绣技最是精湛,当年还是因着她,陈家才能拿到内务府进贡的名额。这位绣娘独自带着个女儿,就是沈纤秀,与云姨娘年纪相仿,故而常常玩到一处。俩人无事时会去看吴绣娘绣花,跟着学点。云姨娘最早就是由她启蒙的。后来,陈家横遭变故,铺子被人强行买了去,云姨娘也被其母卖进了林家。当时林家的老太太听闻了陈家的事,怜悯云娘的不幸,就没有给她改名字,仍是按着她原来的名字唤她,不想倒成就了俩人今日的相认。
云姨娘记起前事,便问纤秀如何落得这般田地。纤秀哀泣道:“陈家刺绣铺子被人买走后,其他人都被打发了,唯独我们母女俩被留下,还被关了起来。母亲被人逼着没日没夜的赶工绣活,积劳成疾,身体便垮了。可我们出又出不去,不能绣花连饭都没得吃。为了活命,母亲就将平生所长都教给了我,我们母女俩才有了安身之处。而今母亲已是过世,我的眼睛因为这么多年苦熬,早已不行了,又不幸染上了眼疾,做不了活计。那些人看我没什么用处,便将我赶了出来,流落街头。”云姨娘听得这般说,伤其多年的磨难,且是自小的玩伴,便将她带在身边,又延医请药,为其治疗眼疾。所幸这眼疾还不是很严重,用上好的药煎成汁子熏蒸,又内服药汤,调养了半旬,总算消了肿,恢复了一些视力。虽说视物不似常人,但到底比从前强了些。 云姨娘对黛玉道:“姑娘,我想着咱们开着锦绣阁,正需要这种技艺高超的绣娘。虽说纤秀眼睛已是不行,可她深得其母真传,还可以教导咱们府里的这些的丫鬟们。且她这数十年来也吃了不少苦,如今又无依无靠。我想着把她带回来,既能给我们添些助力,也是做件善事,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又道:“这事本该在信中说明的,只是当时遇见纤秀时,信已是发了出来。再写时,一来一回,时日却是不够了。因着这事没有和姑娘知会过,我也不好冒然将人带进府来,便在进城时将纤秀安置在客栈里。”说罢,看向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