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长安虎视之一
散会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了,我把其他人都打发走了,留下了许谨生和巴格拉米扬。我们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已经有一位中将一位少将在等着我们。他们二位是西北边防军训练总监李兴中中将和西北边防军第100步兵师少将师长陈常捷。他们二位刚从火车站回来。这几天他们陪同由徐次宸带队的晋绥军事代表团去酒泉兵工厂参观访问,又顺路看了张掖炮兵学校,今天晚上的火车回到了长安,这二位刚陪完徐次宸们吃饭,就来到我这里声称要“汇报工作”。 作为听取汇报的第一步,我冲巴格拉米扬一眨眼,说了句他从我这里学到的英文:‘Happyhour’.于是,这厮,就立刻冲向了我的酒柜。我的酒柜,其实是文件柜,只是里面隐秘的一层,有一排军用水壶,好吧,我承认是军用酒壶。上面用夏和露西亚两种文字标明了,危险液体,请勿触碰。 经常从事这种危险液体消费的,有我、李兴中、陈常捷、许谨生、巴格拉米扬。紧*作之余,我们常抽时间在这里小酌下子。我由于要批阅的文件多,所以常留在办公室很晚,作这种文字工作的时候,我发现适当喝两口,有助于创造性思维。那四位呢,也养成了习惯,到了十点钟,只要看到我办公室灯还亮着,就可以进来喝自助酒。由于我除了军职,还兼管政务,所以西北各地经常跑,也就有机会买些各地的佳酿,这四个酒鬼就看中了我这点优势,只要在长安,就夜夜准点儿跑我这里来蹭酒喝。很凑巧的,这四位酒鬼中后来有三位:许谨生、陈常捷、李兴中都被军事史学家认为是在战役和战术上出类拔萃的将领,民间则把他们和另外两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合称西野五虎将。(抗战初,西北边防军改编为西北野战集团军群,简称西野) 五虎将中李兴中年龄最大,1937年的时候他已经满头白发了。李兴中生于1890年,他是诸夏国陆军前辈人物,保定军校一期炮科毕业。早年因为崇拜孙义贤的兴中会,所以改名为李兴中。他是河北人,虽然并不是西北本地人,但是他在冯基善的西北军里资格是很老的,他从一九一四年就追随冯基善,而且一直从事参谋工作,业务极其熟练,他在赶末代皇帝蒲仪出故宫时候就是燕都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后来是冯基善北伐时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参谋处长。1930年常冯阎中原大战后,李兴中心灰意冷,我趁机请他来长安,请他参与了当时西北边防军的各种兵器制式的统一过程,又作为军方代表之一,参与了与施耐独意志及苏罗通、博福斯等炮厂的合作谈判,当老黄忠(我们对他的称呼)了解到西北边防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抗日准备的时候,他立刻折服了,坚决要求加入我们。 西北边防军的中高层军官大都是由我带领皇浦军校西北服务团里的皇浦学生晋生而来的,还有一部分来源是原国民二军体系内的进步军官,像李兴中这样从国民一军过来的是比较少的。 西北边防军大力发展炮兵,李兴中本来就是诸夏当年最早的军事学府保定军校一期的炮科毕业,他还在冯基善军中时候就曾经为了建设炮兵而陈词如水,被军中赠送外号:加农诗人。从此,他先是在1931年带领西北边防军一批炮兵学员留学红色露西亚雷宁格勒米哈伊尔炮兵指挥学院。说起这所学校,在露西亚可是大大有名,它是露西亚武装力量培养具有高等军事和工程文化程度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军事和军事技术问题的科研中心。它的前身是1820年创办于彼得堡的米哈伊尔炮兵学校彼得格勒军官班。1855年改为米哈伊尔炮兵学院。学院的学者、设计师和学生为制造线膛速射火炮和步兵武器,发展炮兵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红色革命时,学院大部分教师都站在革命人民一边。从1918年2月起学院恢复了教学。1919年3月15日,学院易名为工农红军炮兵学院。许多学员参加了彼得格勒保卫战和喀琅施塔得平叛。1921年开办预科后,为学院从工农中培训红色指挥员创造了有利条件。1923年开设了弹道系、机械系和化学系,成立了教研室和学术委员会,调整了教学。1925年炮兵学院和工程学院并为工农红军军事技术学院。到1920年,除炮兵系和工程系外,还设有摩托化和机械化系、电工系、化学系。1932年,学院进行改组,以每系为基础分别成立独立学院。炮兵学院开设有指挥系、军用仪器系、炮兵兵器系、枪械系、弹药系、*和*系等。